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个人不承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工伤保险个人能交吗
一、工伤保险个人能交吗
1、工伤保险个人不能交。个人是不能单独缴纳工伤保险,只能作为公司职员,由单位统一缴纳工伤保险。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单位缴纳工伤保险的,可以自行购买商业意外险。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七条
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二、工伤保险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工伤保险的赔偿标准如下:
1、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
工人受伤责任归属问题该由谁承担
192人看过
-
超速变道谁来负责:探讨责任归属问题
341人看过
-
谁该负责?——探讨劳动仲裁中拖欠工资责任归属问题
224人看过
-
生育险缴纳责任归属问题的探讨
435人看过
-
商业秘密泄露责任归属:探讨法律层面责任承担问题
374人看过
-
工友误伤,请人做事,责任归属问题探讨。
80人看过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的认定劳动者因工负伤或职业病暂时失去劳动能力,工伤不管什么原因... 更多>
-
误诊相关责任归属问题探讨四川在线咨询 2024-12-25误诊的法律责任问题,可以参考下述示例: 临床误诊的性质和涉及的法律责任因情况而异。从过错原则来看,无过错的误诊不承担法律责任,而有责任的误诊则有以下几种法律责任。 一、医疗事故责任。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如果在医疗活动中存在过失,即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不良后果,并且损害程度必须达到《医疗事故处理条件》规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卫生
-
探讨:掉头车被撞责任归属问题北京在线咨询 2024-12-21在机动车驾驶过程中,掉头车辆遭遇碰撞并不总是负有全责。例如,若在掉头过程中因后车超越并碰撞而形成追尾事故,那么后车显然需要负责全部责任;然而,当掉头车辆并未影响到其他车辆正常行驶,却与迎面而来的车辆引发碰撞时,这名掉头车辆驾驶员可能就需要担负相应的责任了。具体来说,交通事故责任判定不仅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更需由交警在事故现场进行详细勘查、取证后,方能对事故责任进行明确的界定与划分。公安机关交通
-
动物致人损害责任归属问题探讨广东在线咨询 2025-01-27一、动物致人损害责任认定标准: 1. 必须有动物致人损害的行为。 2. 必须有损害事实,包括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 3. 损害事实包括受害人因动物致害行为引起的致伤、致残或致死;财产损害是指动物致害行为引起受害人财产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4. 动物致害行为侵害受害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符合精神损害赔偿条件的,受害人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5. 对因动物致害行为引起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
-
网络侵权纠纷责任归属问题探讨海南在线咨询 2025-01-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若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
-
员工工伤不知神经是否有问题由谁承担举证责任?谁承担工伤保险责任重庆在线咨询 2023-02-13员工工伤不知神经是否有问题时,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