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私房动迁自购房一次性奖励理应给实际居住人

私房动迁自购房一次性奖励理应给实际居住人

2022-10-31 11:5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上海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31回复

专业分析:

各处政策不一,有的对方是对无房户倾向多分钱,它处有房则少分钱。尤其对自购房一次性奖励则给实际居住人。具体需要依据拆迁协议、拆迁公告和被拆迁房屋产权等情况来确定。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私房拆迁在具体分配征收补偿利益时需考虑被征收房屋的性质和来源,住房、生活以及安置对象在征收安置时的不同身份、实际居住情况等具体因素予以确定。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一、独生子女父母年老时的一次性计划生育奖励费标准 1.领取条件:有《光荣证》的公民;女年满55周岁或者男年满60周岁。 2.领取标准:5000元。 二、婚后无子女一次性计划生育奖励费标 1.领取条件:2004年4月15日以前办理结婚登记且婚后未生育又未收养子女的公民;女年满55周岁或者男年满60周岁。 2.领取标准:10000元。

律师普法更多>>
  • 没实际居住动迁款能入户吗
    没实际居住动迁款能入户吗

    动迁款分割标准中,其中一个判断标准是:是否为房屋的同住人或应安置人口。同住人或者应安置人口,都有权利主张动迁款的分割。有些人虽然在拆迁房屋内有户口,但是不实际居住,他处有房,属于空挂性质,不能认定为同住人;有些人虽然在拆迁房屋内没有户口,但

    2020.04.24 60
  • 独生子女一次性奖励政策
    独生子女一次性奖励政策

    (一)每月发给10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奖励费自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之月起发至其独生子女满十八周岁止; (二)女职工除享受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休假外,经所在单位批准,可以再增加产假三个月,但减免三年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三)独生子女

    2020.08.02 1,218
  • 没实际居住有权分割动迁款吗
    没实际居住有权分割动迁款吗

    动迁款分割标准中,其中一个判断标准是:是否为房屋的同住人或应安置人口,只有是同住人或者应安置人口,才有权利主张动迁款的分割。同住人是指“作出房屋征收决定时,在被征收房屋处具有本市常住户口,并实际居住生活一年以上(特殊情况除外),且本市无其他

    2020.03.08 96
专业问答更多>>
  • xx一次性奖励

    没听说过啊,我们这一次性奖励不超过5000

    2022-10-26 15,340
  • 一次性奖励个人所得税计算

    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1: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

    2022-05-27 15,340
  • 一次性奖励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1: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

    2022-06-30 15,340
  • 独产妇领取一次性奖励金

    得到《独产娃儿爸妈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限定享受独产娃儿爸妈奖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七条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娃儿的夫妻,国家发给《独产娃儿爸妈光荣证》。得

    2022-06-2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房屋居住权怎么办理 01:15
    房屋居住权怎么办理

    房屋居住权的办理方式如下:1、依合同而取得居住权。如承租人依租赁合同而取得对出租的房屋的居住权;2、直接依法律的规定取得居住权。如未成年子女对其父母的房屋享有居住权;3、依遗嘱等法律行为取得居住权。房屋所有权人可通过设立遗嘱的方式为他人设定

    8,838 2022.05.11
  • 生育津贴是一次性给吗 01:01
    生育津贴是一次性给吗

    生育津贴不是一次性给。生育津贴一般是逐月拨付的,直到产假休完的次月生育津贴正好拨付完毕。一次性到账的情况的是,申报生育津贴交材料交的晚,拖到产假快休完了才办理,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一次性付清。生育津贴是指,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

    9,551 2022.05.11
  • 什么人对房屋有居住权 00:56
    什么人对房屋有居住权

    居住权合同约定的人享有居住权。《民法典》在第14章规定了“居住权”。居住权只能由自然人享有,不能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且具有高度的人身依附性,一般不能转让或继承。居住权的设立以无偿性为原则,有偿性为例外。但法律允许当事人私人自治,有偿地设立

    5,766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