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广告“忽悠”了你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18:25:22 251 人看过

4月13日消息通过省钱宝拨打电话,不仅省话费,而且信号好、通话质量高。4月8日,市民范先生来到工商部门投诉,他购买了一款省钱宝手机,没想到,不但没省钱,话费还变成了原来的两倍。

今年3月9日,范先生到市区某手机店买手机,一张宣传单吸引了他。原来,该店正在进行省钱宝手机促销,只要购买一款738元的手机,就可获赠一张500元的省钱宝话费卡,还说通过省钱宝拨打长途电话,可以节约大量话费,而且通话质量高。

在宣传单的忽悠下,范先生掏钱买了这款手机,并将赠送的500元话费充值到手机卡上。范先生试用一段时间,感觉通话质量不错,可没想到,一个月后话费变成了每月180元,比以前足足涨了一倍。不仅如此,手机的拨通率非常低,有时根本打不出去。范先生非常不满,多次找手机店负责人协商,但始终没有结果。

无奈之下,范先生拨打了工商的举报电话。工商执法人员通过调查了解,认为该手机店买手机赠话费的宣传事宜与事实存在很大差异。根据有关规定,工商执法人员责令手机店负责人退还购机费用738元,并让范先生将所购手机和省钱宝话费卡退还。

随后,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市工商申诉举报中心。据工作人员介绍,手机本身不可能具备打长途电话省钱的功能,省钱宝也只能在短时间内造成一种省钱的假象,但时间一长就会露馅,并不能达到长期节省话费的目的,消费者务必提高警惕,不要掉入消费陷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6日 04: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消费者相关文章
  • 节假日值班你被忽悠了吗?
    单位安排我今天值班,到明天上午8点换班,说是节后可倒休,您说这合理吗?9月30日中秋节当天上午,某医院护士王女士在电话里向记者诉苦。节假日安排值班本无可厚非。在今年两节长假期间,记者走访了部分单位,发现有些单位竟然故意混淆值班和加班的概念,称加班为值班,不论是否法定节假日,都以倒休代替,甚至把值班看作是员工的义务,节日值班竟是白干。就此,记者就相关问题咨询了北京市银奥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玉涛。现象1称加班为值班只给倒休不发薪认为加班就是值班值班不就是加班吗?反正在我们这里值班和加班都那么回事,居民有问题找你了,你就帮着解决一下,平时也是如此。某居委会负责环保的张主任说。放假的这8天里,每天都安排有人值班。像我住的近,要值班3天。值班和加班有区别吗?我还真不知道。基本上节假日,特别是国庆节这样的假日,我们这都会安排值班。之后往往安排调休,如果不是加班咋能安排调休呢。去年刚刚入职的社工陶女士撇了撇
    2023-06-09
    377人看过
  • 注意鉴别移民机构广告留学避免被“忽悠”
    如果说留学还可以自助办理的话,移民则显得太专业,简直不能绕过移民顾问机构。对于移民,申请人与移民顾问之间的知识和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对称。申请人如何避免被无良顾问忽悠呢?本专栏将会详细介绍移民流程,以及流程中应该注意的细节。有了这些常识,申请人就不会花冤枉钱了。如何避免移民进程中断?一、让顾问画个流程图。信义移民总裁助理晏承志表示,可以让移民顾问给你画一个流程图,上面标注每个过程的时段、申请人需要准备的内容、顾问机构提供的服务以及收费。二、对付甩手掌柜。诚琛移民董事长陈建云对建议申请人一定要选择合法并具有资质的顾问公司。客户在签约时一定要看清楚合同上的公司名称必须与出入境经营许可证上的名称一致,境外机构驻中国的办事处是无法保障客户的利益的。此外,申请人在签约前应确认以后的联络跟进是不是同一人。三、避免钓鱼式收费。联鸿海外董事总经理邹丽娟表示,申请人在签协议时要看清合同上关于费用的条款,谨防个别
    2023-06-05
    269人看过
  • 别被超市小票忽悠了
