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足2岁半的乙花1万元买游戏装备的行为是否有效

足2岁半的乙花1万元买游戏装备的行为是否有效

2021-11-10 19:2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湖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1-11-10回复

专业分析:

购买游戏装备满八岁的,其行为需要其监护人追认才有效。 我国法律规定,八岁以上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可以独立实施纯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满八周岁购买游戏装备的,其行为需要其监护人追认才有效。 我国法律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满八周岁的乙花1万元买游戏装备的行为未经乙的代理人追认无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购买的是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一些小物品,购买行为有效。如果是购买价值较大,与孩子的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商品,如手机、电脑等商品的,则该购买行为需要经过孩子的代理人追认才有效。

律师普法更多>>
  • 盗窃他人的游戏装备是否属于盗窃罪
    盗窃他人的游戏装备是否属于盗窃罪

    行为人若有盗窃他人游戏内虚拟装备的行为,且盗窃金额达到一千元以上的,涉嫌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可认定为盗窃罪中数额较大的量刑标准,可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0.10.13 132
  • 骗游戏装备犯法吗
    骗游戏装备犯法吗

    犯法。 1、网络游戏装备是玩家辛苦通过花费时间和金钱获得的,属于劳动所得; 2、窃取者的行为以属于用非法手段侵占他人财产,即使是虚拟财产; 3、游戏运营商对此种行为不加限制,未进行相应监管。这些行为都可以进行相应的民事维权。

    2020.10.26 696
  • 卖游戏装备犯法吗?
    卖游戏装备犯法吗?

    不违法。法的基本原理是:法无禁止即合法。没有任何法律禁止游戏运营商出售虚拟装备,所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售卖游戏装备就不算犯法。

    2021.04.01 3,733
专业问答更多>>
  • 乙花1万元买游戏装备的行为有效吗?

    根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需要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接受赠与等纯获利益的民事法

    2022-05-26 15,340
  • 满八周岁的乙花1万元买游戏装备的行为有效吗

    根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需要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接受赠与等纯获利益的民事法

    2022-05-26 15,340
  • 八周岁的乙花1万元买游戏装备有效吗

    根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需要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接受赠与等纯获利益的民事法

    2022-05-26 15,340
  • 满八周岁花1万元买游戏装备的行为有效吗

    1.满八周岁购买游戏装备的,其行为需要其监护人追认才有效。 2.我国法律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3.但是,可以

    2022-05-1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游戏装备是否属于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 01:20
    游戏装备是否属于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

    游戏装备可以作为虚拟财产,受到法律的保护。具体来说,这主要依据了我国民法典的最新规定。根据民法典第127条规定,法律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另有规定的话,可以按照规定来执行。换句话说,我国最新的法律承认了虚拟财产的财产性质。游戏装备作为游戏玩家

    4,225 2022.04.17
  • 戏谑行为有法律效力吗 00:47
    戏谑行为有法律效力吗

    戏谑行为是指作出的意思表示并非出于表意人的真意,且期待对方会了解其并非出于真意。戏谑行为的意思表示一律无效。若相对人对戏谑行为信以为真,戏谑者有义务不迟延地向对方澄清误会,避免对方遭受合理的信赖利益损失。典型的戏谑行为有娱乐性言谈、吹嘘、或

    1,383 2022.05.18
  • 运管1万元的罚款不交会怎样 00:58
    运管1万元的罚款不交会怎样

    运管1万元的罚款不交的后果如下:超过15天以后开始计算千分之三每天的滞纳金,直到滞纳金达到本金,罚款翻倍,以后都不能办理与车管驾管有关的业务,包括换证、增驾、车辆上牌等。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应当自收到罚款

    3,217 2022.05.11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