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违背法定宗旨
违背法定宗旨是指行政主体因受不当动机和目的支配致使行政行为背离法定目的和利益。它有两个构成要件:主观上,行政主体有不正当的动机和目的,或虽无恶意,但因疏忽、过于自信等导致行为目的与法定目的不一致;客观上,造成了背离法定目的和利益的结果。
二、不一致的解释和反复无常。
不一致的解释是指行政主体对不确定法律概念的解释不符合该项立法的精神和价值目的,不符合社会公认的基本准则。
三、行政不作为。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不履行公共义务或拖延履行公共义务。如果法律没有明文规定行政行为期限,或规定了一定的行为幅度,致使行政主体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而在这种自由裁量范围内,行政主体有不正当的迟延或不作为,这便属于行政滥用职权。
四、不正当的程序。
行政主体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行为属违法行为,只有在程序领域享有自由裁量权的情况,才会发生不正当的程序。
五、比例失衡。
我国行政法上有个平衡原则,针对的是自由裁量过程中各种利益、价值的权量与平衡。比例失衡具体表现为行政行为显失公正。
一、该如何认定滥用职权罪
从以下几个构成要件中判断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致使国家机关的某项具体工作遭到破坏,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危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侵犯的对象可以是公共财产或者公民的人身及其财产。(二)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滥用职权,是指不法行使职务上的权限的行为,即就形式上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般职务权限的事项,以不当目的或者以不法方法,实施违反职务行为宗旨的活动。(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和各级司法机关,因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滥用职权的行为会发生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
法官滥用职权去哪举报,及滥用职权行为的特征
315人看过
-
法官滥用职权去哪报案
99人看过
-
举报法官滥用职权的方法
174人看过
-
法官滥用职权到底是否合法
389人看过
-
法官滥用职权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吗
99人看过
-
官员滥用职权有何法律后果
454人看过
行政主体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依法拥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能独立地为自己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在我国,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的组织。... 更多>
-
哪些情形属于滥用职权违纪行为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29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侵吞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等行为。据《刑法》规定,滥用职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一般认为,滥用职权是结果犯,而危害结果是说明犯罪客观方面的事实情况,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重大损失”是滥用职权罪
-
滥用职权罪判决处罚的情形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15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的处罚: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如何举报法官滥用职权广东在线咨询 2021-12-30法官滥用职权,可以向上级法院纪律检查监督投诉;也可以向当地或者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投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报告。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告或者报告犯罪事实或者嫌疑人。
-
法官滥用职权在哪公诉江西在线咨询 2021-12-04司法人员滥用职权罪由检察机关管辖。新监察机关依照《监察法》成立后,管辖88种职务犯罪。但有14种犯罪,包括司法人员滥用职权罪,仍由检察院立案侦查。法院滥用职权造成本案误判误判的,一审的,当事人可以提起上诉,二审的,当事人可以提起上诉举报法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裁定,有权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向上级人民法院上诉。经被告人
-
涉嫌受贿而滥用职权情形有哪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02对于构成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的情形,属于涉嫌刑事犯罪的情形,人民法院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数罪并罚,让当事人对本身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情况,请当事人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核实确定。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