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以盈利为目的侵犯他人肖像权怎么判?

以盈利为目的侵犯他人肖像权怎么判?

2022-10-19 20:3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河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19回复

专业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以营利为目的的,无论怎样都构成侵权;另一种是非以营利为目的的,要区分情况。如果是以贬损他人人格尊严、侵犯生活安宁等合法人格权益内容为目的的使用,构成侵权。除此之外的使用,不贬损他人人格尊严的,一般不构成侵权。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侵犯肖像权不需要以盈利为目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不以盈利为目的也可能侵犯肖像权,但是若是属于法律规定的合理使用的情形的不算侵犯肖像权。法律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律师普法更多>>
  • 侵犯肖像权需要以盈利为目的吗
    侵犯肖像权需要以盈利为目的吗

    侵犯肖像权不需要以盈利为目的,法律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出租、复制、发行、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2021.04.22 284
  • 侵犯肖像权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吗?
    侵犯肖像权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吗?

    构成侵犯肖像权以盈利为目的不是必要条件。我国法律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或是未经肖像权人同意,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的都是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2021.03.08 174
  • 构成侵犯肖像权是否以盈利为目的
    构成侵犯肖像权是否以盈利为目的

    以盈利为目的是构成侵犯肖像权的必要条件,除了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外,对他人的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行为也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肖像权是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权利。

    2021.03.12 238
专业问答更多>>
  • 以盈利为目的侵犯他人肖像权怎么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

    2022-10-16 15,340
  • 侵犯肖像权是以盈利为目的吗?

    肖像权侵害要以盈利为目的。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 一是未经本人同意; 二是以营利为目的。公民在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是我国法律规定保护肖像权的对象。它包含基于肖像所体现出的

    2021-08-30 15,340
  • 侵犯肖像权需要以盈利为目的吗

    以盈利为目的是构成侵犯肖像权的必要条件,除了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外,对他人的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行为也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肖像权是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权利。

    2022-10-18 15,340
  • 未经他人同意使用他人肖像但不以盈利为目的,算不算侵犯肖像权?

    未经当事人同意使用其肖像的,不管有无商业动机,都是侵犯肖像权。希望我的解答能帮到你

    2022-10-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用别人照片做头像算不算侵犯肖像权 00:59
    用别人照片做头像算不算侵犯肖像权

    用别人照片做头像,不算侵犯肖像权。只要没有用别人的照片当头像,并且没有营利的,那么就不算是侵犯肖像权。公民享有肖像权,没有经过本人同意,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见,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

    5,930 2022.05.11
  • 肖像权侵权的法律规定 00:55
    肖像权侵权的法律规定

    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享有肖像权,没有经过当事人同意,不能够使用其肖像作为营利的手段,如未经当事人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商标、广告、装饰等。单纯就摄影而言,作品如果是没在事先征得当事人同意而拍摄取得的,即使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展览、发表也不可以,

    1,224 2022.04.17
  • 侵犯他人财产罪怎么判 01:02
    侵犯他人财产罪怎么判

    行为人侵占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又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刑期可以达到五年。这种占有行为不是转移占有的行为,而是变占有为所有的行为,也即占有了他人的财产,而且拒不归还,因此成立侵占罪。同时,应注意,成立此罪需要有非

    1,906 2022.04.17
损害赔偿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