    消费者购物要当心超市的购物小票另有玄机,近日,海淀区消协发警示,揭秘超市小票的三大障眼法,提示消费者要对购物小票仔细核对。日前,消费者金女士到超市买鲈鱼,标价为每斤27.6元,合计72.31元;但回家后发现超市小票上显示的鲈鱼单价为每斤25.6元,乘以重量应为67.072元,但小票的总价仍为72.31元,超出了5元多。金女士随后向海淀消协投诉,经调解,超市进行了赔偿。海淀区消协根据投诉情况发现,超市小票存在3种玄机:一是商品变身,如本来买的是黄瓜,在小票上却摇身变成了别的品种,单价也不同;二是单价涨价,店内价签上标的是优惠价,而收银台核算时,小票上的价格变成了原价;三是单价打折,总价不打折,就是金女士遇到的情况。小票上标的单价是优惠价,总价却仍以非优惠价核算,这种方式较为隐秘,不易被发现。而超市对此一般多解释为商品刚调价,收银系统还没来得及改,或是商品贴错了条码。海淀区消协为此提示消费者,
    2023-04-24
    273人看过
  • 售楼广告忽悠人引发官司最多
    2010年06月23日1559来源:法制晚报买房被售楼广告忽悠,入住后拿不到房产证2009年至2010年第一季度,朝阳法院共审结商品房买卖纠纷327件。本报记者对这些案件进行了梳理,根据引发诉讼的原因将案件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在商品房买卖纠纷中,开发商夸大宣传引发官司最多,但消费者胜诉率却不高,消费者胜诉率最高的纠纷是索要绿地纠纷。关键词·商品房售楼广告忽悠人引发官司最多在327件商品房买卖纠纷中,开发商夸大宣传引发的纠纷排在第一位,为76件。对此朝阳法院民一庭副庭长俞里江法官解释,楼盘的软环境越来越受到大家重视,即楼房设计风格、容积率、物业管理等方面。由于软件环境与宣传不符导致的诉讼在2009年比较多,这是和以前不同的地方。比如,有的开发商广告承诺聘请知名的星级物业公司管理小区,但最终根本不是;或者只与知名物业公司签订半年合同,之后就换别人;或者辩称只是请著名物业公司做顾问。有的楼盘广告
    2023-06-10
    463人看过
  • 评论:广告的忽悠,不该消费者买单
    据上海市工商局披露,因构成虚假广告,佳洁士双效炫白牙膏被处罚603万元,这也是目前我国针对虚假违法广告开出的最大罚单。为追求更大利益,虚假违法广告不惜蒙蔽消费者,明目张胆骗取消费者信任购买。全媒体时代,电视和网络助推广告宣传,让虚假违法广告的影响更加恶劣。明星代言、杜撰或放大不实功效,广告忽悠成风,不该消费者买单受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才是根本,广告的忽悠,必须被负责。上海市工商局的调查到,佳洁士双效炫白牙膏在画面中突出的美白效果是后期通过电脑修图处理生成,全然不是牙膏的实际美白效果。就是这P出来的功效,不断忽悠着消费者上当购买。有业内人士表示,牙膏的主要作用就是清洁,偶尔有防酸或脱敏的功能,而美白作用其实很难做到。如果商家需要在广告中宣传牙膏功效,必须依照国家《功效型牙膏标准》出具功效作用验证报告。而广告市场里,宣传牙膏美白效果的绝不只佳洁士一家,可见,在消费者不知不觉中,广告忽悠已
    2023-04-24
    442人看过
  • 房产广告内容须谨慎小心被忽悠
    购房者在购房前看到的广告宣传,包括宣传资料、实物的模型等等,基本上都属于要约邀请的范畴,这些内容只要没形成要约,并且在合同中也没有注明,就很难要求卖方对此承担违约责任。这种误解,对购房者来说存在双重风险。案情回放2003年底,陈先生被城南某楼盘广告打动。广告说该小区属于“成熟社区,拥有皇家园林,豪华会所、幼儿园、学校、商店、邮局、健身中心、多功能游泳池等小区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尽管该楼盘的价格比该地段其它楼盘每平方米要高出近400元,但陈先生羡于其完美的居家环境,还是于同年12月份与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商品房预售合同。今年5月收楼时,陈先生发现该小区除了会所、幼儿园、商店、邮局之外,其它配套设施都没有,广告中的“皇家园林”也仅是普通绿化。开发商解释说健身房等普通设施会在近期内建设,而学校和多功能游泳池因未获审批通过而取消了……陈某感觉受骗上当,遂起诉开发商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律师说法本案涉
    2023-06-10
    381人看过
  • 防止被诱人广告忽悠买房时可按广告内容签约
