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分国有资产罪概念、构成和量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0:11:39 123 人看过

一、概念及其构成

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本罪是单位犯罪,但根据法律规定只处罚私分国有资产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二)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须有明知是国有资产而故意违反国家规定,将其集体私分给个人的确定故意。

(三)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及其所有权。

国有资产可以定义为广义和狭义二种,广义的国有资产包括企业占用的经营性国有资产,也包括政府机构、人民团体、军队等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所占用的国有资产,还包括国家的自然资源以及国家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权等。狭义的国有资产是指国家投入到经营性企业中的财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化,国有资产的表现形式呈现复杂化、多样化。为此,高检院在走访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并对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国有资产的概念作了如下比较明确的规定: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依法取得和认定的,或者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国家向行政事业单位拨款等形成的资产。

(四)客观要件

在客观方面,本罪行为法人实施了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1、以单位名义的含义

以单位名义指由单位决策层或由决策权的负责人决定,或者单位成员集体表决通过私分国有资产,体现了单位的意思和意志。这里的关键在于单位名义是否体现了单位的意志。只有体现了单位意志,才有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给个人的行为。其主要表现形式有:

(1)单位决策层集体决定;

(2)单位有决策权的负责人决定;

(3)经人提议,单位成员集体表决通过。在这三种形式中,前两种人在法律上能代表单位,所以其职务行为也是以单位名义实施的。除了第二种形式自己提议自己决定,其他两种都要有一个提议者,而且在我国目前体制下,决定或表决要真正冠以单位名义还需要对国有资产负有管理职责的主管人员首肯。所以私分国有资产行为也是这些自然人的主观上希望或放纵的结果,只是显得隐晦而已。

2、关于单位的标准

《刑法》明确规定的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是不是本罪单位的外延?

法律上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在每一个私分国有资产罪中,直接责任人员不一定都有,但主管人员都必定都有,依据刑法规定主管人员是上述单位的主管人员。将单位理解为法人,即以法人标准来认定以单位名义之单位。凡是发生在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中的私分国有资产行为,才可能依私分国有资产罪定罪处罚。

3、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的真正内涵

有人认为私分国有资产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单位违反国家对上缴罚没财物或其他国有资产的规定,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数额较大国有资产的行为。在此我们应当注意到集体私分是一个有歧义的词组,它可以理解成私分给多数人,也可以理解成被多数人私分,而且现实中典型且危害较大的大部分是国有资产被多数人私分的情况。

4、所谓违反国家规定,指违反了国家对此类单位的国有资产分配管理规定。例如违背了国家关于国有资金与企业资金的分帐比例管理制度,擅自将国有资金转为企业资金,进而私分国有资产者。

按照本条第1款的规定,仅有上述行为,还不足以构成认定本罪的客观基础,还必须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给个人数额较大者,本罪客观要件才齐备。应当注意的是,对这里所谓数额较大。原则上应理解为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的总额较大,而非指每一个人所分数额较大。

根据1999年9月l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

二、认定本罪时应注意事项

(一)区分国有资产与公共财产

国有资产都是公共财产;但公共财产并不一定是国有资产。按照本法第9l条所作的立法解释,公共财产除国有资产外,还包括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以及以公共财产论的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这当中,显然后三项均非国有资产,实践中,要注意严格把握其性质上的区别:凡私分后三类财产者,不能按本罪处理。应根据其所分财产性质的不同,准确对号入座、正确定性处理。

(二)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国有资产而非国有资金

本罪的行为对象不一定是钱款。国有资产除国有资金外,还包括国有的生产资料、生产资料乃至属于国有的产品、商品等,基于此,本罪私分的对象既可以是国有的钱、股份、其他有价证券,也可以是国有的其他固定资产。例如私分归单位管理、使用但属于国有的计算机、照相机等。

