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买卖假证书犯罪吗

买卖假证书犯罪吗

2022-04-28 08:5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辽宁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4-28回复

专业分析: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的缺陷与完善之探讨 (厦门市思明区检察院林章伟 2004年2月9日) (二)购买伪造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 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只有购买真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才构成犯罪,对购买伪造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却没有认为是犯罪。近期的司法实践中,北京出现了首例对买卖假毕业证书的买假者与卖假者被判处刑罚的案件,购买假学历者也构成犯罪,对其定罪量刑的依据是其提供伪造证件所需的个人材料或照片,对伪造证件的犯罪行为已与造假者在主观上形成共同故意,且伪造什么样假证件的犯意也是买假证者先提起的,买假证者还提供了伪造所需的资料,客观上有共同的行为,适用《刑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其行为已与伪造者构成共同犯罪。据此理论,笔者认为那些有提供资料给伪造者,并购买伪造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买假证者也已构成犯罪,对其可认定为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共犯。 但是实践中,还存在购买者购买无需提供资料的假公文、证件、印章或购买者并没有提供资料,而是购买空白的假公文、证件的情况,购买者只有购买的行为,并不存在与伪造者有共同故意和共同行为,对此类犯罪就难以对购买假证的行为适用《刑法》第二十五条,以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共犯定罪量刑,在适用法律上出现真空。 由于贩卖假证已成行业,假证贩子之间存在分工的不同,实践中还出现有些假证贩子为了制作假证向他人购买已伪造好的国家机关印章的情形。笔者在近期就审理了这样一起假证案件:公安机关抓获嫌疑人时,在其暂住处缴获大量的假印章,据其供述这些假印章是向他人购买准备用于制售各种假证件的,还未制作就被抓了,但公安机关没有抓获那个卖给嫌疑人假印章的人。因为现行法律只规定伪造行为构成犯罪,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本案中嫌疑人仅实施了购买伪造的印章的行为是无法适用《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不能对其定罪量刑的,但这又明显放纵了已成行业的假证犯罪。有观点认为因嫌疑人有供述购买这些伪造的国家机关印章是为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做准备,可以认定为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罪的预备犯罪。但笔者认为,这样的认定在证据上只有嫌疑人的供述,而且无其他证据证明所缴获的大量假印章是嫌疑人买来的或是其自己伪造的,证据上不能达到确实充分的起诉和定罪标准,将该案认定为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的预备犯罪也是不妥的。 (三)伪造和买卖伪造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公文、证件、印章 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伪造对象只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没有将公文和证件列为伪造犯罪的对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01年7月颁布了《关于办理伪造、贩卖伪造的高等院校学历、学位证明刑事案件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对伪造、贩卖伪造的高等院校学历、学位证明的案件的定罪量刑予以明确。但是,实践中还大量存在伪造对象是其他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公文、证件的行为。有观点认为伪造其他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公文、证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小,尚不需要刑事处罚。笔者认为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公文、证件,如高中、中专学历,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等,与伪造高等院校学历、学位证书性质一样,如果用于蒙蔽用人单位或招考公务员的国家机关等用途,同样具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社会危害性和应受处罚性,也应认为是犯罪,但根据现行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却无法对其定罪量刑,出现了“有罪不能罚”和“同罪不同罚”的现象。 二、完善《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的建议 对笔者在上述提到的“买”和“卖”伪造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和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均具有构成刑事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事处罚性的三个特征,均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有观点认为可以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和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认定为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和买卖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的未遂犯罪。笔者认为,如果出售者知道其出售的是伪造的证件,购买者明知自己没有资格获取该证件而误认为可以从出售者手中购买到真的证件,那么,对于出售者应当定诈骗罪,对购买者可定为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和买卖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的未遂犯罪;如果出售者和购买者主观上对买卖对象都误认为是真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实际交易的却是伪造的,未能得逞,那么对出售者和购买者就可认为是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和买卖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的未遂犯罪。但实践中买卖假证的行为,出售者和购买者对他们买卖对象是伪造的公文、证件、印章都是明知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没有资格颁发和领取这些公文、证件和印章,而且真正的公文、证件和印章也不可能以这样的方法买卖,他们主观上并不是想买卖真正的公文、证件和印章,而就是想买卖假的公文、证件和印章,客观上不存在未能得逞的情况,故对买卖伪造的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认定为买卖真的公文、证件、印章的未遂犯罪是不妥当的。 根据现行《刑法》第二百八十条及相关司法解释,无法对这些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定罪量刑,使得对制作、贩卖、购买假公文、证件、印章等系列犯罪行为无法进行有力的刑事打击,必然导致这些制售假证行为的盛行和屡禁不止。因此,加紧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已势在必行,也是杜绝这一丑恶社会现象的根本方法。对于《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完善笔者提出下列建议: 首先,关于《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该条款规定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犯罪行为,从犯罪的侵害的客体看,其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正常的管理活动和国家机关的信誉,而伪造者并非直接使用该公文、证件,仅是间接地侵害到这一客体,根据此条款已构成犯罪。而买卖假证者却是明知是伪造的公文、证件而直接交易或使用,其使用行为更进一步、更直接的侵害到这一客体,并也与伪造行为同样具有构成犯罪的三个特性,也应认定为犯罪。另外,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二款的规定,犯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最高刑可达十年有期徒刑,犯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最高刑为三年有期徒刑,说明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比伪造对象是事业单位印章的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更大,但根据现行的法律和司法解释,明知是的高等院校印章制作的学历、学位证明而贩卖的行为,构成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而对于明知的可能造成更大社会危害性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而进行买卖的行为却无法定罪量刑,造成“轻罪重罚,重罪不罚”的现象,明显违背了刑法罪刑相适应原则。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除了对伪造、变造、买卖或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认定为犯罪外,对明知是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而进行买卖的行为也应认定为犯罪,写入该法条,予以定罪量刑。 其次,关于《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根据现行《刑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对明知是伪造高等院校学历、学位证明而贩卖的行为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论处,最高刑达三年有期徒刑。而对于具有同样社会危害性的伪造或买卖伪造其他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公文、证件的行为却不予定罪处罚,这明显违背了罪刑相适应原则。故笔者认为应将《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的犯罪对象扩大到公文、证件和印章;对犯罪行为的处罚上,除对伪造的行为定罪处罚外,对明知是伪造的公司、企业、事业、人民团体的公文、证件、印章而买卖的行为也应定罪量刑。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将《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修改为“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买卖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将第二款改为“伪造、买卖伪造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以完善我国刑法,充分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严惩制售和买卖假证者,净化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1、侵犯著作权罪 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制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条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侵犯著作权罪中的“复制发行”,包括复制、发行或者既复制又发行的行为。非法出版、复制、发行他人作品,侵犯著作权构成犯罪的,按照侵犯著作权罪定罪处罚。 2、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犯法。卖职业资格证涉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律师普法更多>>
  • 购买假证件犯罪吗
    购买假证件犯罪吗

