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起诉民事诉讼有哪些原则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2-19 14:02:18 392 人看过

公民只有通过起诉才能获得民事司法救济是因为民事诉讼奉行不告不理原则,不告不理原则是法院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一、合同诈骗案有管辖权吗

合同诈骗案的管辖地被告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够申请的。我国法律对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本原则是属地原则。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二、民间借贷法院撤诉后能不能再起诉

其实对于一般案件而言,原告向人民法院申请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案件都是可以再次起诉的,根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二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原告撤诉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原告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也就是说,在法院没有对案件事实进行审理而是因为程序问题撤诉或按撤诉处理后,原告是可以再一次起诉的,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再一次起诉并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在民间借贷的实务中,有时虽然原告起诉了,但是被告积极履行了部分还款义务或者与原告达成和解,原告就申请了撤诉,但是若被告没有按照约定继续还款或未按照新的协议履行还款义务,原告可以在催告无效后再一次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民事纠纷法院调解吗

一般的民事纠纷,法院都会进行调解。法院调解作为《民事诉讼法》一项基本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除了以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外,所有民事争议事件,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在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中,均可适用法院调解。但法院调解不是审理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如当事人不愿调解或无调解基础的案件,法院不经调解而作出判决。在执行程序中也不适用法院调解,因人民法院的裁判已发生法律效力,非经审判监督程序,人民法院和当事人都不能变更裁判所确定的内容。诉讼调解的方法主要为以下几种:1、在调解过程中,应当保持中立地位,平等地对待双方当事人。2、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思想,坚持“两便原则”。3、从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原则出发,在调解的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4、根据案件的需要,在调解过程中,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调解。5、充分发挥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特别是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在诉讼调解中的积极作用。6、要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调解工作。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11日 15:1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诉讼代理相关文章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应按照民事诉讼原则进行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财产。附带民事诉讼就其解决的问题而言,是物质损失赔偿问题,与民事诉讼中的损害赔偿一样,属于民事纠纷,但它和一般的民事诉讼又有区别,有着自己的特殊之处。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从实体上说,这种赔偿是由犯罪行为所引起的;从程序上说,它是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提起的,通常由审判刑事案件的审判组织一并审判。其成立和解决都与刑事诉讼密不可分,因而是一种特殊的诉讼程序。正因为如此,解决附带民事诉讼问题时所依据的法律具有复合性特点:就实体法
    2023-04-21
    338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审判原则有哪些,诉讼流程是怎么样的?
    在生活中,难免的会发生因为和别人一些小的矛盾或者还是误会就引起纠纷,当大家无法解决的时候一般都会提起民事的诉讼的,民事诉讼在审判时是有一定的原则的,那么民事诉讼法审判原则有哪些呢,民事诉讼办理的流程是怎么的?民事诉讼法审判原则一、不告不理原则不告不理,是指没有原告的起诉,法院就不能进行审判。具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没有原告的起诉,法院不得启动审判程序,即原告的起诉是法院启动审判程序的先决条件;二是法院审判的范围应与原告起诉的范围相一致,法院不得对原告未提出诉讼请求的事项进行审判。二、审判权独立行使原则我国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三大诉讼法均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三、直接、言词原则直接、言词原则,是指审理案件的审判人员(包括法官和陪审员)必须在法庭上亲自听取当事人、证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口头陈述,对于案件事实和证据必须由双方当事人当庭口头提
    2023-06-03
    232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原告就被告原则
    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原告就被告是国际的普遍惯例之一,这样做有利于法院送达法律文书,节约诉讼成本、缩短诉讼周期,也有利于最终的执行。我看这个规定是不会变的。一般地域管辖又称普通管辖或一般管辖,是指以当事人所在地与法院辖区的关系来确定管辖法院。即当事人在哪个法院辖区,案件就由哪个法院管辖。《民事诉讼法》第22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根据这一规定,一般地域管辖的原则是“原告就被告”,即被告在哪个法院辖区,原告就应当到哪个法院起诉,案件就归该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当事人所在地,既包括当事人住所地,也包括当事人经常居住地。住所地,对于公民来说是指该公民的户籍所在地;对于
    2023-06-03
    297人看过
  • 民事诉讼二审全面审查原则内容有哪些
