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证据提交时间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4-01-05 15:15:44 52 人看过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必须在法院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逾期提供的证据,法院一般不予采纳。当事人如确有困难,可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法院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准许延期。

在民事诉讼中,提交证据的期限因案件不同而有所差异。简易程序的期限为15天以下,普通程序的期限为15天以上,二审程序的案件期限为10天以上。一般情况下,民事诉讼证据提交时间不少于30天,由法院指定或当事人协商后经法院认可。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法院可以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法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采纳但予以训诫、罚款。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必须在法院受理案件以后的一定期限内提交证据,这个期限可以由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不少于30天的期限,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并经法院认可,这个期限叫做“举证期限”。当事人逾期提供的证据,法院一般不予采纳。若当事人确有困难,可以在举证期限内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但是否准许由法院决定。

在民事诉讼中,举证期限是当事人在法院受理案件后必须在一定期限内提交证据的规定。根据不同案件情况,法院可以指定不少于30天的期限,或者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并经法院认可。逾期提供的证据一般不被法院采纳。当事人若确有困难,可在举证期限内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法院会根据情况适当延长举证期限。然而,最终是否准许延期举证仍由法院决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1日 04: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民事诉讼证据相关文章
  • 证据不足时,是否能提起民事诉讼?
    可以,定罪量刑证据不足,侵权责任的证据充足,也是可以要求赔偿的。《刑事诉讼法》第145条规定: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对于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还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此申诉程序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个人如何提起民事诉讼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书写民事起诉状,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信息;2、准备原、被告双方当事人身份证复印件;3、准备证明存在有纠纷的相关证据材料;4、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5、人民法院对原告的起诉审查后,对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在收到起诉状次日起的7日内依法立案受理,并通知当事人。对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2023-07-02
    353人看过
  • 一审民事案件诉讼怎样提交证据
    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第一审民事案件诉讼时效的审限是多长“审限”是指从民事诉讼案件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遵守的期限。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一般是六个月,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一条,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超过十五日,小额诉讼案件的举证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七日。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提供反驳证
    2023-07-28
    285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一审提交新证据的程序
    一、一审民事案件诉讼怎样提交证据1、原告起诉时应提供有效的证据。证据有以下七种:(1)书证;(2)物证;(3)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5)当事人向法院所作的陈述;(6)鉴定结论;(7)勘验笔录。证据必须证明证据的来源,证人的姓名和住址;书证应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但需经法院与原件核对无异后加以注明;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提交视听资料必须真实。2、当事人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
    2023-06-06
    280人看过
  • 提交一般民事诉讼开庭多久时间?
    提交民事诉讼要多久开庭?对于民事诉讼,根据法院适用的审判程序不同,开庭审理时间有所不同:1、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法院需要在三个月内审理结案,一般在受理案件后一个月左右开庭审理。2、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需要在六个月内审理结案,一般在受理案件后二个月左右开庭审理,涉及公告送达的传票等情形有,需要等公开期限届满后,再开庭审理。所以这个开庭时间,需要等法官的通知,法官下达开庭通知书之后,一般都会在开庭通知书的规定时间内开庭审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审限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民事诉讼特殊情形涉外诉讼所谓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是指一国法院受理、审理和执行涉外民事案件的程序。有的又称为国际民事诉讼程序。从各国立法实践看,有的国家在《民事诉讼法》之外另行制定涉外民事诉讼法;少数国家在《民事诉讼法》和国际私法中分别作相应规定;还有的国家则在《民事诉讼法》中对
    2023-06-17
    228人看过
  • 民事诉讼二审提交的什么证据属于新证据
    一、民事诉讼二审提交的什么证据属于新证据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会要求原告与被告提供证据,在案件判决之后,如果当事人对结果表示不服的,可以提出上诉,进入二审程序。而二审中提供的新证据就是二审新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1、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2、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二、二审新证据的提交时间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当事人举证
    2023-06-06
    150人看过
  • 医疗诉讼中应在什么时间提交证据
    医疗诉讼中应在什么时间提交证据当事人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延长的期限由法院决定。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当事人对于自己无法取得,又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应当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如果法院规定有举证期限的,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一、法院的举证期限怎样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民事诉讼中有举证期限关“举证时限”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被告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
    2023-06-19
    375人看过
换一批
#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诉讼证据
    相关咨询
    • 民事诉讼证据有哪些, 当事人提交哪些证据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2-15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证据有以下七种:(1)书证。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案等表示的内容来证明案件待证事实的书面材料。常见的书证有:合同书、遗嘱、票据、来往信函、电文、图纸等。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书证时,应当提交书证的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印件、照片、副本、节录本;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2)物证。物证是以其存在的外形、特征、质量、性能等来证明案件待证事实的物品。
    • 民事诉讼提交的证据会核实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10
      民事诉讼提交的证据法院不但会核实,而且应当经过法庭质证以后才能采信。证据是指依照诉讼规则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对于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正确裁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在任何一起案件的审判过程中,都需要通过证据和证据形成的证据链再现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依据充足的证据而作出的裁判才有可能是公正的裁判。《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证据应当
    • 民事诉讼起诉状可以提交证据链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1-21
      首先我不知道具体案情,不清楚有哪些金额是可以主张的,有些是不可以主张的或是不可能获得支持的,先不说诉状怎么样,你的证据的证明力够不够,能不能组成证据鍊也是一个问题。因为涉及金额较大,建议委托律师处理,一审当中诉求已经确认下来,如需到二审也不能增加请求了,这已经有一个自认的效力在,不建议就这样自己处理。如有需要可以来电咨询,详述案情,第一咨询不收费用。
    • 行政诉讼败诉被告多长时间提交证据?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04
      行政诉讼案件中的被告,一般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的十日内提交证据。如果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的,则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
    • 民事诉讼中原告在法院提出新证据时间段法院判决后还可以提交证据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28
      可以提交证据,审理程序参考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三十九条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 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