    三大类房产虚假广告被曝光,律师提醒──面对铺天盖地、漂亮诱人的住房广告,购房者除了注意不要轻信外,还要注意,如果是奔着广告的什么内容去买的房,那最好和开发商就这些内容进行约定。广告夸张有三法度假胜地成房产效果图北京市工商局广告监测中心表示,目前房地产广告多数都存在三方面的夸大宣传行为:一是广告中对房价的表述多用“起价、均价”等表述方式,不明确;二是广告中大量使用一些度假胜地的图片作为效果图;三是广告中使用“绝版户型,限量销售”等夸大词汇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不少房主都曾有被过于夸张的广告忽悠的经历。有些广告真伪难辨“绝版”可能不是好房子广大律师事务所的房地产律师庄清忠认为,工商局应该做出提醒,让购房者不要轻信,但事实上,这些广告并非都很容易辨别真伪。说一个较低的起价或者均价,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看房者,这是正常的销售手段,。但是“绝版户型,限量销售”则可能涉及虚假广告,因为绝版可能是不好的房子,
    2023-04-22
    302人看过
  • 同学别被劳动合同忽悠了
    一周数据:上周晨报法援热线共接到咨询电话154个,婚姻、房产类咨询共有37个,占据了热线总数的24%;交通事故、工伤赔偿类咨询共56个,占热线总数的36%;医疗事故、劳动等方面的咨询共61个,占热线总数的40%,如今正值招聘高峰期,许多应届毕业生以及打算跳槽者也开始与用人单位接洽,劳动合同该如何签,其中是否存在霸王条款或者陷阱,成为了许多读者关注的焦点。案例分析:合同没有劳动部门公章张先生在一家电子公司已经工作两年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如今已经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在原来的公司,我们签订的劳动合同上面都有劳动部门的公章,看起来也很正规。”张先生说,可是新单位在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上却并无劳动部门的公章,为此,张先生心底打起了鼓,于是打进晨报法援热线询问:“与新单位签订的这份劳动合同有效吗?”案例分析:其实劳动部门鉴证章并不是劳动合同生效的条件,因此该劳动合同仍然有效,除非当事人双方约定以劳动
    2023-06-05
    156人看过
  • 楼盘广告“很美丽”买房当心九大“忽悠”
    这些表述通常出现在楼盘广告和楼书中,而且使用频率相当的高,它们是一幅幅开发商或者销售商为购房者编织的美梦,目的在于激发起购房者的冲动,在做梦中为开发商埋单。可是,事实上,美梦终究是梦,与现实相差很远。当你交了半生积蓄签了购房合同后,即使从梦中醒来你又能怎样?请看清这些辞藻背后的忽悠。有些忽悠最好事先避免,好过事后补救。忽悠1,房屋质量有问题常见的房屋质量问题有:墙体裂缝及楼板裂缝,屋面渗漏,包括厨房和卫生间向外的水平渗漏、以及向楼下的垂直渗漏;墙体空,墙皮脱落;隔音、隔热效果差;门窗密闭性差、变形;水、电、暖、气的设计位置不合理;公用设施设计不合理,质量不过关。如楼梯宽度过小,电梯运行质量不稳定,公用照明设施不完善,消防安全设施缺乏等等。买房前要仔细查看规划图、建筑设计图,公用设施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就可以避免。交房时仔细验收也能避免一些房屋质量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大多数业主都遇到,建议把所有问
    2023-04-22
    143人看过
  • 被开发商广告忽悠买的房,可以退吗
    如果开发商所承诺的内容是你决定买房的重要理由,而买房后房屋的实际情况与开发商承诺的内容大不一样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你可以向法院起诉主张与开发商签订的合同内容无效。一、购房定金交了但是不想买了怎么办购房定金交了但是不想买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1、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购房者可以要求退还定金;2、开发商不具备商品房销售资格的,定金可以退回。一、买房退款迟迟不给退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1、向房管局投诉;2、仔细签订退房协议;3、向法院起诉。二、退房的流程如下:1、买房人发出退房通知;2、15天内办好各种手续,买房人提出退房要求后15日内,开发商应当退还买房人已经支付的全部房款,并且负责办理买房人与贷款银行解除或者终止合同的全部手续,在所述手续或者文件尚未签订前,开发商应当代替买房人向贷款银行支付每月支付的本金与利息;3、开发商退还房款。总之,购房定金交
