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法定原则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05 15:42:37 436 人看过

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有:

1、禁止有罪类推;

2、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3、排斥习惯法;

4、排斥绝对不定期刑。

罪行法定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犯罪行为的构成、刑罚种类、范围幅度都需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若没有明确的规定的,则不能予以处罚。

根据《刑法》第三条规定【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一、走私废物罪无罪辩护词怎么写

走私废物罪无罪辩护词

某某法院:

1、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走私废物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和国家关于固体废物、液态废物、气态废物管理的规定,逃避海关监管,将境外固体废物、液态废物、气态废物运输进境的行为。本案中,被告人张某的犯罪行为就是为了赚点“好处费”去办理许可证,并没有将这些固体废物运输进境的犯罪行为,因此,被告人张某不构成走私废物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帐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被告人张某并没有为其他的走私犯罪份子提供贷款、资金、帐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因此,被告人张某不构成走私废物罪的共犯。

综上,被告人张某不构成走私废物罪。

2、被告人张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被告人张某在整个办证过程中,充当的就是一个“跑腿”角色,在办完证后,又将其送到太原的薛某手里,因此,被告人张某属于从犯,对于被告人张某的从犯地位,武汉市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中也是予以认可的。

3、被告人张某具有坦白情节,应从轻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张某在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如实向司法机关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应从轻处罚。

