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高空抛物的责任归属是如何规定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3 15:13:56 210 人看过

高空抛物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包括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和从建筑物上坠落物品两种行为,一般情况下很难确定具体是由谁造成的,或者确认是谁抛弃的物品。法律为了保护受害人,对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的责任承担做了规定。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是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共同侵权情况下,即加害人为二人或二人以上的情况,加害人除应承担一般高空抛(坠)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外,还应承担共同侵权所负的连带责任。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法律依据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脱落、坠落致害责任】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4日 21: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侵权责任相关文章
  • 法律规定的高空坠物责任归属情况是怎样的?
    高空坠物没人管的,如果不是人为导致高空坠物的,建筑物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是人为抛物的高空坠物没有管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责任。坠高空坠物相关的法律规定是如何的高空坠物属于一般民事侵权,应当由侵权人对受害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
    2023-07-08
    311人看过
  • 高空抛物法律责任的有哪些,高空抛物不伤人算犯法吗
    高空抛物法律责任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和刑法上的相关规定,高空抛物也是一种侵权行为,是会给社会上带来危险的存在,因此就算不伤人也是一种犯法行为。一、高空抛物法律责任的有哪些高空抛物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以及民事责任。对于高空坠物砸伤路人的责任分担,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闲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若造成他人重伤或者重大事故,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二人以上依法承担按份责任,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二人以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对于无法确定侵权人的高空坠物致
    2022-08-07
    327人看过
  • 民法对高空抛物侵权责任做了怎样的规定
    一、高空抛物侵权行为的概念高空抛物侵权行为,是指侵权人实施的从高层建筑抛下物品,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失的行为。引出此问题的最典型案例是重庆烟灰缸伤人案。致人损害的抛掷物是从高楼中抛出的,由于重力加速度等原因,具有很大的伤害性。高空抛物侵权对于受害人来说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受害人对此无法预料,难以防范。高空抛物侵权存在具体的侵权人,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建筑物大多采取的是区分所有的状态,高层建筑物里居住着众多的业主,难以判断出侵权行为人,事实上也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找到具体的侵权人,使得侵权行为责任的认定非常困难。高空抛物致人损害后,在实践中常常不能发现真正的侵权行为人,这是高空抛物侵权案最大的特点。二、高空抛物责任的理论依据可以说,从本质上来看,高空抛物侵权只是一般侵权,如果能找到具体侵害人,只需要按照一般侵权处理即可。但是高空抛物侵权案的最大的特点是找不到具体的侵权人,而这种侵权又往往造成受害者的
    2023-04-13
    407人看过
  • 法律如何定义高空抛物坠物
    1、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2、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3、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一、高空抛物最高可按什么罪名入刑1、关于故意高空抛物的,根据具体情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特定情形要从重处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故意高空抛物的最高刑罚可被认为是故意杀人罪。2、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为有效预防和依法惩治高空抛物、坠物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
    2023-06-26
    434人看过
  • 高空抛物行为的归属分类
    高空抛物的行为认定需根据情况而定,情况如下:1、高空抛物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是民事侵权的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2、高空抛物造成他人死亡的,可以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是犯罪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及民事赔偿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高空抛物是深空危险犯吗不是,高空抛物罪是具体危险犯,只有在高空抛物的行为造成了具体的伤害后果后才可以认定其犯罪事实。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高空抛物造成别人身体损害的还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高空抛物罪】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3-07-05
    494人看过
  • 如何认定高空抛物对人身安全的侵权责任?
    1、高空抛物致人伤亡属于特别侵权,适用的推定过错,可能造成伤害的人无法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就要承担责任2、但对于建筑物管理人来讲,适用的是过错责任,只有当其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而没有采取时才承担责任。预防高空抛物的方法加强巡查了望,尽职尽责(合同义务、法律法规义务);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条幅、宣传画、发资料及碟片,主题宣传);设宣传栏、举例危害性;张贴类似提示:“高空抛物,害人害己”;存档宣传资料以备查用;加摄像头,起到警示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
    2023-07-04
    416人看过
  • 2024高空抛物的法律责任承担是怎样的?