(三)区分本罪与单位个别负责人或经手人贪污国有资产的行为

本罪行为属集体私分,在单位内部带有普遍性和公开性,而贪污行为则带有个中性和隐秘性。

三、处罚

根据本条之规定,单位犯本罪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4日 14: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走私毒品罪的概念和构成条件详解
    走私毒品罪的犯罪构成要件走私毒品罪,是指违反国家毒品管制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毒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走私毒品罪的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同时也侵犯了国家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走私运输毒品罪的认定非法运输毒品罪的构成条件有: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和人民的生命健康。2.本罪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行为人进行运输毒品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是直接故意,即明知是毒品而运输,过失不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不明知是毒品,而是被人利用而实施了运输的行为,就不构成犯罪。一般是以营利为目的,但也不能排除其他目的,法律没有要求构成本罪必须以营利为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2023-07-04
    227人看过
  • 私分罚没财物罪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职责的廉洁性和同家财产所有权。国家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截留私分罚没财物,是对其公职行为廉洁性的严重侵犯,同时也侵犯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关系。没收财产,包括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追缴、没收的违法犯罪所得赃物、赃物及其犯罪工具等。例如贪污赃款.走私的影碟机.犯罪用的汽车.赌资等。(2)行政执法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公民.法人组织的行政罚款,例如环保部门对污染环境.限期不改的企业施以行政罚款:交管部门对违背交通法规.违章驶车的车主所施以的交通行政罚款:等等。(3)法律.法规授权的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违背有关行政法律秩序的公民.法人组织的罚款。例如国家文物管理部门授权文物所在地的文物管理机构,对参观文物时毁坏文物者所处以的罚款。这种处罚没有财产,根据中国财政部1993年《关于行政费用.处罚没有收入实行预算管理的规定》,全部打折支付国家财政,拒绝支付,擅自留作
    2023-08-06
    347人看过
  • 企业国有资产的概念
    土地使用权
    国有资产一般可划分为三种,包括由国家对企业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由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等组织使用管理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以及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矿藏、森林、水流等资源性国有资产。一、企业破产财产要如何处置呢?企业破产财产处置前,应由破产清算组委托具有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认证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由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确认评估结果。其中,涉及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或涉及改变出让合同条件的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的,须由具有土地估价能力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确认评估结果后,并入整体资产评估结果。企业破产财产应以评估确认的价格为依据,按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底价,以拍卖方式为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转让。转让价格由市场确定。二、私分国有资产罪立案标准有哪些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及其所有权。所谓
    2023-06-26
    386人看过
  •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罪犯罪活动罪概念和构成要件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罪犯罪活动罪是指境内外机构、组织或个人资助境内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背叛国家罪(第一百零二条)、分裂国家罪和煽动分裂国家罪(第一百零三条)、武装叛乱、暴乱罪(第一百零四条)、颠覆国家政权罪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第一百零五条)的行为。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罪犯罪活动罪的主要构成条件如下:(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境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从未停止进行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活动。近年来他们又利用我国改革开放之机,与境内组织或者个人相勾结,提供非法资助,更加频繁活动,企图渗透、颠覆国家政权、分裂国家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而一些境内组织或个人,明知是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的资助也予以接受。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23条明确规定,境外机构、组织、个人资助他人实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
    2023-04-25
    78人看过
  • 破产清算组能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吗
    国有企业进行破产清算的时候,破产清算组是不会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如果在清算的时候利用职务便利私分国有资产的,会构成职务侵占罪。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私分国有资产罪】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私分罚没财物罪】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