二、假离婚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一种非常严厉的责任承担方式。纵观我国《刑法》的规定内容来看,《刑法》所惩治的行为都是严重伤害个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而且,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而我国《刑法》并未规定假离婚的行为,因此,假离婚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条【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1日 23: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罪刑法定原则相关文章
  • 刑法罪名确定 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有:1、禁止有罪类推;2、禁止重法溯及既往;3、排斥习惯法;4、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罪行法定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犯罪行为的构成、刑罚种类、范围幅度都需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若没有明确的规定的,则不能予以处罚。根据《刑法》第三条规定【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一、老师拖堂算不算犯法老师的拖堂行为不犯法。我国法律没有规定,老师拖堂的行为是不合法的。行为是否犯法应该是有法可依的,不会有不存在的罪名。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会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二、法定监护人的责任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根据罪刑
    2023-04-11
    67人看过
  • 有关定罪与量刑原则的准则是什么?
    1.量刑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决定判处的刑罚。2.量刑既要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又要考虑被告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实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3.量刑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确保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4.量刑要客观、全面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变化,确保刑法任务的实现于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案情相似的案件,所判处的刑罚应当基本均衡。定罪量刑的基准第十一条【量刑基准】为防止量刑失衡,应当确立各罪的量刑基准,即按刑法分则构成规定,对已确定适用一定幅度法定刑的个罪,在排除各种轻重情节的情况下,依其一般既遂状态的基本事实而应判定的刑罚。第十二条【量刑基准的确定】非数额型一般典型犯罪,以法定刑中段略下为量刑基准。法定刑幅度为单一有期徒刑的,以该幅度的
    2023-07-13
    329人看过
  • 罪刑法定原则和无罪推定原则的区别是什么
    第一、所针对的对象不同。罪刑法定原则针对某个行为是否有罪;而无罪推定原则所针对的是某个嫌疑人是否有罪。第二、所依据的法条不同。罪刑法定原则的依据是刑法,为实体法;而无罪推定原则所依据的是刑诉法,为程序法。一、数罪并罚怎样判刑数罪并罚的判刑原则为:1、并科原则,是指将一人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各罪刑罚绝对相加、合并执行的并罚规则;2、吸收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采用重罪吸收轻罪或者重刑吸收轻刑的并罚规则;3、限制加重原则,是指以一人所犯数罪中法定或者已被判处的最重刑罚为基础,再在一定限度内对其予以加重作为执行刑罚的并罚规则;4、折中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的并罚不单纯采用并科原则、吸收原则或者限制加重原则,而是根据法定的刑罚性质及特点兼采上述原则的并罚规则。二、男人强奸男人违法吗强奸男的是犯法的。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中只规定了行为对象为女性的强奸罪和强奸幼女罪,依据我国的罪
    2023-04-02
    468人看过
  • 法定罪行原则
    罪刑法定
    一、法定罪行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又称罪刑法定主义,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优秀成果,历经数百年人类政治文明、法治文明的洗礼与锤炼,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推动、验证刑事法律理论与实践发展不可撼动的思想基础和帝王标准。在今天,普遍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指:什么是犯罪,有哪些犯罪,各种犯罪构成条件是什么;什么是刑罚,刑罚有哪些刑种,各个刑种如何适用,以及各种罪的具体量刑幅度如何等,均由刑法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概括起来说,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二、罪行法定原则的立法体现刑法总则中的体现,我国刑法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犯罪的法定化具体表现是:(1)刑法明确规定了犯罪的概念,认为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触犯刑法的、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刑法明确规定了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例如犯罪故意、犯罪过失、刑事责任能力等(3)刑法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
    2023-04-25
    356人看过
  • 刑法定原则的犯罪构成
    在新的罪刑法定原则下,依据旧的类推制度产生的刑法理论已不再适合。对于犯罪构成理论,就要依罪刑法定原则来从新审视。我国过去的关于犯罪构成的刑法理论都是从类推制度角度来认识的。如传统理论认为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再有所谓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件组成的具有特定的犯罪性质和社会危害性的有机整体。依据这些理论必然推出犯罪构成四要件说,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旧刑法规定类推制度,本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可以比照本法分则最相类似的条文定罪判刑,但是应当报请最高法院核准。那么依犯罪构成四要件说来认定犯罪,司法者既可认定哪些行为构成刑法所规定的犯罪,又可类推认定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这实质上是对刑法没有规定保护的新的犯罪客体的类推认定。在罪刑
    2023-04-22
    436人看过
  • 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原则与法条关系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刑法理论界对于我国刑法典第6条第1款规定的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的理解存在普遍的错误。错误的根源是对刑法条文仅仅从字面的层面进行解读而不顾法律整体的逻辑性,错误的表现是混淆了刑法管辖权与刑法的法条关系的关系。这种错误具体表现在关于本条中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的理解,大致有以下几种:其一,认为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例外的情况包括:(1)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不适用我国刑法。(2)发生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犯罪,不适用全国性刑法。(3)刑法典公布后又制定的特别刑法规定的犯罪。(4)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性规定所规定的犯罪。其二,认为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例外的情况仍然包括以上四种情况,但是进一步明确这些例外的情况是指不适用刑法典的情况,属于刑法典适用的例外。其三,将例外的情况分为不适用中国刑法(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
    2023-06-11
    285人看过
  • 论述刑法的罪行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的体现:(1)禁止溯及既往(事前的罪刑法定),是指犯罪及其惩罚必须在行为前预先规定,刑法不得对在其公布、施行前的行为进行追溯适用。这一要求也被称为禁止事后法。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2)排斥习惯法(成文的罪刑法定)。根据预测可能性原理,罪刑规范应当具有明确性、稳定性。刑事司法应当以成文法为准,排斥习惯法。(3)禁止类推解释(严格的罪刑法定)。类推解释,是指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适用有类似规定的其他条文予以处罚。类推解释实际上是对事先在法律上没有规定要处罚的行为进行处罚,属于司法恣意地对国民的行动自由进行压制。刑罚是最严厉的制裁措施,因此,对刑法的适用应严格适用,而不能类推适用:对刑法的解释也应当严格解释,而不能类推解释。(4)刑罚法规的适当,包含刑法明确性、禁止不确定刑和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三项内容(确定的罪刑法定)。刑法明
    2023-03-08
    430人看过
  •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
    罪刑法定原则的体现:(1)禁止溯及既往(事前的罪刑法定),是指犯罪及其惩罚必须在行为前预先规定,刑法不得对在其公布、施行前的行为进行追溯适用。这一要求也被称为禁止事后法。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2)排斥习惯法(成文的罪刑法定)。根据预测可能性原理,罪刑规范应当具有明确性、稳定性。刑事司法应当以成文法为准,排斥习惯法。(3)禁止类推解释(严格的罪刑法定)。类推解释,是指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适用有类似规定的其他条文予以处罚。类推解释实际上是对事先在法律上没有规定要处罚的行为进行处罚,属于司法恣意地对国民的行动自由进行压制。刑罚是最严厉的制裁措施,因此,对刑法的适用应严格适用,而不能类推适用:对刑法的解释也应当严格解释,而不能类推解释。(4)刑罚法规的适当,包含刑法明确性、禁止不确定刑和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三项内容(确定的罪刑法定)。刑法明