    行为人高空抛物的,应背负民事侵权责任,即可能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如果故意高空抛物的,还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2024-05-16
    327人看过
  • 侵权责任法怎么规定高空抛物
    《民法典》的侵权责任编是这样规定高空抛物的: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一、高空抛物怎么处罚高空抛物没有伤人不承担债权的责任,但这种行为也是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可以报警处理的。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二、车被高空坠物砸坏应咋理赔1.如果是高空坠物,高空坠物属于一般民事侵权,应当由侵权人对受害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
    2023-04-01
    367人看过
  • 高空抛物责任判定的司法实践
    高空抛物举证责任由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法》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的悬挂物脱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侵权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此外,还规定从建筑物上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物品对他人造成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证明其不是侵权人外,可能造成损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应当给予补偿。高空抛物的危害1、高空抛物危险极高,尤其在人群及车辆密集的生活区,高空抛物会危及公共安全。因此,故意抛掷物品致人损害的,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等,最高可判死刑。2、卫生保洁难维护:常常有业主为了图省事,将垃圾果皮等随手丢出窗外,造成小区卫生环境的破坏。特别是一些较隐蔽的绿化带区域,成为常常变成了天然垃圾场
    2023-07-07
    200人看过
  • 高空抛物属于物业责任吗,物业如何处理
    一、高空抛物属于物业责任吗高空抛物不属于物业责任。高空坠物属于个人违法行为,从法律意义上,由抛物者或抛物楼层群体负责民事赔偿,与物业无关,但是物业有协助调查的义务。《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不明抛掷物、坠落物致害责任】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二、物业如何处理高空坠物问题(一)无事故损失的处理无事故损失的高空抛物,物业公司也不可忽视,应尽快找到肇事人,指出其肇事行为及其危害,及可能面临的治安处罚,劝告其不要再犯。对有过高空抛物行为的人,应在日常的保安巡视中,加强对其的监督。如无人目击肇事者,则应及时清除坠落物,并由保安在可能出现肇事者的相关楼层住户中进行询问与调查,同
    2023-04-18
    147人看过
  • 高空抛物的损害责任是指
    一、高空抛物的损害责任是指高空抛物的损害责任是指损害方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高空抛物的法律责任是侵权责任。一般来说,高空抛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承担的责任是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高空坠物造成他人死亡的,坠物的所有人还可能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依法承担刑事责任。二、民法典高空抛物的法律责任如何承担高空坠物赔偿多少要看被侵权者具体的伤情。在我国高空坠物要负侵权责任。一般来说,高空抛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3-04-25
    396人看过
  • 如何追究法律责任(高空抛物)致人损害
    高空抛物致人损害,责任人是侵权人,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担当责任人。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发生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高空抛物致人死亡构成什么罪一、高空抛物致人死亡构成什么罪1、高空抛物致人死亡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高空坠物造成人员死亡的,我国的办案机关判处这类人员过失杀人罪,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的刑期。我国的高层住户和相关的使用人
    2023-08-02
    396人看过
  • 高空抛物的责任划定及责任主体
    高空抛物的责任划定需要看是否能确定具体的侵权人,如果能确定的,则由该实际侵权人承担相应侵权责任,如果不能确定具体的侵权人的额,由可能加害的民事主体分担责任。高空抛物的责任主体包括建筑物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或者第三人。一、高空抛物的责任划定高空抛物的责任划定需要分情况讨论:1.高空抛物能明确责任人的,由责任人全权承担。2.高空抛物找不到责任人的,由可能加害的侵权人需要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如若不能证明的,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真正的侵权人追偿。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证明其采取了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未能证明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二、高空抛物的责任主体高空抛物的责任主体可能是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推定加害人)。具体如下:1.责任主体是建筑物的使用人:是指在侵权行为发生时建筑物的实际使用人(建筑物所有人、承租人、借用人、
    2023-07-17
    391人看过
  • 民法典高空抛物追责,高空坠物如何追责
    一、高空抛物坠物如何追责?高空抛物坠物可以通过起诉对方的方式要求对方赔偿,高空抛物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如果故意高空抛物的,还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二、高空坠物房东连带责任吗?住户高空抛物的,出租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高空抛物责任由抛物者承担,如
    2023-05-20
    162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损害赔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实施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对于一般的侵权责任,其构成要件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行为人实施了非法行为。 二、存在损害事实,即在客观上造成他人财产损害或者精神损害。 三、非法行为与损害后果... 更多>

    #侵权责任
    相关咨询
    • 2022年对于高空抛物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16
      1、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2、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 如何判断高空坠落物的责任归属?
      贵州在线咨询 2024-12-18
      1、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中,高空坠物伤人责任归属的规定如下:若高空坠物没有造成任何后果,则不存在责任问题。但若高空坠物造成侵权,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在赔偿后,若有其他责任人的,他们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2、另外,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若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
    • 高空抛物承担什么责任,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9-11
      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 高空抛物归责原则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25
      高空坠物事故的归责原则是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在高空坠物事故当中的被侵权人难以确认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可以将二楼以上的所有高层住户列为侵权人,而这些高层住户,需要自己提供证据,证明自身不是侵权人,否则就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高空坠物的责任方如何确认,高空抛物责任主体怎么确定?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12
      1、高空坠物伤人并不是整栋楼都应当承担责任,按实际情况,单纯高空坠物,没有造成任何后果的,不存在责任问题。 2、但高空坠物造成侵权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3、另外,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