    2023-04-17
    132人看过
  • 借调人员私分小金库也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
    借调人员虽非本单位工作人员,但在私分小金库时,起较大作用,属于其他直接责任人,也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因国家对小金库查得比较紧,河南省驻马店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的科长耿某、副科长刘某决定将小金库分掉,在与从单位其他部门借调来管理财务工作的某商量后,三人分两次以奖金、福利的名义将科室的违规收入12万元、10.5万元予以私分,每人平均分得7.5万元。经检察机关审查认为,耿某、刘某作为驻马店市教育局职教科的负责人,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决定将单位违规收费的部分资金以单位补助、年终福利等名义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某虽然是借调人员,但其积极参与私分,起较大作用,属于直接责任人,其行为亦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在主观故意方面表现为单位的主管人员明
    2023-06-11
    445人看过
  • 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概念和量刑?
    关于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既遂的量刑的规定是: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是指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的行为。犯罪客体是国家对水产资源的管理保护制度。违反处罚的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吗《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通知》第六十三条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在内陆水域非法捕捞水产品五百公斤以上或者价值五千元以上,或者在海洋水域非法捕捞水产品二千公斤以上或者价值三万元以上的;(二)非法捕捞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苗种、怀卵亲体或者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捕捞水产品,在内陆水域五十公斤以上或者价值五百元以上,或者在海洋水域二百公斤以上或者价值二千
    2023-08-11
    492人看过
  • 刑法罪名的概念和分类
    一、罪名的概念罪名就是犯罪的名称,是对具体犯罪本质的或主要特征的高度概括。由于基本罪状都对具体犯罪本质或主要特征进行了描述,故可以认为,罪名以罪状为基础,包括在罪状之中。对罪名的确定,要具有合法性、科学性与概括性。罪名虽是犯罪的名称,但它并不是仅起一种称呼作用,而是具有重要的功能。诸如,对千姿百态的犯罪现象,具有概括的功能;对各种犯罪独特含义的表述,具有个别化的功能;对各种犯罪进行称谓的表述,具有对犯罪的评价功能;罪名体现法律对犯罪的否定性评价,具有威慑功能。二、罪名的分类这里讲的罪名分类,是指从理论上归纳出现存罪名的类型,从而进一步明确各种类型罪名的含义,以便正确适用罪名。1、类罪名与具体罪名类罪名是某一类犯罪的总名称。在我国刑法中,类罪名是以犯罪的同类客体为标准进行概括的,共有10个类罪名。在刑法分则中,类罪名是章的标题,没有具体的罪状与法定刑,现实中的犯罪都是具体的,故类罪名不能成为
    2023-04-12
    196人看过
  •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国有资产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是单位,自然人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关于本罪的主体是自然人还是单位,通常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本罪是自然人犯罪而不是单位犯罪,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虽然是经集体研究决定或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犯罪,具有单位犯罪的某些特点,但是这种犯罪并不是为单位整体谋取非法利益,而是为单位个体谋取非法利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自然人以单位的名义,为个人(不限于本人)非法占有国有资产而实施的犯罪,与谋利性是单位犯罪的必备条件不相符合。因此,刑法只规定对自然人追究刑事责任,而没有对单位规定处罚。另一种意见认为,本罪是单位犯罪,而不是自然人犯罪。一、分公司法人承担责任吗1、民事责任则是违反民法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职务行为原则上代表着公司行为,具有整体意志的属性。但由于公司法定代表人必然需要自然人担任,自然人有自己的私利,就会有为个人利益行事的可能。如前所述,公司法定代表人代表
    2023-03-12
    249人看过
  • 走私运输毒品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是什么
    走私毒品罪的犯罪构成要件走私毒品罪,是指违反国家毒品管制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毒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走私毒品罪的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同时也侵犯了国家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一、运输毒品罪构成要件有哪些运输毒品罪构成要件如下:1、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是直接故意;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和人民的生命健康;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行为人进行运输毒品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运输毒品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和人民的生命健康。由于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既有医用价值,又能使人形成瘾癖,使人体产生依赖性。因而,犯罪分子利用来牟取非法利润。二、走私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什么走私毒品罪的构成要件:1、本罪的主
    2023-04-05
    373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私分国有资产罪如何定罪量刑
    一、刑事案件中私分国有资产罪如何定罪量刑法院对私分国有资产罪量刑的具体标准是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客体要件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及其所有权。2.客观要件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有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本罪是单位犯罪,但根据法律规定只处罚私分国有资产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犯罪。行为须有明知是国有资产而故意违反国家规定,将其集体私分