    2023-03-15
    74人看过
  • 疑罪从无原则与无罪推定原则
    无罪推定是从刑事诉讼目的引申出的规则,一般和沉默权配套,是犯嫌被告的角度看,在法官最终定罪之前他们在身份上不能被看作有罪的人,可以引申出法庭上被告人不能被区别于其它诉讼参与人和公诉人,法官来对待,我国只适当的采用该原则。疑罪从无,是从法官的角度来看的,在刑事诉讼法院专属定罪权原则下,法官经过控辩双方的辩论后如果认为公诉机关的举证不能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时,不能判决被告人有罪。一、无罪推定是什么意思?无罪推定是指任何人在未经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无罪推定所强调的是对被告人所指控的罪行,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其有罪,就应推定其无罪。无罪推定对于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诉讼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中,无罪推定主要强调了以下三点:(1)对任何人有罪决定的宣告,只能由法院决定,其他任何机关和组织都无权决定;(2)强调证据裁判主义精神,法院应当用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
    2023-03-06
    86人看过
  • 刑刑法定原则与刑罚特定化规定
    宣告刑与法定刑的区别:1、宣告刑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法定刑由立法机关确定;2、宣告刑是法院对具体被告作出的判决,法定刑是通过立法程序修订而成;3、宣告刑是具体的定罪与量刑;4、宣告刑要以法定刑为依据。还有就是宣告刑属于具体的司法实务适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范畴,而法定刑属于立法规范层面。拘役与有期徒刑有何区别拘役与有期徒刑区别如下:1、适用对象不同。拘役只适用于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有期徒刑既适用于罪行较重的犯罪分子,也适用于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2、执行场所不同。拘役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有期徒刑的执行场所是监狱或其他劳改场所。拘役是一种刑事处罚手段,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
    2023-07-15
    472人看过
  • 刑法属地原则与属地原则的区别
    一、个人认为,以属地原则为主,以属人原则为辅;二、凡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犯罪行为或者结果任何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即可),都适用本法;即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均适用;三、中国人、外国人在国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法定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适用刑法;但是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四、享有外交、豁免权,国际条约、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刑法属地原则规定了什么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条属地管辖权,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2023-07-21
    243人看过
  • 正当程序原则与人权保障的关系
    在行政法律制度中,正当程序原则是指行政机关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行政行为,必须遵循正当法律程序,包括事先告知相对人、向相对入说明行为的根据、理由,听取相对人的陈述、申辩,事后为相对人提供相应的救济途径等。正当程序原则体现在:第一,任何人不得为自己案件的法官。第二,任何人在受到惩罚或其他不利处分之前,应当为之提供公正的听证或其他听取其意见的机会。第三,任何人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其生命、自由或财产。论述法的正当程序原则的发展论述法的正当程序原则的发展:正当程序作为行政法上的一项基本原则,已得到我国理论界的普遍认同。然而理论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法院在司法审查中可以直接适用正当程序原则判案。面对法无明文规定时,法院在司法裁判中适用正当程序原则的正当性难题在所难免,且经常性地面临着审查程度的困境。但是,透过从“田永案”“张成银案”到新近“于艳茹案”等典型个案裁判的观察,可以看到近三十年来,通过一次
    2023-07-08
    330人看过
  • 新刑法总则关于过失犯罪刑事责任的法定原则
    新刑法第十五条第一款对过失犯罪进行了界说,紧接着第二款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此款是对1979年刑法典第十二条第二款内容的保留。新刑法之前,学界对1979年刑法前款内容及其所确立的原则(即过失犯罪应以法定场合为限)不持异议,但对该条款的立法用词及表述方式颇有微词⑧。在此,笔者结合新刑法相关规定,对其第十五条第二款表述的缺陷及有无保留必要作些探讨。(一)表述的缺陷及思考我们认为,新刑法第十五条第二款之根本缺陷在于:其潜在文义与罪刑法定精神抵牾。罪刑法定原则在最初的拉丁文表述里,前半部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即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能称之为犯罪。按我国新刑法第三条后半部的规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本文前述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立法表述改进意见为:行为时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追究刑事责任。由于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乃刑事责任之唯一根据,行为不符合犯罪构成的
    2023-04-22
    374人看过
  • 符合刑法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
    1997年修订的《刑法》废止了类推原则,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即《刑法》第3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规定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刑法》第65条规定的“一般累犯”为:“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在此,《刑法》只规定了构成累犯的后罪,应是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却没有明确后罪是法定刑为徒刑以上,还是综合各种量刑情节确定可能判处的宣告刑为有期徒刑以上适用累犯。一、缓刑属于累犯吗不构成,所谓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事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被判处一定的刑罚之罪的罪犯。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两种。1、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2、特别累犯:是指
    2023-06-19
    174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罪刑法定原则
    相关咨询
    • 解除关系的程序与原则就是法律要求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8
      法定解除收养关系的程序是怎样的法定解除收养关系的程序,即诉讼解除程序,是指当事人(收养人、送养人、已成年的被收养人)通过诉讼,解除其收养关系的程序。人民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时,应着重审查当事人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真实原因,听取年满10周岁以上被收养人的意见,本着维护收养当事人的权益和有利于未成年被收养人抚养、教育、成长的原则,妥善处理纠纷。对于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应及时裁决,以解除当事人的收养关系,避
    • 罪刑法定原则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哪些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13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应当根据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罪行则相适应则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以及承担的责任相适应。
    • 同居关系的认定与法律完整原则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19
      所谓同居关系,一般可分为广义上的同居关系和狭义上的同居关系两种。从广义上讲,同居关系是一种基于共同生活,居住而形成的关系。从此含义理解的话,可以形成同居关系的情形很多,范围也很广,与自己同住的亲属、朋友、同学等,形成的都属于广义上的同居关系。而狭义的同居关系,则是被赋予了特定含义的同居,一般人们讲的同居关系问题,通常都属于这种狭义的同居关系范畴,即男女双方未经结婚登记,但却在一起持续、稳定的生活,
    • 空白罪状和罪行法定原则的关系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31
      需要看具体情况,理论性的探讨可以百度。
    • 无罪辩护程序与定罪的原则有哪些?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28
      1、尚未接触到案件实质性证据材料,律师是无法确定作无罪辩护还是罪轻辩护、或者量刑辩护的,更没有办法作出判决上的预测--好的办案结果是办出来的、不是凭空预测出来的。 量刑步骤:根据有证据证明的基本犯罪构成事实,确定量刑起点,再根据有证据证明的其他犯罪构成事实确定基准刑,最后根据有证据证明的量刑情节确定宣告刑。 2、第一时间委托专做刑事辩护业务的刑事辩护律师处理。刑事辩护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以刑事证据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