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冒名顶替上班会判刑吗,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冒名顶替上班会判刑吗,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2023-10-16 11:0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贵州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10-16回复

专业分析:

冒名顶替上班不会判刑。冒名顶替上班是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属于欺诈行为,但不构成刑事犯罪。但劳动者存在欺诈,劳动合同应当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九条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冒名顶替上班一般不会判刑,但是劳动合同无效。冒名顶替他人上班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存在欺诈,劳动合同应当无效。但是劳动者如付出劳动,应当支付劳动报酬。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冒名顶替他人上班属于违法行为,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但不构成刑事犯罪。

律师普法更多>>
  • 冒名顶替上班犯法吗?
    冒名顶替上班犯法吗?

    冒名顶替上班,是犯法的。员工如果以欺诈、胁迫等手段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该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但是劳动者如果已经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仍然要向劳动者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如果是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告知函要用人单位出具才有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2021.01.30 160
  • 冒名顶替上班会坐牢吗
    冒名顶替上班会坐牢吗

    冒名顶替上班不会坐牢。冒名顶替上班违反的是《劳动法》但并不违反《刑法》,坐牢是刑事处罚,因此不用坐牢。冒名顶替上班的,应认定劳动者存在欺诈,劳动合同应当无效,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劳动者有付出劳动,应当支付劳动报酬。

    2020.05.18 235
  • 冒名顶替上班25年
    冒名顶替上班25年

    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可以通过民间调解机构与公司调解,也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劳动者可以向法院起诉,对一审结果不服还可以上诉。

    2020.03.12 263
专业问答更多>>
  • 冒名顶替上班会判刑吗

    冒名顶替上班不会判刑。冒名顶替上班是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属于欺诈行为,但不构成刑事犯罪。但劳动者存在欺诈,劳动合同应当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

    2022-06-04 15,340
  • 冒名顶替上班会判刑吗?

    冒名顶替上班不会判刑。冒名顶替上班是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属于欺诈行为,但不构成刑事犯罪。但劳动者存在欺诈,劳动合同应当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

    2022-07-03 15,340
  • 冒名顶替上班会判刑么

    冒名顶替上班一般不判刑,但劳动合同无效。冒名顶替他人上班是违法的,劳动者有欺诈行为,劳动合同无效。但是,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应当支付劳动报酬。

    2021-12-23 15,340
  • 冒名顶替上班肯定会被判刑吗

    冒名顶替上班一般不会判刑,但是劳动合同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八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2023-06-1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冒名顶替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01:04
    冒名顶替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冒名顶替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四点: 1、客体要件,冒名顶替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正常管理秩序,侵犯对象是他人接受的教育,工作、待遇的权利; 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是行为人通过假冒他人的姓名,冒领录取通知书、伪造档案、户籍等替他人或窃取他人的利益,

    335 2023.03.29
  • 法律上如何认定假离婚 00:58
    法律上如何认定假离婚

    在法律上,只要双方已经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或者通过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就意味着双方已经离婚成功。法律上不存在假离婚一说。无论是双方处于协议离婚期间或者是诉讼离婚期间,只要双方没有拿到离婚证书或者是离婚判决书、离婚调解书,都代表着离婚的程

    1,862 2022.04.15
  • 如何追究冒名签字的法律责任 00:57
    如何追究冒名签字的法律责任

    如何追究冒名签字的法律责任,根据冒名签字的动机来定。如果是利用职务之便冒充签名,试图挪用公私财物的,那么就可能涉嫌挪用公款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

    2,209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