    2023-10-03
    284人看过
  • 中国船舶碰撞概念和构成要件
    中国《海商法》第165条对船舶碰撞的概念作了基本的界定:是指船舶在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发生接触造成损害的事故。前款所称船舶,包括与本法第三条所指船舶碰撞的任何其他非用于军事的或者政府公务的船舶。此外《海商法》第170条还规定:船舶因操纵不当或者不遵守航行规章,虽然实际上没有同其他船舶发生碰撞,但是使其他船舶以及船上的人员、货物或者其他财产遭受损失的,适用本章的规定。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中国规定的船舶碰撞概念主要建立在传统的狭义的船舶碰撞概念的基础上,同时又融合了《里斯本规则》中一些较为先进的立法规定,因而处于传统概念和新概念的折衷位置上。中国的船舶碰撞的构成要件则包括:1、碰撞双方均为船舶因此排除了船舶和非船舶、非船舶间的碰撞,排除了军事船舶、政府公务船舶和其他船舶的碰撞,同时还排除了20总吨以下小型船艇间的碰撞以及内河船舶间的碰撞。2、船舶碰撞以船舶间实际接触致损为原则,以非实际接
    2023-06-06
    200人看过
  •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
    非法持有毒品罪,是指违反毒品管理法规,持有一定数量毒品的行为。(1)非法持有毒品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2)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具有非法持有一定数量毒品的行为。所谓持有,是指对毒品的事实上控制和支配。所谓非法持有,是指违反《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而持有、占有、携有、存有或藏有毒品。所谓一定数量,是指《刑法》规定的鸦片200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或者数量较大的其他毒品;(3)犯罪主体系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不论其国籍和职业,均可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4)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即明知是毒品而非法持有。《刑法》对非法持有毒品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未作明确规定。因此,除客观上能够认定持有毒品行为是其他犯罪的组成部分外,其余所有故意非法持有毒品的行为,均构成本罪。
    2023-04-25
    432人看过
  • 我国刑法中犯罪构成的概念与特征
    一、我国刑法中犯罪构成的概念与特征1.在我国刑法中,犯罪构成,又称犯罪构成要件,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规定的,用于决定某一具体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及其社会危害性程度的一套客观与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体。2.犯罪构成的核心在于其综合性与统一性,它要求同时满足多个方面的要件,方能认定犯罪成立。犯罪作为一种严重的社会现象,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这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犯罪行为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破坏了社会秩序,对社会造成了实际的或潜在的危害。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犯罪行为必须为刑法所明文规定,且符合刑法所规定的构成要件。这意味着,只有那些被刑法所禁止并规定为犯罪的行为,才能被认定为犯罪。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对于构成犯罪的行为,行为人必须依法承担刑事责任,接受刑罚处罚。这是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也是实现刑法目的的重要手段。综上所述,犯罪的基本特征揭示了犯
    2024-07-23
    17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走私罪构成概念
      重庆在线咨询 2023-10-28
      走私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国家对外贸易管制制度和税收 2、客观方面 (1)走私行为归纳有以下四种: A、绕关的走私行为 B、通关的走私行为 C、准走私行为(间接走私) 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或者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物品的,或者运输、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数额较大,没有合
    • 私分国有资产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什么,私分国有资产罪是否构成犯罪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1-09
      涉嫌犯罪。下面是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相关问题阐述。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国有资产而非国有资金 因而本罪的行为对象不一定是钱款。国有资产除国有资金外,还包括国有的生产资料、生产资料乃至属于国有的产品、商品等,基于此,本罪私分的对象既可以是国有的钱、股份、其他有价证券,也可以是国有的其他固定资产。例如私分归单位管理、使用但属于国有的计算机、照相机等。 区分本罪与贪污国有资产的行为 区分本罪与单位个别负责人或经手
    •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对象和构成原则
      广西在线咨询 2021-12-01
      私有资产罪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依照法律规定,只有资产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 国有资产私分会构成何种罪名
      西藏在线咨询 2021-10-31
      私分国有资产数额较大的,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本罪数额较大的标准是私分国有资产达到10万元以上,符合本标准的,应当立案调查。 构成本罪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怎么量刑,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8-30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量刑为:自然人私分国有资产数额较大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附加或者单处罚金;私分数额巨大的,处三年到七年的有期徒刑,附加罚金。单位犯此罪的,依然自然人犯此罪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