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世界贸易呈现五大特点:一是世界贸易增长速度明显下滑;二是贸易发展呈现不平衡趋势;三是贸易保护主义手法不断翻新;四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签订的双边及区域性自贸协议增多;五是持续10年的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全球贸易面临新考验。
世界贸易增速放缓
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大幅放缓。由于欧债危机前景不明、美国财政与贸易双赤字持续高企、西亚北非地区政局动荡、日本尚未摆脱地震与海啸的灾难阴影,以及相关发达经济体民众对经济复苏缺乏信心,世界进出口贸易增长受到明显影响。世界贸易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尽管去年世界贸易强劲增长,出口总量猛增14.5%,但今年第三季度以来,世界贸易增速却明显放缓。因此,世贸组织已将今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长率的预测值从7月的6.5%下调至5.8%。该组织指出,世界贸易放缓主要集中在发达经济体,尤其是欧元区国家。最近几个月,这些国家的经济下行风险仍在加剧,而贸易倾向于追随产出,因此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世界贸易环境仍具较大不确定性。
贸易发展失衡加剧
世界贸易发展继续呈现不平衡走势。世界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进出口不平衡、收支不平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3个方面。尤其是有些国家政府主导的歧视性贸易政策增多,人为地为双边贸易平衡发展设置了障碍,再加上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平衡,今年世界贸易收支的失衡问题尤其明显。
在世界经济再度处于缓慢增长期的大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相继出台了诸如反倾销、大幅调高关税、征收绿色环境税等名目繁多的贸易保护主义举措,抬高市场准入门槛。世贸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从2001年到2010年的10年间,世贸组织成员仅发起反倾销案就高达1549起。
常驻日内瓦的经贸外交官普遍认为,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直接诱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某些发达经济体通常会为保护本国市场而采取歧视性贸易政策,从而导致针对发展中经济体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增多;二是部分发展中经济体的出口竞争力增强,间接导致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出台;三是从客观上来看,世贸组织对非关税措施的限制,使得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手法中,反倾销手段的作用更加突出。分析人士指出,为了捍卫自由贸易,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公正认定与规范国际贸易法规已迫在眉睫。
多边贸易面临考验
双边和区域性贸易安排,使得以多哈回合谈判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面临考验。世贸组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世贸组织现有153个成员中,累计签署超过300项双边及区域性自贸协议;每个成员对外签订特惠贸易协定平均多达13项。虽然这些特惠贸易协定所涵盖的贸易额仅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6%,但世贸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帕特里克·洛认为,若任由这一趋势发展,全球贸易很可能陷入混乱状态。世贸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也对这一趋势表示担心。他认为,长此以往,全球贸易秩序将出现紊乱,新贸易规则将肆意增多,规模经济会遭到破坏,全球贸易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拉米特别指出,这些出于贸易保护主义目的的特惠贸易协定,将限制服务业市场的开放,非常不利于外国投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公平竞争。一旦缔约方都依照这些特殊协议行事,那么世贸组织将很难进行干预。
因此,世贸组织希望为其成员开拓新的自贸协定,为全球贸易提供一个全面法律框架。然而,多哈回合谈判却一直难以取得突破。虽然世贸组织协调机构竭尽全力,但启动已10年的多哈回合谈判今年仍未取得进展。制约多哈回合谈判的主要因素包括:一是发达成员严重缺乏谈判的政治诚意;二是相关谈判方未能展现出足够灵活性;三是发达成员代表严重缺乏各自政府的谈判授权;四是谈判忽略了广大发展中成员的切身利益;五是世界经济发展今年连遭重挫。
常驻日内瓦的经贸外交官普遍认为,旨在鼓励发展多边自由贸易的多哈回合谈判若能取得成功,世界贸易将可增长3000亿至8000亿美元。发达成员应从过去失败中吸取教训,不能再无视发展中成员的合理要求,特别是要充分关注代表全球63%农业人口的广大发展中成员提出的谈判建议。广大发展中成员对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制已作出巨大贡献,这些成员的实际利益应该得到尊重和体现。
国际投资流向逆转
国际投资的区域流量很不平衡。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最新数据表明,去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大约为1.24万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5%。但外资流向的全球不平衡性在加剧:发展中经济体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首次接近全球总流量的50%,特别是亚太区发展中经济体的直接外资流入量增长24%,达到创纪录的3000亿美元,接近全球投资总量的25%;发达经济体的直接外资流入量仍呈持续下滑态势,其中欧洲的直接外资流入量与上年同比大幅下滑19%。
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显示,中国去年吸引外资1057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同比增长11.58%。报告指出,中国吸收外资总量继续攀升的同时,对外投资也高达760亿美元,不但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而且还首次超过日本,并带动亚太区发展中经济体外资流出总量猛增20%至2300亿美元。今年以来,中国吸引投资和对外投资都继续保持着较快增长势头。
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指出,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呈现新特点,国际投资与贸易中的非股权经营模式已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新趋势,为发展中及转型期经济体增强自身潜在生产能力以及快速融入全球市场和产业链带来了新机遇。
-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295人看过
-
俄入世有助国际贸易发展
89人看过
-
从国民待遇原则看世界贸易组织法的发展
192人看过
-
专家:贸易保护主义蔓延有损国际贸易体系和世界经济发展
313人看过
-
世界贸易管理法
128人看过
-
世界碳贸易战逼近
476人看过
跨国公司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 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目的是实现全球利润最大化,而国内企业是以国内市场为导向的。 跨国公司是通过控股的方式对国外的企业实行控... 更多>
-
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投资规则山东在线咨询 2023-06-13世界贸易组织(wto)关于国际投资的协议主要有四个:《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scm)。《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适用于与货物有关的特定投资措施,专门处理对贸易具有不利影响的限制性措施。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是在跨境支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等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间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08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经过15年的艰辛,我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发展到新的阶段。从1980年至今,美国一直对是否给我国正常贸易关系地位进行审核。按照1999年中美两国就此问题达成的双边协议,2000年美国制定并且通过了给与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的法案。2001年12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与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从而结束了美国国会多年不给中国
-
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是什么天津在线咨询 2023-04-25一、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是什么 WTO基本原则,共九种,是世界贸易组织基准总则,为世界经济于贸易的推动保驾护航。这九大基本原则也可归纳为非歧视性原则公平贸易原则和透明度原则这么三原则。 1、非歧视原则。 非歧视原则是WTO的基石,由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组成。最惠国待遇是指在货物贸易的关税、费用等方面,一成员给予其他任一成员的优惠和好处,都须立即无条件地给予所有成员。而国民待遇是指在征收国内税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长远发展带来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影响?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07从世界135个经济体先后加入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组织,迄今没有一个成员退出,30多个经济体正在努力申请加入和我国13年孜孜不倦的努力可以看出,加入多边组织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尽管中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需要付出一定的“入门费”,为此可能产生一定的临时性的负面影响。但只要我们拿出应对措施,正面影响一定会远胜于负面影响: 1.有利于中国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 世界经
-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目标是什么澳门在线咨询 2023-04-25宗旨: 1、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 2、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 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方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 4、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份额和利益; 5、建立一体化的多边贸易体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