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个人隐私怎么处理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3 15:32:18 58 人看过

如果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后果,并且有确凿的证据,应当及时报警。

可以采取下列处理方式:

1、更换账号;

2、更改重要的密码;

3、报案;

4、律师起诉;

5、收集证据;

6、无关重要的信息可以不予理睬。

相关知识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项人格权隐私权的内容主要有:

(1)公民享有姓名权、肖像权、住址、住宅电话、身体肌肤形态的秘密,未经许可,不可以刺探、公开或传播。

(2)公民的个人活动,尤其是在住宅内的活动不受监视、窥视、摄影、录像,但依法监视居住者除外。

(3)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入、窥视或骚扰。

(4)公民的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扰、干预、窥视、调查或公开。

(5)公民的储蓄、财产状况不受非法调查或公布,但依法需要公布财产状况者除外。

(6)公民的通信、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不受刺探或非法公开,公民的个人数据不受非法搜集、传输、处理、利用。

(7)公民的社会关系,不受非法调查或公开。

(8)公民的档案材料,不得非法公开或扩大知晓范围。

(9)不得非法向社会公开公民过去的或现在纯属个人的情况,如多次失恋、被强奸等,不得进行搜集或公开。

(10)公民的任何其他属于私人内容的个人数据,不可非法搜集、传输、处理利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2日 00: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监视居住相关文章
  • 如何处理客户隐私泄露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如何处理泄露客户隐私的规定,故意泄露他人隐私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属于民法调整范畴,不构成犯罪。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合法、必要的原则,明确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法和范围,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在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时,应当公开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约定收集、使用信息。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对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信息安全,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和丢失。一旦发生信息泄露或丢失,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要求,经
    2023-05-31
    135人看过
  • 报警能处理隐私泄露吗
    如果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后果,并且由确凿的证据,去报警公安机关会立案的;而如果只是被泄露,但没有造成不利的后果,一般公安机关是不会立案的。但如果是大面积的泄露,虽然没有造成不利的后果,公安机关也会立案的。二、个人信息泄露的解决办法?(一)更换账号。个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时间换账号。由于现在网络十分发达,信息泄露之后如果不换账号,那么在这个账号下登陆的各种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因此,一旦发现了泄露的源头,就要立刻终止使用这个账号,从源头切断泄漏源。(二)更改重要的密码。现在的人离不开网络,一旦个人信息泄露,涉及面非常广。尤其对于喜欢网购的人来说,个人信息往往和银行账号、密码等重要的信息联系在一起。因此一旦个人信息泄露,应该马上更改重要的密码,避免造成经济损失。(三)报案。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应该报警。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类似的情况,
    2023-06-24
    167人看过
  • 个人隐私泄露的几种方式
    一、手机丢失后泄漏隐私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最为贴身的工具。一旦手机丢失,手机里保存的短信、邮件、照片甚至支付宝等个人网银帐号、密码等都有可能泄漏,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可能受到重大威胁。二、手机软件泄漏隐私下载“植物大战某某”软件时要求获得自行收发短消息的授权,使用“某某天气”需要读取用户通讯录……你在下载软件时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可要小心了,这些类似的条款很有可能会泄漏你的个人隐私。三、黑客利用系统漏洞窃取隐私和电脑一样,手机系统漏洞也是普遍存在的。无论使用哪一种智能手机,用户都不应该忽视系统安全问题,为手机手机卫士等安全软件可以有效避免恶意程序入侵,保护个人隐私。四、点击网络链接泄漏隐私“某某,这里有你孩子的在校表现情况,点击链接下载可查看。”如果收到这样的短信,可要当心了,八成是诈骗短信,短信里的链接千万别点,很有可能是木马病毒的下载链接。五、通过WiFi网络泄漏隐私
    2023-05-04
    243人看过
  • 个人名誉权泄露个人隐私的处罚是什么
    个人名誉权泄露个人隐私的处罚是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第一百三十四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赔偿损失;(八)支付违约金;(九)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赔礼道歉。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适用上述规定外,还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由此我们可知=侵害名誉权的处罚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判决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以及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如果侵权人拒不执行可以由人民法院在相关报刊上予以公告,所支付费用有侵权人承担人民法院给予罚款、拘留等处罚申请人民法
    2023-02-25
    104人看过
  • 如何处理泄露他人隐私的行为
    泄露别人的个人隐私的处罚标准为:1、侵犯个人隐私属于民事侵权,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2、泄露公布他人隐私构成犯罪的,按侮辱罪或者诽谤罪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侵犯隐私的行为有: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爆料别人离婚侵犯个人隐私吗不属于。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
    2023-06-30
    376人看过
  • 什么算泄露隐私
