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需要多久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18 17:10:55 172 人看过

行政诉讼一审判决一般在六个月内审结。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什么叫行政诉讼受案排除,行政诉讼的排除范围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12:1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行政诉讼一审相关文章
  • 行政诉讼需要多久开庭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的行政诉讼一般要会六个月内择期进行开庭,自法院立案之日起开始计算;但是法院如果是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的,则要在立案之日起的四十五日内择期开庭。开庭的具体期限则由法院合理确定后,及时通知各诉讼参与人。行政诉讼需要提交被告法人吗行政诉讼需要提交被告法人,在诉状上写明被告详细信息,姓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因果关系,因为诉讼,主张的本人权利有哪些都要写明,之后法院会进行庭前调查,确定是否开庭审理,以及向被告下达传票和告知其本人有些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第八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
    2023-08-12
    221人看过
  • 行政诉讼判决书需要多久
    行政诉讼开庭后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行政诉讼期是多久?行政诉讼申请诉讼的期限:1、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2、经行政复议的起诉期限: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起诉期限:申请人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注意事项:1、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
    2023-07-05
    445人看过
  • 行政诉讼需要多久才能开庭
    行政诉讼案件要多长时间开庭法律是没有规定的,但法院应该从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一、上诉离婚案多久开庭离婚案上诉后的开庭时间并无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但案件一般要求自立案之日起3-6个月内审结。一审适用普通程序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二、起诉离婚多长时间法院可以判决一般而言,法院审理案件应当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要求来做: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起诉离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经院长批准可延长6
    2023-04-02
    373人看过
  • 行政诉讼法院立案需要多久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诉讼案件从立案到开庭的时间法律是没有规定的,但法院应该从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一、二审的审理期限民诉中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刑诉中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相关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
    2023-03-06
    209人看过
  • 最新行政诉讼一般需要多久
    最新行政诉讼一般需要六个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对于审限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所谓诉讼时效中断是指有法定事由发生时,此前已计算的时效期间全归无效,待中断事由消灭后,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一)适用国际条约原则。国际条约是各个缔约国在国家之间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友好协商确定相互权利、义务的各种条约或协定。国际条约是各个缔约国都必须遵守的。(二)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在涉外行政诉讼中的外国人、外国组织应享有和承担与中国公民、组织同样的诉
    2023-07-28
    127人看过
  • 最新行政诉讼一般需要多久
    最新行政诉讼一般需要六个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对于审限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所谓诉讼时效中断是指有法定事由发生时,此前已计算的时效期间全归无效,待中断事由消灭后,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一)适用国际条约原则。国际条约是各个缔约国在国家之间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友好协商确定相互权利、义务的各种条约或协定。国际条约是各个缔约国都必须遵守的。(二)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在涉外行政诉讼中的外国人、外国组织应享有和承担与中国公民、组织同样的诉
    2023-07-28
    128人看过
换一批
#行政诉讼程序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行政诉讼一审是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初次审理所适用的程序。第一审程序的任务是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行政案件的事实和证据进行法庭调查和辩论,査请案件事实。... 更多>

    #行政诉讼一审
    相关咨询
    • 多久能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需要多久
      湖北在线咨询 2021-12-30
      当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当在六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收到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提起行政诉讼。
    • 行政诉讼需要多久
      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18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 行政诉讼需要多久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16
      行政诉讼一审判决一般在六个月内审结。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 行政诉讼诉讼一般需要多久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15
      《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三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第八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 行政诉讼一般需要多久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18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行政诉讼一般多久作出判决,取决于审判程序。1、普通程序审理的,6个月内判决。如果是简程序审理的,应当自立案之日起45日内宣判。3、如果是上诉案件,应在收到上诉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