    一、民事诉讼二审全面审查原则内容有哪些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其内容包括:1、既要对原审法院所认定的事实是否正确进行审查,又要对其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进行审查。2、既要对上诉或抗诉的部分进行审查,又要对未上诉或抗诉的部分进行审查。3、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或者人民检察院只就第一审人民法院对部分被告人的判决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即既要对已上诉的被告人的问题进行审查,又要对未上诉的被告人的问题进行审查;既要对被提起上诉或抗诉的被告人的问题进行审查,又要对未被提起上诉或抗诉的被告人的问题进行审查。4、对于附带民事诉讼的上诉案件,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即不仅审查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还要审查刑事部分,以便正确确定民事责任。《民事诉讼法
    2023-06-18
    258人看过
  • 民事诉讼之民事调解的行为准则有哪些
    一、民事诉讼之民事调解的行为准则有哪些(一)、在民事纠纷的调解过程中要有一颗“公正之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在他们的思想中,愿不愿意接受调解,愿不愿意接受调解结果,它的决定因素就是看你所拿出的调解方案是不是公正、合理,糊涂僧的事情决不可能使双方当事人欣然接受,如果失去公正这一“生命”,轻则调解无效,重则引起上访事件的发生,甚至民转刑悲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公正呢?我认为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做:首先要依法调解,这不仅要求我们的调解程序要合法,更要求我们在调解过程中涉及的实体部分更要合法,要使我们的调解方案符合法律、法规,甚至公序良俗的要求。其次,是要求我们调解人员平等对待双方当事人,平等对待双方当事人不仅要求我们从接待谈话的语气,对待当事人的热情程度都要相当,更重要的要在自己的心里平等看待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熟人、托关系的情况应当说很常见,而
    2023-04-27
    185人看过
  •  限制公益诉讼中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探讨
    在公益诉讼中,适用的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包括:1.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2. 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3. 法院调解原则和对等原则;4. 辩论原则;5. 处分原则;6. 检察监督原则;7. 支持起诉原则。在公益诉讼中,适用的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包括: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2.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3.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的原则;4.辩论原则;5.处分原则;6.检察监督原则;7.支持起诉原则。 简 述 公 益 诉 讼 中 适 用 的 基 本 民 事 诉 讼 原 则在公益诉讼中,受到限制适用的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有六个,分别是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以及检察监督原则。这些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其中,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它体现了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该享有平等的
    2023-09-24
    166人看过
换一批
#辩护与代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诉讼代理
    相关咨询
    • 民事诉讼中履行合同原则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8-27
      1、全面履行的原则。合同订立后,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包括履行义务的主体、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以及履行期限、地点、方式等。 2、诚实信用的原则。当事人履行合同要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要守信用、讲实话、办实事,要有善意。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中要相互配合协作,以利合同更好地履行。 《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应当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义务。这就要求当事人要根据不同合
    • 民事诉讼流程有哪些,如何提起民事诉讼
      海南在线咨询 2021-09-30
      1.准备起诉(起诉状要载明对方详细信息、起诉请求、理由、证据资料); 2.案(带起诉状、钱、个人身份证复印件到被告所在地基层法院立案庭立案); 3.庭审理(在法院通知的时间内补充材料,在开庭日赴法庭开庭,质证、辩论等诉讼活动); 4.待判决结果。 PS:判决书生效后,对方不执行的,到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交通事故肇事方应该是要出医疗费的,如果肇事方不付的话,可以自己先垫付医疗费,事后再通过打官司
    • 民事诉讼管辖民事起诉有哪些程序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9-03
      1、起诉(你书写《》,并携带相关证据材料到被告所在地立案庭提交材料)2、法院立案(法院审查材料,以为符合立案要件的,同意立案,并要求你按要求交纳诉讼费用)3、(立案后,法院择日进行开庭审理,双方在法庭上进行质证、辩论)4、判决(法院根据庭审情况作出判决)5、执行(判决书生效后,对方不执行的,原告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一般民事诉讼举证原则的有哪些内容?
      甘肃在线咨询 2023-10-31
      举证原则,是指民事案件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义务。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法律直接规定的侵权诉讼案件,举证责任倒置。刑事案件人民检察院负举证责任;刑事自诉案件,自诉人负举证责任。
    • 咨询民事诉讼法院判决原则是哪些?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4-01
      想知道民事诉讼法院判决原则,民事诉讼法审判原则 一、不告不理原则 不告不理,是指没有原告的起诉,法院就不能进行审判。具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没有原告的起诉,法院不得启动审判程序,即原告的起诉是法院启动审判程序的先决条件;二是法院审判的范围应与原告起诉的范围相一致,法院不得对原告未提出诉讼请求的事项进行审判。 二、审判权独立行使原则 我国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三大诉讼法均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