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认定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请求权?
消除危险、排除妨害也是物权保护的基本方式,物权保护立法对此都要规定。
物权遭受妨害的,物权人有权请求排除妨害。例如,侵权人设置路障妨害通行,物权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被排除的妨害需具有不法性,倘若物权人负有容忍义务,则无排除妨害请求权。
请求消除危险,又称请求防止侵害。侵害虽未发生,但物权面临遭受侵害的危险,存在被侵害的可能,对于这种可能发生的侵害,物权人有权请求相对人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防止侵害,消除既存的危险,以避免侵害的发生。
物权人虽然占有其物,但由于他人的违反行为,致使物权人无法充分第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能时,物权人可以请求侵害人排除妨碍、或者请求法院责令侵害人排除妨碍。这种保护办法可以体现为请求侵害人停止侵害行为,如停止往所有的土地上排注污水;以侵害人的力量或者资金排除所造成的侵害,如令侵害人搬走搁置在所有人房屋门口的物品。
物权人不但对于已经发生的妨碍可以请求排除,而且对于尚未发生但确有发生危险的妨碍也可以请求有关的当事人采取预防措施加以防止。例如,房屋有倾倒的危险,威胁邻居房屋的安全,邻居有权请求加固,支撑甚至拆除,这样可以预防可能造成的损失,进一步保护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二、排除妨害纠纷的构成要件有什么?
通常认为,排除妨害纠纷的构成要件一般包含:
1、被妨害的标的物仍然存在并由所有人占有;
2、妨害人以占有以外的方法妨害权利人行使权利且这种行为是持续进行的;
3、妨害必须是不正当的。
而且妨碍的行为必须是一种现实的妨害,而不是一种将来发生的危险。消除危险是指物权人对有可能造成自己之物损害的设施的物权人请求其消除自己的危险。消除危险请求权与排除妨害请求权之间,既有关联性又有区别,从关联性的角度讲,消除危险是从排除妨害中派生出来的,二者都是因为相对人妨害物权的行为导致的。主要差异在于,排除妨害要求相对人积极地采取措施排除现实已经发生了的妨害;消除危险要求相对人积极地采取措施(作为)或者停止(不作为)某种行为以消除将来必然发生的妨害或损害。
排除妨害和消除危险是保护物权的一种方式,排除妨害纠纷构成要件有三个,首先被妨害标的物依然存在,并且被所有人占有,其次妨害行为是不正当的,是一种现实的伤害。最后妨害人以占有以外的方式,侵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并且这种侵权行为仍在继续。
-
"消除妨碍和消除请求权"
86人看过
-
消除危险请求权与排除妨害请求权主要区别,行使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请求权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68人看过
-
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是物权请求权吗
128人看过
-
关于消除危险排除妨害的规定
385人看过
-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可以同时主张吗
232人看过
-
排除妨碍物权请求权要多少时间
297人看过
-
消除妨害请求权和排除危险请求权是什么意思安徽在线咨询 2023-02-271.物权遭受妨害的,物权人有权请求排除妨害; 2.请求消除危险,又称请求防止侵害。侵害虽未发生,但物权面临遭受侵害的危险,存在被侵害的可能,对于这种可能发生的侵害,物权人有权请求相对人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防止侵害,消除既存的危险,以避免侵害的发生。
-
什么是消除危险排除妨害请求权的内容新疆在线咨询 2023-09-17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请求排除妨害是物权保护的一项基本方式。物权遭受妨害的,物权人有权请求排除妨害。例如,侵权人设置障碍妨害物权的取得或变动,物权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被排除的妨害需具有不法性,倘若物权人负有容忍义务,则无排除妨害请求权。请求消除危险,又称请求防止侵害。侵害虽未发生,但物权面临遭受侵害的危险,存在被侵害的可能,对于这种可能发
-
中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有何相似之处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05都是基于侵犯民事权利对受害人采取补偿而应负的责任。责任分为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过错责任适用停止侵害,而无过责任适用排除妨碍。以及具体适用不同侵权种类的不同适用。
-
怎么区别排除妨碍和排除妨害重庆在线咨询 2024-08-25一、定义 1、排除妨碍指妨碍他人行使民事权利或者享有民事权益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排除妨碍。是指权利人行使其权利受到不法阻碍或妨害时,有权请求加害人或排除或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排除;以保障权利正常行使的措施。 2、排除妨害是公民生活中一条重要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妨害是指以非法的、不正当的行为,或者以无权施加的设施对权利人的物或物权造成侵害或妨碍,现实地阻碍了特定物的权利人行使权利。排除妨害请求的目
-
如何区分排除妨害和排除妨碍安徽在线咨询 2024-08-251、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妨碍的适用范围比妨害更为广泛。妨碍是指对他人行使权利造成障碍,这种障碍可能造成实际损害,也可能没有实际损害。妨害是指实施了某种侵害他人行使权益的行为,后果上已有某种结果状态的发生。例如:衣柜放在过道,妨碍通行,受害人难以证明是否受到实际损害,但是可以证明其受到了妨碍,此种情况下受害人即可诉请人民法院责令侵权人排除妨碍。 2、义务主体有所不同排除妨碍的义务主体比排除妨害广泛。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