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恶意欠薪问题,如何应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五种方式讨回薪酬: 1. 工会协商解决:工会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以达成解决薪酬问题的协议。 2. 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投诉,并要求其责令用人单位解决问题。 3. 劳动仲裁:对于有争议的情况,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解决薪酬纠纷。 4.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以上方式无法解决问题,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 求助社会和媒体:劳动者可以寻求社会和媒体的力量,寻求公众的关注和支持。 如果农民工想要申请劳动仲裁或诉讼,必须提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全部相关证据。证据包括: 1. 劳动合同:这是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关系的最重要证据。 2. 工作证:工作证是证明劳动者工作时间的证据。 3. 收入证明:收入证明是证明劳动者收入和工资的证据。 4. 工作证明:工作证明是证明劳动者工作职责和工作的证据。 5. 派工单:派工单是证明劳动者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的证据。 因此,劳动者应该平时注意固定和保存相关证据,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发现老板恶意欠薪,作为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保障合法民事权利,如果仲裁委员会做出了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调解书或裁决书,而用人单位逾期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 3、劳动者可以报警立案,请求公安机关侦查,查证属实,进入司法程序,会判处徒刑和并处罚金。
对于恶意欠薪的老板,劳动者可以直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恶意欠薪的行为构成违法犯罪的,劳动者可以向检察机关举报。
-
如果遇见恶意欠薪怎样办
通过工会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来解决; 有争议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调解来解决;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求助社会、媒体的力量。
2024.05.09 34 -
如何构成恶意欠薪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就算是恶意拖欠工资,严重的可能触犯刑法,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020.08.09 286 -
遇到恶意拖欠货款如何处理
遇到恶意拖欠货款的处理方法如下: 1、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进而解决纠纷; 2、调解解决。在有关组织或中间人的主持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从而解决纠纷; 3、仲裁解决。纠纷当事人根据纠纷前或者后达成的仲裁协议
2022.07.04 2,004
-
工薪拖欠问题:如何应对欠条?
针对债务拖欠问题,可以选择采取法律手段来解决,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首先,必须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债务人欠债未偿,并且必须在诉讼时效内提出诉讼。其次,可以提供欠条、录音、付款凭证等证据,但任何形式的篡改或复
2024-11-30 15,340 -
当借款人遇到问题时,应该如何应对?
在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被告经常利用各种借口主动逃避出庭,导致原告无法在法庭上与其进行面对面的辩论。如果原告收到了传票,但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应诉,法院可以进行缺席判决。缺席判决是指在被告缺席的情况下,法
2024-12-31 15,340 -
如何应对恶意营销和哄抬物价问题
当发现有人在卖天价口罩的时候,先要拍照取证。 然后可以: 1、拨打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12315,这是比较方便快捷的方式。 2、可向当地市场监管局举报。 3、也可以拨打110进行举报,如果符合刑事
2022-11-14 15,340 -
遇到家庭暴力,如何应对婚姻问题
在遭受家庭暴力时,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自己: 1. 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委会、村委会、妇联等单位投诉或反映,并请求他们进行劝阻。 2. 报警处理。如果加害人无法报案,医疗机构、居委会
2025-01-26 15,340
-
01:05
买房遇到问题找谁维权在房屋买卖的过程中,如果产生了争议,那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维权: 1、通过第三方作为居中的调解方对争议双方进行调解,例如通过315消费者保护协会进行居中调解,双方达成和解; 2、通过房管部门等行政部门,权利受到侵害的一方可以向房管部门等
674 2023.01.04 -
01:06
借钱打欠条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自然人之间发生借款关系的,一般情况下,应当签订借款合同,简单一点的也需要打个欠条,借钱打欠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格式应规范、清晰。建议使用欠条、收据等字据的规范格式; 2、借款人的姓名、身份证号是否真实、准确; 3、语言问题,尽量避免使
1,255 2022.10.23 -
00:55
如何应对故意拖延甚至恶意拒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对故意拖延甚至恶意拒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用人单位通知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而劳动者拒绝订立的,用人单位可以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且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作为用人单位,首先应当注意留存通知劳动者签订劳动
1,24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