    2023-03-28
    108人看过
  • 保单跳槽别被代理人忽悠了
    你看,这份保单和上次那份保险责任基本相同,但每年缴费却要便宜三分之一,所以我建议你啊,把原来那份退掉,然后买这份吧!对于保险代理人这样的说辞,你是否也曾碰到过,烦恼过?如今,推销保险的实在太多了,保险公司、保险代理公司、银行保险等等,其销售人员流动的频率也比较高。于是,有销售人员为了在新公司里树立业绩,更因为扩展新保单比较困难,就会采用类似劝退改投的营销手段,让消费者退掉一份原先持有的旧保单,改在他那里投一份新保单。更有一些代理人,自己每跳一次槽,就会跟自己的老客户做出这样看起来颇有道理的建议。那么,当自己的代理人跳槽后,或是其他原因下,是否应该听从销售顾问的建议,让自己原有的保单也跟着跳槽呢?当我们看清下列说法背后的秘密后,心中自会有答案。不能只关注年缴费多少在我们开篇所听到的案例中,代理人说得似乎很有道理:保险责任基本相同,但年缴费却要便宜三分之一,这样的话,不是新推荐的保单更为经济么
    2023-06-08
    68人看过
  • 买保险律师教你“八招”防忽悠
    随着保险市场化的发展,人们风险防范意识的增强,购买保险已成为很多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但就目前来看,个别保险公司和代理人为了牟取暴利,销售保险时设下陷阱,以致在购买保险的过程中,很多人往往只听一些保险销售人员巧舌如簧的营销,而容易忽略那些密密麻麻犹如“天书”,但又真正具有法律效力的保险文字条款,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保险合同纠纷。为防止消费者被忽悠胡乱投保,本报特邀**诚明律师事务所律师张-俊、殷-翔、陈*红就此进行分析,并为您支招。2009年10月5日,李先生按照规定填写了投保单,投保某保险公司的人寿保险,保额20万元,附加意外伤害保险,保额50万元。当天,李先生根据投保单内容向保险公司缴纳了首期保险费,保险公司向其出具了一份临时收款凭证。10日,李先生在意外事故中身亡。11月1日,李先生的妻子以受益人的身份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主险20万元和附加险50万元的申请。但是保险公司以被保险人死亡
    2023-06-12
    92人看过
  • 你被忽悠了吗买房除看房还要看什么
    买房除了看房屋产品本身还有其他方面也需要注意近期接到多位市民反映在购房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忽悠”,为了让市民在今后的购房行为中能够有所借鉴,本期以何女士在买房过程所遭遇的“忽悠”为例,期望对提高你的防范意识有所帮助。案例回放办不了按揭谁之过何女士年初时看中了由一国内知名地产品牌公司开发的项目,2月4日就交了2万元认购诚意金,并准备一次性付款。后来何女士发现自己暂时承受不了一次性付款,再考虑到她老公由于与前妻按揭买房曾留下过逾期还贷的不良记录,所以她打算放弃购买。就在这时,销售人员与何女士沟通并积极帮助她争取按揭买房的可能性。一周后,何女士得到销售人员和银行的通知,称已经为她争取到按揭。于是何女士在“家装节”期间就按这套房屋的尺寸购置了相应的家装材料和饰品。2月26日,何女士按约定支付了约21万元的首付款,第二天来办理其他手续,但当她到销售现场时事情却发生了惊人的转变:销售人员和银行方面的代
    2023-06-10
    315人看过
  • 冲动是魔鬼购房七条计策让你轻松反忽悠
    “黄金地段”、“开盘必特价、特价必升值”……房地产开发商如簧巧舌频频“口吐莲花”,消费者难免心动,但“冲动是魔鬼”,想要保持冷静、理性购房,不妨谨记以下七条计策,让你轻松反忽悠。1规划跟着政府走,不管开发商说有没有!“地段、地段、还是地段。”开发商总强调自己楼盘地段多么多么好,但一个区域哪里有医院、哪里有学校,哪里有公交站点,哪里有菜场,这些工作都需要自己仔细去考察,至少要做到开发商了解的你也了解,这样,你买房就成功了一大半。2开盘未必最低价,特价期后是好房。开盘起价通常是位置、朝向、户型最差的产品价格。开盘后的强销期,开发商会加推一部分优质户型,价格提高一两个点,但如果购房者有策略,是能够以开盘价买到的。3销售、主管到老总,誓把最低折扣磨到手。买房子恐怕是日常消费的金字塔尖了,省下的可不是超市购物打折的几毛一块。一般销售员手中有一个点的折扣,销售主管或经理手中有一到两个点折扣,项目总监或
    2023-04-22
