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限高属于失信吗
限高属于失信吗

限高属于失信吗

2020-12-04 819
普法内容
对于纳入失信人名单的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就应当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只有当被执行人违反了限制高消费令,并能表明其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时,通常才符合纳入失信人名单的条件。二者在功能和效果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但确是两个独立不同的制度,应准确把握二者的适用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规范操作。“限高”与纳入“失信人名单”的实质判断标准不同。失信人通常也被俗称作“老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失信限高的意思
    失信限高的意思

    “限高”针对“没钱还”的被执行人。“限高”是“限制高消费”的简称,是指当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时,法院就可以采取该措施,限制其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失信”针对“故意不还钱”的被执行人

    2020-10-17 1,140
  • 请问限高令和失信人如何解除限高令和失信人
    请问限高令和失信人如何解除限高令和失信人

    限制高消费可以申请解除,当失信人已经自觉履行自己应当履行的还款义务的,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移出失信人名单。

    2020-09-24 273
  • 限制高消费属于老赖吗
    限制高消费属于老赖吗

    不是,二者是不同的。限制高消费与老赖一个是行政措施,一个是部分人群。对拒不执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的“老赖”,将采取“限制高消费”的严厉措施。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2020-10-07 899
专业问答更多>>
  • 高空坠物逃逸属于过失责任吗?

    我来说一高空坠物属于过失责任吗这个问题吧: 下高空坠物适用无过错责任制度,即使你没有过错你也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如果你是故意的话在特定的情况下甚至可能触犯刑法

    2022-08-19 15,340
  • 高息转贷罪属于过失犯罪

    过失向故意的转化: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导致对某种法益产生危险,但故意不消除危险,希望或者放任结果发生地,直接认定为故意犯罪。例如甲不慎将烟头扔在仓库里,具有发生火灾的危险,甲能够及时消除危险,但想通过造成

    2022-08-12 15,340
  • 失信人员限高多少

    【法律意见】列入失信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七条失信被执行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有关信息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一

    2022-03-12 15,340
  • 因失信,被限高,公司失信期满后,限高令是否还生效?

    法院应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十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一)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

    2022-10-1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限高令和失信人区别 01:28
    限高令和失信人区别

    对于“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和“限制高消费”,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两者的相同点在于: 1、都是对被执行人的惩罚措施; 2、均是公开性质,都可以通过报纸等媒体向对外发布; 3、都是因申请方申请,由法院发起的一项法律措施; 4、救济途径相

    3,359 15,340
  • 被限制高消费是否就是失信人员? 01:00
    被限制高消费是否就是失信人员?

    被限制高消费不一定就是失信人员。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会被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通过该名单库统一向社会公布,并进行不良信用记录,对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限制消费是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采取的一种间接执行措施,即通过发出限制消费令,限制

    5,493 15,340
  • 盗微信号属于违法吗 01:04
    盗微信号属于违法吗

    盗微信号属于违法。 微信属于个人财产,盗微信已经构成了盗窃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盗窃罪是最古老的侵犯财产犯罪,几乎与私有制的历史一样久远。 同时微信

    4,031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