    一、什么算泄露隐私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泄露隐私范围是指将他人不愿告人或不便告人的事情公开、传播、盗取等方式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二、常见的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三、隐私被他人泄露了怎么办(一)建议直接给相关网站打电话,发邮件,让他们删除相关信息;(二)让不法侵害人停止侵害、赔礼
    2023-04-30
    202人看过
  • 什么是泄露隐私罪,怎么处罚?
    《刑法》中并没有泄露隐私罪,这种犯罪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隐私权的主体隐私权的主体应为自然人,不包括法人。隐私权的宗旨是保持人的心情舒畅、维护人格尊严,而且,隐私权是一种人格权,是存在于权利人自身人格上的权利,亦即以权利人自身的人格利益为标的之权利。隐私权的主体应为自然人,不包括法人。隐私权的宗旨是保持人的心情舒畅、维护人格尊严,而且,隐私权是一种人格权,是存在于权利人自身人格上的权利,亦即以权利人自身的人格利益为标的之权利。隐私权受到侵犯后,构成一种人格伤害,内心的不安,而企业法人的秘密受到侵犯后会构成企业经济利益的损失。隐私是个人不愿向社会公开的内容,对于他人的隐私,我们应当尊重。隐私必须具有合法性、秘密性,他人可以放弃自己的隐私,但是我们不得侵犯别人的隐私。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3-04-11
    354人看过
  • 个人隐私被泄露没有证据怎么办
    个人隐私被泄露,被害人只要证明自己受到损害,如个人信息被泄露导致骚扰电话频繁,或者个人的隐私照片被泄露在不良网站上,这种情形下只要搜集好受害的信息,也是可以起诉立案的。一、隐私权的客体有哪些隐私权的客体是个人隐私,个人隐私是指个体不愿公开的个人信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个人隐私都能得到法律的保护。简单来说,只有那些被法律所保护的个人隐私才是法律意义上的隐私,才能真正构成隐私权的客体。在表现形式上看,隐私主要包括三大类,即私人信息、私人活动、私人领域及网络信息。(一)私人信息。其中私人信息属无形的隐私,主要包含个人情况,结合我国实际,应当有病历、身体缺陷、健康状况、女性三围、财产状况、宗教信仰、被强奸记录等。(二)私人活动。私人活动则属于动态的隐私,如社会交往、夫妻性生活、婚外恋等。(三)私人领域。私人领域也称作私人空间,指个人隐秘部位,如人体的生殖器官及其其他隐私部位,以及个人日记、居室等。(
    2023-04-01
    286人看过
  •  避免个人隐私泄露的技巧
    在信息泄露后,要留心收集有用的证据线索,包括对方的电话或邮箱地址等信息,并报案保护自己的权益。向相关部门报案,如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可以备案并帮助其他人。在信息泄露后,很容易收到各种来自不同地区的邮件和电话,这些邮件和电话可能会提供有用的证据线索。这时候要留心,记下对方的电话或者是邮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这些信息很琐碎,但是一旦收集好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自己维权,而且还可能帮助更多的人。2、向相关部门报案。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应对个人信息泄露的有效措施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越来越高。为应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这包括采取强密码、多因素认证等措施来保护个人账号,避
    2023-11-14
    62人看过
  • 公安人员泄露个人隐私的处罚是怎样的
    我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2023-06-12
    111人看过
  • 患者隐私被泄露如何处理
    一、患者隐私被泄露如何处理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医生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2、法律规定:《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条【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二、在医疗救治过程中医生义务有哪些(1)医生必须承担诊治的义务,以其所掌握的全部医学知识和治疗手段,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治病,这是医疗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只要选择这一职业,医生就不能以任何政治的、社会的等非医疗理由来推托为患者治病的义务。(2)解除痛苦的义务,不仅仅是躯体上的,而是包括患者精神上的痛苦和负担。医生不仅要用药物、手术等医疗手段努力控制患者躯体上的痛苦,而且还要以同情之心,理解、体贴、关心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解除患者心理上的痛苦。(3)解释说明的义务,
    2023-05-29
    414人看过
  • 【iPad隐私泄露】iPad漏洞致多位政要隐私泄露
    ZDNET特别在10日访问Goatse的主要成员,奥恩海默(EscherAernheimer(别名Weev)),说明该团体的动机。问:ATT发言人说你们没有联络他们,能说明一下吗?奥恩海默:我们选择不采取直接对话。我们一直等到8日,确定他们网站的漏洞已经修补好之后,才公布资料和攻击的细节。而且我们只把消息放给GawkerMedia(八卦网站)的塔特(RyanTate),因为他答应会检查ICCID和e-mail,以免被人利用。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但不想直接和ATT接触,以免他们试图发出禁止令或者做出对我们不利的事情。问:如果你们没有直接联络ATT,那是怎么和他们接触?奥恩海默:那不是我的职责。另有一个人负责确保ATT已经防护好他们的网站,和这个漏洞不会被其它任何人利用。我是负责确定攻击程序的作者已经确认该漏洞被封闭,然后才对外公布数据和细节。那是我们的公司流程。问:所以,GoatseSecri
    2023-04-24
    145人看过
  • 经营者对消费者个人隐私泄露后应该怎么处理
    经营者对消费者个人隐私泄露后,可以起诉要求该经营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一、侵犯隐私严重吗隐私权是指,自然人所享有的个人信息、个人私事和个人领域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一般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有窃取、刺探他人隐私擅自披露、公开他人的隐私侵入、侵扰他人私生活空间妨害他人的私生活安宁侵害他人的个人信息、通信秘密。二、破解摄像头违法吗破解摄像头违法。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
    2023-06-28
    171人看过
  • 如何防止个人隐私权的泄露
    一、如何防止个人隐私权的泄露防止个人隐私权的泄露要注意以下几点:1.照片不要随便发。照片可以暴露是信息很多,尤其是拍到了人脸、证件或者标志性建筑的。2.谨慎扫二维码。在街头购物,或者网上买东西,不要轻易扫描卖家发给你的二维码。3.不要随意安装游戏软件。一些人喜欢安装各种生日,姓名的性格测试小游戏。你的隐私信息很容易泄露。4.谨慎同步文件。有人喜欢把文件同步到各种云、网盘上,建议将重要文件和个人信息加密后再上传。因为手机丢失或账号失窃很容易泄露。5.快递单不要随意丢。网上购买东西,快递单上有个人的姓名、住址、电话等敏感信息,一旦随意丢弃就给了骗子可乘之机。二、隐私权的内容隐私权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个人生活自由权权利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干预、破坏或支配。2.个人生活情报保密权个人生活情报,包括所有的个人信息和资料。3.个人通讯秘密权
    2023-04-24
    228人看过
换一批
#取保候审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监视居住期间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 更多>