    133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消费者
    词条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消费者
    相关咨询
    • 被别人忽悠买了玉石要怎么办?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24
      不知您购买玉石时卖家是否告诉您是真玉石?以下仅作参考。 一、玉石有假的维权如下:消费者在购物时, 首先要向销售方索取发票、信誉卡、保修卡、产品说明书等凭证或收据,并当面检查是否填写清楚所买物品的品牌、价格。 其次,要了解清楚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相关权利。目前法律法规主要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民法通则》等。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获得知识权、人格
    • 为什么说被开发商广告忽悠买的房能退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04
      买房算得上是人生中的大事了,如果发现买的房是被开发商忽悠了,那该又多糟心,那么开发商的广告是否有法律约束力? 开发商的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属于要约邀请,不能自然成为合同的一部分。但是,商品房销售方关于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具体确定的说明和允诺,对合同订立及房屋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应当视为“要约”即为合同内容,销售方违反的,也应承担违约责任。 对于开发商承诺的配套设施等重要内容,可事先向当地规划部门
    • 工作签字被忽悠了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19
      你确实被忽悠了!首先你签了字,对方用工单位只是一个人签字(可能是代理人),公司随时可以更换;其次,虽然只是人家一个人签字,但可以要公司追认;其三、扣押身份证、交保证金是违法的;其四、超过劳动合同约定时间,必须双倍支付工资(加班工资),不给是违法的,其五、你可以抓住这一点,违法劳动法规定,加班不给报酬,要求单方解除合同;其五,留下给对方谈话录音,到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保护你的权益;其六,不行就
    • 忽悠别人买股票什么罪
      浙江在线咨询 2021-12-27
      诱骗别人投资涉嫌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按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二款判刑,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的从业人员,证券业协会、期货业协会或者证券期货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者伪造、变造、销毁交易记录,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被忽悠买期权亏了几万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10
      可以要求对方赔偿您的损失,如果对方拒绝,可以搜集相关证据去法院起诉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期权,是指一种合约,该合约赋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该日之前的任何时间以固定价格购进或售出一种资产的权利。期权定义的要点如下: 1、期权是一种权利。期权合约至少涉及买家和出售人两方,持有人享有权力但不承担相应的义务。 2、期权的标的物。期权的标的物是指选择购买或出售的资产。它包括股票、政府债券、货币、股票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