    购买、使用假证件同样属于违法行为,一旦查实将受到行政拘留等治安处罚;如果涉嫌使用假证诈骗等行为,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2020.11.14 687
  • 购买假证件犯罪吗?
    购买假证件犯罪吗?

    购买、使用假证件同样属于违法行为,一旦查实将受到行政拘留等治安处罚;如果涉嫌使用假证诈骗等行为,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2020.01.03 325
  • 卖假药犯罪吗?
    卖假药犯罪吗?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卖假药构成犯罪的,按销售假药罪追究刑事责任,而销售假药罪和诈骗罪是不同的刑事犯罪,两罪的犯罪构成是不一样的。

    2020.10.28 98
专业问答更多>>
  • 买卖假证构成犯罪吗

    是否犯罪还要看造成什么样的结果。涉嫌以下罪名:《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2022-03-16 15,340
  • 买卖假货构成刑事犯罪吗

    如果明知销售的是掺假货物,则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

    2022-03-17 15,340
  • 买卖证件罪是单位犯罪吗

    不属于单位犯罪,按照刑法的基本原则,自然人犯罪是常态,单位犯罪是例外,只有法条中明确规定单位可以构成该罪名的才可能构成单位犯罪,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中没有这么规定,所以只能由自然

    2022-02-07 15,340
  • 买卖假公章犯法吗?

    该行为构成买卖国家机关印章罪,是犯法行为。具体量刑是:《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

    2021-09-3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购买假的证件犯罪吗 01:02
    购买假的证件犯罪吗

    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犯罪。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涉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判刑如下:1、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并处

    3,026 2022.04.17
  • 买假货犯法吗 00:49
    买假货犯法吗

    明知假货,故意购买的话,是不够成国内的任何违法行为。但是如果明知假货依然购买,那么购买的物品不会受法律保护,特别是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不能像售假者要求赔偿等权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

    4,454 2022.05.11
  • 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能取保吗 01:14
    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能取保吗

    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是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若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缴纳完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者是提出了相应的保证人之后,保证自己能够随传随到的情况之下,司法机关对其暂时解除羁押

    936 2020.12.2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