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理的判决书,是人民法院裁判正当性的最佳注脚,也是以理服人、服判息诉的必要保障。
推动生效裁判文书上网,是以司法公开倒逼司法公正的有力举措,在当前的司法改革进程中,既是审判工作大势所趋,也是各级人民法院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在社会对司法的诟病中,裁判文书尤其判决书的不说理可谓众矢之的。作为向社会输送正义的司法公共产品,不说理的判决无疑令人失望生厌,面目可憎,无形中消损了司法公信。
判决书不说理,要么语焉不详,含糊其辞;要么居高临下,自说自话;要么无视争点,避重就轻;要么只有论点,少有论据;要么只有结论,少有论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判决书不说理,病因众多。法官法律素养不高、法理不清,辨法析理能力不强,想说理也难;法官文字表达能力欠缺,要么词不达意,要么修辞不足,甚或语句不通,判决书自然生硬干巴,理趣阙如,味同嚼蜡,难以卒读;法院案多人少,法官疲于应付,判决书写作力求多快好省,少有论述精到、理据翔实、辞章华美的判决佳作;法官敬业精神不足,对判决书说理认识不到位,只求下判结案,不求说理圆满;法官为民司法体认不清,高高在上,拒绝说理,我判我的,你不服去上诉,暴露了少数司法人员的蛮横。除此,基于各种顾虑私隐,法官生怕言多必失,或者语焉不详,或者一笔带过,或者避而不谈,难以做到说理充分。
判决书是审判活动的最终产品,一份说理的判决书,不仅要完整展现当事人诉辩主张、举证和质证的客观过程,还要全面阐述判决结果形成的法律、事实依据和推理情况,如实开示法官的心证过程。说理的判决书,是人民法院裁判正当性的最佳注脚,也是以理服人、服判息诉的必要保障。
当前,推动生效裁判文书公开已提升到党中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的高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也于近日公布,各级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依法上网公布,已进入重要议事日程,再也不能以各种理由、借口拖延不办或敷衍了事。鉴此,增强判决书说理性已迫在眉睫。软件不行的,必须迅速加强内功建设,大力提高法官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硬件不够的,必须立即迎头赶上,迅速适应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司法需求。
判决书是司法官代表国家宣示法律正义,对民间纠纷、社会矛盾居中裁断的司法作品,关乎当事人是非对错、财产分配乃至生杀予夺,对社会行为起到强力纠偏、预防、导向作用。每一份事实清、依据足、说理透的判决书,都是一份理直气壮的正义宣告书,都彰显法律的庄严,都引领社会正确的方向。理直气壮是判决书的本质属性,只有理直气壮写好判决书,才符合司法裁判的本质要求;也只有理直气壮写好判决书,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信服,才能赢得司法的公信权威。
-
让民间借贷理直气壮
113人看过
-
理直气壮打进度款官司
73人看过
-
工会维权应当理直气壮
391人看过
-
法院判决书会直接写出轨吗
498人看过
-
丈夫出轨还理直气壮怎么办
316人看过
-
同学欠钱不还还理直气壮怎么办
360人看过
产品是指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产品、基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 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 更多>
-
-
法院判决书能直接收回么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20想要清楚知道法院裁定书能收回吗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搞清楚下面几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七条如是规定: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送达判决书。 判决书应当送达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并可以送达被告人
-
判决书家属写怎么写,法院判决书家属怎么写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091、如果被告人是未成年人,那么判决书肯定会送给其监护人即家属一份,因为监护人是法定代理人,属于诉讼参与人之一。 2、如果被告人是成年人,那么法院可以不给家属判决书。因为被告人犯罪,但家属没有犯罪,家属不是诉讼参与人之一。 3、家属中的近亲属收到判决书后的十日内,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
-
天津法院的判决书哪家好?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20民事判决书有:一审程序的民事判决书、二审程序的判决书和审判监督程序的民事判决书等几种类型,如何写好民事判决书是法律写作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民事判决书也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种应用写作文体。
-
法院判决书会直接给犯人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17很多人不知道法院判决书会直接给犯人吗,具体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判决书应当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被告人是单位的,应当送达被告人注册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