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全国假冒伪劣商品的界定

全国假冒伪劣商品的界定

2022-07-10 08:3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广东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7-10回复

专业分析:

全国假冒伪劣商品的界定为:假冒伪劣商品是假冒伪劣的物质产品,不包括精神产品。其特征是:具有不真实性因素和社会危害性。是指生产、经销的商品,违反了我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质量、版性能指标达不到我国已颁布的国家标准权、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所规定的要求,甚至是无标生产的产品。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假冒伪劣商品是指那些含有一种或多种可以导致普通大众误认的不真实因素的商品。假冒伪劣商品进而进行生产销售的,达到严重程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假冒伪劣商品的特点有假冒注册商标、假冒专利、盗版自制,假冒产地、厂名、厂址、假冒认证标志、国际标准、名优标志、防伪标志等标志,不符合执行标准等。

律师普法更多>>
  •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的处罚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的处罚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是根据销售的金额进行量刑,一般会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

    2020.10.04 146
  • 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怎么办
    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怎么办

    可携带假冒商品及有关票据,到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反映,进行处理。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2020.10.04 338
  • 假冒伪劣商品罪的立案标准
    假冒伪劣商品罪的立案标准

    假冒伪劣商品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 销售金额不满5万元的,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同时构成侵犯知识产权、非法经营等其他犯罪

    2022.04.06 480
专业问答更多>>
  • 假冒伪劣商品的界定

    国家假冒伪劣商品的定义是:假冒伪劣商品是指含有一种或多种可能导致公众误解的不真实因素的商品。假冒伪劣商品可分为假冒商品和劣质商品。假冒伪劣商品是假冒伪劣商品,不包括精神产品。其特点是:不真实因素和社会

    2021-12-22 15,340
  • 假冒伪劣商品的界定

    国家假冒伪劣商品的定义是:假冒伪劣商品是假冒伪劣物质产品,不包括精神产品。其特点是:不真实因素和社会危害。是指违反现行法律、行政法规的生产、分销商品,其质量和版本性能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权、行业标准和地

    2021-12-22 15,340
  • 假冒伪劣商品的鉴定

    假冒伪劣产品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来鉴定,鉴定结果为假冒伪劣产品后,可以直接拨打消费者热线举报。同时消费者通过信函、传真、短信、电子邮件和12315网站投诉平台等形式投诉的,应当载明:消费者的姓

    2022-05-31 15,340
  • 卖假冒伪劣商品

    假冒伪劣商品的法律后果是罚款和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犯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销售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额在50元以下%以上两倍以下

    2021-12-0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处罚 01:19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行为人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刑法对其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行为人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对其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

    1,949 2022.04.17
  • 假冒伪劣产品十倍赔偿的依据 01:05
    假冒伪劣产品十倍赔偿的依据

    假冒伪劣产品十倍赔偿的依据,具体如下:1、买到的假货是一般物品,可以获得三倍赔偿;2、如果是食品,可以要求十倍赔偿。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外,还可以向生

    2,551 2022.05.11
  •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00:57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生产者、销售者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满足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应当立案追诉:第一,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

    1,081 2022.04.17
损害赔偿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