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我国历史上共颁布了四次宪法,分别是1954年、1975年、1978年、1982年宪法。当前适用的宪法是1982年宪法,它经历了多次修订,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在我国历史上,共颁布了四次宪法。这四次宪法分别是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的。当前适用的宪法是1982年宪法,它也经历了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以及2018年的五次修订。宪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修改的,它是时代发展的缩影,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证法。
我 国 宪 法 的 历 史 演 变
我国宪法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制定的《共同纲领》。该《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规定了我国的国体、政体、经济制度以及民族政策等重要内容。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体、政体、经济制度、文化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1975年,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改革开放类型的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体、政体、经济制度、文化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1978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改革开放类型的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体、政体、经济制度、文化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1982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改革开放类型的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体、政体、经济制度、文化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对1982年宪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增加了环境保护、民族区域自治等方面的内容。
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对1988年宪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增加了依法治国的原则等内容。
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对1993年宪法进行了第三次修订,增加了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族区域自治等方面的内容。
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对2004年宪法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增加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2012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对2004年宪法进行了第五次修订,增加了公共服务、慈善事业等方面的内容。
2018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对2012年宪法进行了第六次修订,增加了国家安全、网络空间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我国宪法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我国宪法是一部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修改的宪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制定的《共同纲领》以来,共颁布了四次宪法。当前适用的宪法是1982年宪法,经历了多次修订,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四条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
宪法中的法律平等保护原则的历史演变
287人看过
-
我国抚恤金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
112人看过
-
国际上洗钱的历史演变
433人看过
-
现行宪法的历史演变:宪法保障与发展的持续探索
176人看过
-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演变
253人看过
-
我国宪法演变:部分修改历程及其影响
450人看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常委会由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组成。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全国人民代表... 更多>
-
我国建国以来土地制度经历了哪些历史变迁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9土地改革:封建地主剥削的所有制-农民小所有制农业合作化:农民小私有制-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人民公社化:一大(规模)二公(公有化程度)改..。
-
我国历史上的户籍制度四川在线咨询 2023-02-13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中国历史上的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家族、宗族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现代户籍制度是国家依法收集、确认、登记公民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以个人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当代中国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13
-
中国历史上具有历史上具有实体性的宪法文件类型及其效力分别是什么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01(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生效的宪法性文件——1911年《十九信条》;(3)中国历史上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和民主性的宪法性文件——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天坛宪草”即《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年完成,因在天坛起草而得名,是北洋政府时期的第一部宪法草案。(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宪法——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又
-
限制性规定的历史历史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5商品经济发展早期,人们认为债是特定人之间发生的、基于特定的人身和信任的一种特殊关系,因而对债权转让和债务转移持否定态度。“罗马法以债权为连结债权人与债务人之法锁,变更任何某一端,则债权失其同一性。”故在当时,债权是不可转让的,债权两端的双方当事人是不可变更的。英国普通法的早期也不允许债权转让。按照普通法规定,债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不应允许第三人介入。第三人的介入势必引起法律上的诉讼。A等人主张
-
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什么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11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由宪政编查馆参照1889年《日本宪法》制定,内容上有“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个部分组成。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它是我国近代第一部正式颁布刊印施行的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