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扰他人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6 22:13:25 377 人看过

骚扰违法的,受到骚扰可向本人所在单位、行为人所在单位有关机构投诉,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骚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拍拍贷老是骚扰要骚扰电话扰民律师吗

拍拍贷打骚扰电话影响了正常生活的,当事人可以报警,法律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22: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罚款相关文章
  • 违法的上门骚扰行为
    上门骚扰,如果扰乱了社会秩序,情节严重造成了教学,生产,营业,科研工作,医疗等无法进行,像这类的属于扰乱社会治安罪。如果上门骚扰无事生非,是破坏了社会治安,那么所犯的罪是寻衅滋事罪。如果上门骚扰,未经过他人的允许,随便出入他人的住宅,或者是进入他人住宅不出来,这属于非法入侵罪。性骚扰属于犯法吗性骚扰指以性欲为出发点的骚扰,以带性暗示的言语或动作针对被骚扰对象引起对方的不悦感,只要言语或行为令他人感到不悦或有被冒犯的意图,且被认定存有性相关的暗示,都算是性骚扰。性骚扰情节较轻的会被处以治安处罚。骚扰情节严重可能构成强制猥亵、侮辱罪。如果性骚扰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受害人只能就被告人给被害人造成的物质损失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受到的精神损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01
    188人看过
  • 微信骚扰他人构成犯罪吗
    骚扰他人一般属于违法行为,尚不构成犯罪,可以进行治安处罚。一般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2023-04-14
    476人看过
  • 干扰他人生活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打扰别人的生活,情节轻微的,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情节严重的,涉嫌寻衅滋事罪,要负刑事责任。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扰乱司机开车构成什么罪扰乱司机开车,构成妨害安全驾驶罪。犯罪的主体主要是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乘客。犯罪行为发生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包括公共汽车、公路客运车、大中型出租车等车辆。行为人实施了对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的行为。行为人的行为干扰公共交通工具的正常行驶,危及了公共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
    2023-07-02
    122人看过
  • 更换他人锁具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私自换别人锁是非法侵入住宅罪。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是不受侵犯的。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害公民的住宅。即公民住宅的不可侵犯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与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等权利一样同等重要,同样受法律的保护。非法侵入住宅罪,指的是违背住宅内成员的意愿或者没有法律依据,进入公民住宅,或者进入公民住宅之后经要求退出而拒不退出的行为。没离婚换锁可以报警吗没离婚换锁可以报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3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
    2023-07-01
    362人看过
  • 电话骚扰是否违法?
    电话骚扰报警,警察会管。根据相关规定,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骚扰是在他人非自愿的情况下通过身体或语言行动进行冒犯或侮辱的行为。有人打电话骚扰我可以报警吗利用打电话的形式,骚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只要达到三次以上,受害人就可以报警,要求公安机关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详细的查处。报案时,要提供对方的电话号码,当事人双方的通话录音,电话清单等等即可。骚扰他人的一方可以处5天以下的拘留或者罚款500元以下;情况比较严重的,处5天至10天的拘留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
    2023-07-03
    445人看过
  • 小额贷款骚扰家属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催收者未经借款人同意拉取其通讯记录,将借款人欠款不还等内容告知其联系人。实际上侵犯了借款人的隐私权。未经允许给借款人的联系人打电话、发短息进行骚扰,也侵犯了借款人联系人的隐私权。如果催收者的电话、短息中存在侮辱、谩骂借款人或借款人联系人的内容,则同时侵犯其名誉权,也属于违法行为。催收者的上述违法行为都属于民事侵权,借款人可以要求其停止侵害,也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小额贷款不还属于诈骗吗小额贷款不还如果没有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不属于诈骗,如果有属于诈骗。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
    2023-07-06
    239人看过
换一批
#治安处罚法
北京
律师推荐
    #治安处罚法 知识导航
    展开
    #罚款
    词条

    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一)被处五十元以下罚款,被处人对罚款无异议的。 (二)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照本法的... 更多>

    #罚款
    相关咨询
    • 骚扰他人为何要构成刑法什么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02
      骚扰是一种违法行为,本身并不成立刑事犯罪。民事层面上可能涉及对隐私权的侵犯,严重的性骚扰还可能构成猥亵罪。《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中有对“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罚规定,所以遇到相关情况建议保留证据,报警求助。其次,”名誉诋毁“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并且情节严重的话,构成诽谤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
    • 发短信骚扰他人,是否构成犯罪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28
      一、通过发手机短信,对他人进行侮辱、谩骂,如并未在公开场合侵犯他人的名誉,也没有公然散布不利于他人的言辞,无法证明该人发短信的行为,使他人的社会认可度下降,则该人的行为虽不道德,但尚不符合法律意义上侵害他人名誉权。因此通过发手机短信,对他人进行侮辱、谩骂,并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犯罪;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五)项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 发短信骚扰他人,是否构成了犯罪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4-28
      一、通过发手机短信,对他人进行侮辱、谩骂,如并未在公开场合侵犯他人的名誉,也没有公然散布不利于他人的言辞,无法证明该人发短信的行为,使他人的社会认可度下降,则该人的行为虽不道德,但尚不符合法律意义上侵害他人名誉权。因此通过发手机短信,对他人进行侮辱、谩骂,并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犯罪;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五)项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 什么行为构成骚扰罪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2-13
      1、我国《刑法》中并没有对于骚扰罪的规定,仅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对于行为人的骚扰行为作出了相关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 哪些行为构成骚扰罪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13
      1、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