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并不是所有的交通事故都要报案处理的,比如对于轻微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双方可以自行协商,撤离现场。在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下,无论双方对事故的事实及成因是否有争议都必须报警;在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没有人员伤亡的情况下,如果双方事故的事实及成因有争议的,仍然应该报警。
一、交通事故财产损失证据有哪些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三条
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车辆可以移动的,当事人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对现场拍照或者标划事故车辆现场位置后,立即撤离现场,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再进行协商。
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者行人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基本事实及成因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对应当自行撤离现场而未撤离的,交通警察应当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造成交通堵塞的,对驾驶人处以200元罚款;驾驶人有其他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依法一并处罚。
无人员伤亡的财产损失,当事双方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拍照取证后移动车辆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再报警、报保险。
二、车祸后怎样协商补偿问题
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未造成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在记录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对方当事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驾驶证号、保险凭证号、碰撞部位,并共同签名后,可以自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损害赔偿事宜。
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者行人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且基本事实及成因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当事人自行撤离现场后,协商损害赔偿未达成协议的可以报警。
三、两车发生追尾事故能否私了呢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依此规定,事故当事人可以自行撤离现场,自主协商处理交通事故,应当满足如下几个条件:
1.交通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仅仅是财物损失,但是损失不能超过一定的数额。至于财物损失数额的大小,目前没有相关的规定。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撤离、破坏现场。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19条的规定,造成人员轻微伤,并且当事人对事实或者成因无争议的,可以由当事人自行解决,不需要报警。
2.当事人对事故的事实和事故的形成原因没有争议,所谓事故的事实是指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事故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等信息。事故的成因则包括当事人的过错、道路的情况、车辆是否发生故障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和事故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等。所谓没有争议,是指当事人对财产损失和双方的责任等情况,基本上达到了一致。
3.当事人自愿自主协商处理交通事故引起的损害赔偿事宜。如果尽管当事人对事故的事实和成因没有争议,但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不愿意撤离现场,也是不能撤离的。
4.当事人应当填写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机动车驾驶证号、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保险凭证号、交通事故形态、碰撞部位、赔偿责任人等内容的协议书或者文字记录,共同签字后立即撤离现场,协商赔偿数额和赔偿方式。这里所指的当事人是指道路交通事故的各方当事人,例如,在涉及第三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中,两方已经达到一致,第三方仍存在不同意见的,当事人也不能自行撤离。
在符合前述私了的条件下,当事人可以按下列规定进行损害赔偿工作:
1.当事人应当填写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机动车驾驶证号、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保险凭证号、交通事故形态、碰撞部位、赔偿责任人等内容的协议书或者文字记录,共同签字后立即撤离现场,协商赔偿数额和赔偿方式。当事人当场记录,由有关部门协商制定式样,印制发送给机动车所有人随车携带。当事人未携带规定式样协议书的,可以自行书写。当事人均办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可以根据记录交通事故情况的协议书向保险公司索赔,也可以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对于当事人协商的结果,只要保险公司没有证据证明事故当事人存在骗保等欺诈行为,就应当对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当事人的损害赔偿予以承担。
2.当事人自行撤离现场后,协商损害赔偿未达成协议报警的,应当向交通警察提供有当事人签名的交通事故文字记录材料。交通警察予以记录,由当事人签名,并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当场制作事故认定书。当事人共同请求调解的,交通警察应当当场进行调解,并在事故认定书上记录调解结果,由当事人签名,交付当事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调解,交通警察可以在事故认定书上说明有关情况后,将事故认定书交付当事人:(1)当事人提供不出交通事故证据,因现场变动、证据灭失,交通警察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2)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3)当事人拒绝在事故认定书上签字的;(4)当事人不同意由交通警察调解的。不适用调解或者调解未达成协议及调解生效后当事人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哪些交通事故必须报警,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处理?
395人看过
-
是否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必须报警?
456人看过
-
交通事故发生后,车主是否必须垫付费用
331人看过
-
报警后是否必须到交通队处理
298人看过
-
交通事故发生后必须要经过交警部门调解吗
139人看过
-
交通事故必须报警情形有哪些?交通事故报警后立案的标准
103人看过
报警指因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损失而通过电话、网络、信件等方式向警方报告危急情况或发出危急信号。一般情况下,你所报警的内容只要是法定范围内的应当受理的警情,报警都会产生作用,所以你必须清楚你所报的事件是否属... 更多>
-
交通事故必须报警的情形有哪些?发生交通事故后什么情况下必须报警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06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路上发生一些不算严重的交通事故,有些情形是事故双方经过商量之后会选择私了的解决方式,还有一些情形会报警由警察出面处理。那么交通事故必须报警的情形有哪些下面来做回答。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
-
交通事故发生后,交警是否必须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台湾在线咨询 2024-12-0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当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无法查清或成因无法判定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来确认相关当事人责任。该证明文件应详细记录交通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涉及的当事人的情况,同时全面反映调查得到的所有实际情况。这份证明将分别递送给各相关方,通知他们享有申请复议、调解以及提起民事诉讼等法律权利
-
交通事故发生后多长时间内必须报警, 交通事故发生后该怎么处理呢?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4报警时间没有限制,随时都可以,具体内容如下:1、法律无明文规定交通事故发生多长时间后必须报案,所以只要能够查清交通事故的事实和责任,就可以报案。一般应该及时报警,因为越早越有利于事故的认定和处理。2、保险公司一般要求是48小时内。3、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条道路交通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一)造成人员死亡、受伤的;(二)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对事实或者成因有
-
交通事故发生有人肇事逃逸必须当时报警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17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构成该情节加重犯,首先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
-
交通事故发生后报警,过几天再报警是否可以?安徽在线咨询 2024-12-01可以的,发生交通事故当时没报警第二天报警有效。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对于一般的情况,为了能够明确分析交通事故的责任人,一般建议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