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怀孕期间允许在有毒的地方上班吗

怀孕期间允许在有毒的地方上班吗

2022-09-22 19:5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湖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9-22回复

专业分析:

拖欠员工工资,员工应当通过合法的途径追讨,可以向工会求助,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可以申请劳动争议,有欠条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对公司的货款,员工没有处分权。员工私自扣下货款,是违法行为,是利用职务之便,把公司的财产据为己有,从而强迫公司清偿工资,如果员工不是及时知会公司,或者扣款多余拖欠的额度,则可能构成职务侵占。不过,职工已经知会公司,扣款不超过拖欠的工资数额,并有证据证明,公司即使报警,不会构成刑事犯罪。建议职工立即向劳动监察投诉,在劳动监察主持下交付货款,结算工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国家没有台风和暴雨到一定程度的休假规定。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允许男方在女方怀孕期间提出离婚的情形如下: 1、女方怀孕系婚后与他人通奸所致; 2、女方小产后,身体健康已恢复; 3、一方对他方有危害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的;等等。

律师普法更多>>
  • 疫情期间企业允许上班吗
    疫情期间企业允许上班吗

    疫情期间企业一般不允许上班。如果企业强制员工去上班的,员工可以拒绝,该行为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员工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劳动条件,有权对企业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2020.05.03 177
  • 孕妇在怀孕期间上夜班劳动法规定吗
    孕妇在怀孕期间上夜班劳动法规定吗

    关于怀孕夜班的规定是用人单位不得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以及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活动。

    2020.09.13 930
  • 误工费期间法律允许上班吗?
    误工费期间法律允许上班吗?

    误工费期间上班法律允许,但是一般误工费期间指的是不能工作的期间,如果去上班的,那么相应的则证明可以工作,这个误工费期间就不存在,也就无法申请这个期间的误工费。

    2020.05.05 240
专业问答更多>>
  • 是不是怀孕不允许加班的?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明确规定: 第七条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

    2022-07-12 15,340
  • 怀孕期间能上班吗?

    可以,用人单位不得让孕妇从事国家规定的第3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孕妇禁忌劳动,不得给怀孕7个月以上的孕妇延长上班时间,安排夜班。女职工的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不得从事国家规定的第3级体力劳动

    2022-07-08 15,340
  • 疫情期间企业允许上班吗

    不允许。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拨打当地的市长热线进行举报。 政府通知延迟复工,用人单位不可要求员工提前返岗。用人单位在延迟复工期内,未经许可不得要求劳动者返岗,但可以向劳动者下达适合在家办公的

    2022-05-16 15,340
  • 怀孕期间可以上班吗?

    可以,用人单位不得让孕妇从事国家规定的第3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孕妇禁忌劳动,不得给怀孕7个月以上的孕妇延长上班时间,安排夜班。女职工的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不得从事国家规定的第3级体力劳动

    2022-07-0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女方在怀孕期间能离婚吗 01:15
    女方在怀孕期间能离婚吗

    女方可以要求离婚。根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女方怀孕的情况下,如果是女方提出离婚的或是法院认为确有必要男方提出的离婚请求是需要受理的,这样是可以离婚的,而且双方签订的怀孕期间离婚协议书也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男方到人民法院提出

    1,037 2022.04.17
  • 女方在怀孕期间可以离婚吗 01:06
    女方在怀孕期间可以离婚吗

    女方在怀孕期间也是可以离婚的,但是,男方不得在女方怀孕期间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如果男方在女方怀孕期间提起离婚诉讼,立案时如果法院知道女方怀孕的事实,则法院有权拒绝受理男方的起诉;如果法院立案时未了解到事实,在审理后发现事实的,则法院可判决驳

    2,956 2022.04.17
  • 隐形股东在法律上允许吗 01:03
    隐形股东在法律上允许吗

    隐形股东,从法律上来说是隐名股东,也是实际投资人,是指按照书面或者口头协议,来委托他人代其持有股权者。 隐名股东在法律上是允许的,但是,当隐名股东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向法院提起确认之诉将要承担较大的风险。 隐名股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自己

    604 2022.05.27
法律综合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