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网购差评可以报复吗
网购差评可以报复吗

网购差评可以报复吗

2020-05-08 246
普法内容
网购给差评遭报复的,受害人注意保留证据,之后受害人可到法院提起侵权之诉。另外同时受害人还可以到卖家所在网络平台投诉。卖家恐吓、骚扰情形恶劣的,受害人可以到公安机关报案。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网购差评怎么处理被报复
    网购差评怎么处理被报复

    当事人在网购过程中若因给差评遭到商家报复,可以向消费者协会举报,也可以向报警要求商家停止侵害行为。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0-09-22 123
  • 网购给差评受到报复怎么处理
    网购给差评受到报复怎么处理

    网购给差评遭报复可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或者报警。保存证据比如和商家之间的聊天记录,若收到骚扰、恐吓电话或短信时,要注意保存通话记录、信息记录以及可以查证的信息来源。也可向卖家所在的网络交易服务平台投诉。情节严重者可以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有证据

    2021-03-05 99
  • 网购差评有直接盖章是侵权的吗?
    网购差评有直接盖章是侵权的吗?

    网购差评属不属于侵权是要看情况的,如果是因为产品质量的问题或者其他原因给差评是不会造成侵权的,但是如果是恶意差评就可能会造成侵权。恶意差评是指在网上商城购买物品后,对商家的一种无根据的、恶意的评价,以此达到影响商家诚信度来降低竞争。这也是不

    2021-03-14 79
专业问答更多>>
  • 网购给了差评还能报复吗?

    第一,保存证据。比如和商家之间的聊天记录,若收到骚扰、恐吓电话或短信时,要注意保存通话记录、信息记录以及可以查证的信息来源。第二,可向卖家所在的网络交易服务平台投诉。第三,情节严重者可以向提出民事诉讼

    2022-08-25 15,340
  • 网购给差评遭报复如何办

    第一,保存证据。比如和商家之间的聊天记录,若收到骚扰、恐吓电话或短信时,要注意保存通话记录、信息记录以及可以查证的信息来源。第二,可向卖家所在的网络交易服务平台投诉。第三,情节严重者可以向提出民事诉讼

    2022-09-03 15,340
  • 网购给差评遭报复怎么办?

    第一,保存证据。比如和商家之间的聊天记录,若收到骚扰、恐吓电话或短信时,要注意保存通话记录、信息记录以及可以查证的信息来源。第二,可向卖家所在的网络交易服务平台投诉。第三,情节严重者可以向提出民事诉讼

    2022-08-25 15,340
  • 网购给差评遭报复怎么办

    第一,保存证据。比如和商家之间的聊天记录,若收到骚扰、恐吓电话或短信时,要注意保存通话记录、信息记录以及可以查证的信息来源。第二,可向卖家所在的网络交易服务平台投诉。第三,情节严重者可以向提出民事诉讼

    2022-08-3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恶意差评立案标准 00:58
    恶意差评立案标准

    恶意差评涉嫌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罪的立案金额是两千元到五千元以上。 两千元到五千元以上的,属于敲诈勒索数额较大;三万元到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敲诈勒索数额巨大;如果敲诈勒索价值三十万元到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敲诈勒索数额特别巨大。 敲诈勒索公私

    2,312 15,340
  • 网购合同纠纷诉讼可以不去吗 00:53
    网购合同纠纷诉讼可以不去吗

    网购合同纠纷能不能不参与,要根据当事人的身份来判断: 1、如果当事人是原告的,就必须参与诉讼,否则法院可以按撤诉处理; 2、如果当事人是被告的,其不参与诉讼,法院可以缺席判决。 具体来说,缺席判决是指,开庭审理案件时,只有一方当事人到庭,人

    764 15,340
  • 网络购物纠纷可以异地起诉吗 01:13
    网络购物纠纷可以异地起诉吗

    网络购物纠纷可以异地起诉。网络购物纠纷可以在异地起诉,即消费者所在地的法院起诉。对公民提起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3,829 15,340
损害赔偿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