    #监视居住
    相关咨询
    • 怎么处理隐私被泄露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26
      故意泄露他人隐私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属于民法的调整范畴,不构成犯罪。但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怎样防止个人隐私泄露
      河南在线咨询 2021-11-14
      一、单据.票据应妥善处理。不要随意丢弃个人收据、付款单据等。即使丢弃,也要粉碎后才能丢弃。尤其是现在网购流行,一定要注意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上面有地址和电话号码。扔垃圾的时候注意撕掉快递单。2、简历。现在找工作需要投简历,包括个人信息的填写,尤其是一些在网上投简历的人,不知道信息最后流向哪里,所以要选择填写一些详细的信息,没有必要填写。三、晒朋友圈。有些人喜欢在发朋友的时候发朋友朋友,这样很容易泄
    • 隐私被泄露如何处理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15
      故意泄露他人隐私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属于民法的调整范畴,不构成犯罪。但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个人隐私辩护律师会泄露个人隐私吗
      澳门在线咨询 2021-09-30
      个人隐私辩护律师是不会泄露,因为在现在对于公民来说,它有相关的隐私,自己的保护的权利,而且对于辩护律师来说,他都非常的专业是有相关的职业道德的,如果泄露当事人的隐私的话,很有可能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他们不会轻易犯险。个人隐私辩护律师是不会泄露,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
    • 被人泄露隐私,该怎么处理,怎么解决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1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家事调查员泄露当事人隐私的,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赔偿损失、消除影响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试行)》 12.家事案件的调解过程不公开,但当事人均同意公开的除外。主持调解以及参与调解的人员,对调解过程以及调解过程中获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其他不宜公开的信息,应当保守秘密。调解人员违反保密义务给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