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网络购物的纠纷与投诉电话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18 17:34:12 441 人看过

网上购物投诉电话是12315,电话投诉的话要注意说明要投诉的产品名称、生产商家或者销售商家,该投诉产品所存在的问题(如质量差),最好要在搜集商家的联系方式,如果不知道,可以跟网上平台联系索要商家的联系方式。

网络购物合同纠纷诉讼时效

网络购物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除外。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条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2日 18: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消费者相关文章
  • 拆迁纠纷投诉电话查询
    1、如果你和拆迁人没有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而且还没有政府的拆迁裁决的话,那么拆迁纠纷找哪个部门呢?其实你可以到拆迁部门申请拆迁行政裁决,务院令发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经当事人申请,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2、如果你和拆迁人已经达成了拆迁补偿安置协议那拆迁纠纷找哪个部门呢?觉得不公平,你可以到法院民事庭提起民事诉讼,提拆迁合同纠纷。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订立后,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协议的约定的搬迁期内拒绝搬迁的,拆迁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讼期间,拆迁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3、如果你和拆迁人没有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但有政府的行政裁决的话,那拆迁纠纷找哪个部门呢?你既可以申请上级部门或本级政府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到本级法院。4、建议你先提行政复议,如果上
    2023-07-02
    327人看过
  • 网络购物合同纠纷上诉状
    网络购物合同纠纷被起诉的管辖权确定是,约定优先,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没有约定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一、合同纠纷管辖如何确定的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民事诉讼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二、合同诉讼管辖法院属于哪里合同诉讼管辖法院一般以合同约定为准。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
    2023-03-10
    218人看过
  • 民事纠纷投诉电话多少?
    一、民事纠纷投诉电话多少?民事纠纷涉及需要投诉的,根据具体涉及事项以实际的纠纷而定,可以由当地村委或居委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所谓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所以所有违反这一概念的行为就会引起民事纠纷。民事纠纷分为两大内容:一类是财产关系方面的民事纠纷,另一类是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其解决机制有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公力救济。二、民事纠纷怎么处理?1、协商。双方依靠自身力量,相互妥协和让步,解决纠纷。该方法快捷简便、心平气和,但应以书面方式记载协商内容。2、调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争议各方相互谅解和让步,最终化解矛盾。当争议各方失去对话基础,寻求第三方调解实为高明选择。3、仲裁。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由其居中裁决的纠纷解决机制。仲裁一裁终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对方
    2023-04-13
    491人看过
  • 网上购物纠纷到哪里投诉?
    一、网上购物纠纷到哪里投诉?一般来说网络购物纠纷首先消费者可以在网络进行投诉,也就是可以在买该商品的平台进行投诉。很多第三方买卖商品的平台都有一个投诉页面,消费者可以点击进去进行投诉。又或者消费者可以直接去到当地的消费者保护协会进行投诉,也可以拨打消费者投诉热线进行投诉。二、网购在哪里投诉最有效?1、向交易平台投诉。向交易平台提出投诉,并提供自己所掌握的证据,包括实物、聊天记录、发票、交易记录等,一般的网购平台都有相应投诉机制,投诉属实的,会有严厉处罚机制,可以挽回自身损失。2、向消协投诉。和实体店一样,网购发生交易纠纷也可向12315消协投诉。同样消费者也应保存好购物凭证等证据。需要提醒,网购经销商多在外地,消费者收货时要注意查看票据公章,按属地原则向票据公章所在地消协投诉。3、向快递公司投诉。有时网购商品是在寄送环节出了问题,并非商家有意欺骗,商品受损也应该由快递公司承担责任,就可以打
    2023-04-16
    285人看过
  • 发生网络购物纠纷去哪起诉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3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0条规定:“以信息网络方式订立的买卖合同,通过信息网络交付标的的,以买受人住所地为合同履行地;通过其他方式交付标的的,收货地为合同履行地。合同对履行地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在网上购买货物,与店家形成买卖合同关系,店家通过快递方式把货物送到自己住地。现发生买卖合同纠纷,不用向店家所在地法院起诉,而可以向自己住所地法院起诉。一、消费者权益易受损害原因及维权障碍(一)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易受损害原因1、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网络交易具有虚拟性,商家的描述有时会有夸大成分,虚假宣传
    2023-03-20
    421人看过
  • 网络购物合同纠纷诉讼时效
    网络购物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除外。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一年。一、个人借款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限制个人借款合同纠纷适用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二、借贷合同效力判定有时效限制吗借贷合同纠纷案有诉讼时效限制。诉讼时效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
    2023-03-26
    452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消费者
    相关咨询
    • 网络诈骗投诉电话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5-04
      网上被骗,建议通过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以下简称"12321举报中心")为中国互联网协会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原信息产业部)委托(信部电函[2007]459号)设立的举报受理机构。负责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原信息产业部)承担关于互联网、移动电话网、固定电话网等各种形式信息通信网络及电信业务中不良与垃圾信息内容(包括电信企业向用户发送的虚假宣传信息)的举报受理、调查分析以及查处工作。
    • 工资纠纷电话投诉电话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2-13
      执法部门不受理,那可能是不属于该执法部门的受理范围、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的,可选择以下方法处理:向劳动保障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请求加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以未及时足额发放工资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若仍想维持劳动关系的,可以只请求支付工资。需准备材
    • 网络投诉电话是多少?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2-14
      拨打12377举报热线举报。举报中心受理的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主要包括:1.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2.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3.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
    • 网络投诉电话是多少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2-14
      拨打12377举报热线举报。举报中心受理的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主要包括:1.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2.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3.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
    • 网络购物纠纷多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20
      网络交易不诚信行为具有较强隐蔽性。网络交易平台较线下实体店交易,缺乏直接比对、现场问询等直观体验,使得购买者无法直接观察商品真实情况,一般只能根据经营者提供的图片、文字以及买家的评价来判断商品的好坏,更易被页面、图片展示内容误导。而商家所作的商品宣传,以吸引、诱导消费者购买为目的,可能存在夸张或误导等不诚信行为,图片上展示的商品与实际情况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