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关系和同居法律概念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03 16:23:04 171 人看过

现在所谓的同居,是指男女二人之间为包括性生活的共同居住生活。

同居的要件有二:

1、需为男女二人之间。三人以上的同宿群奸是违法行为,不为本述的同居。男人与男人、女人与女人、中性人与中性人之间的同性恋,和男、女与中性人的同居也不包括在内。

2、需有包括性生活在内的共同生活。同居需有“三同”:同吃、同住、同性生活。没有性生活的共同居住不是本文的同居。仅有性关系,没有共同居住生活也不构成同居。

一、一方出轨可不可以要求赔偿

一方出轨不一定可以要求赔偿。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如果一方婚内出轨,没有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另一方在起诉离婚时是不能要求损害赔偿的。只有存在以下情形,导致夫妻双方离婚的,无过错方才有权请求对方承担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1、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的行为,有时亦指因上述行为而形成的违法婚姻。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者与之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

2、与他人同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的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的行为;

3、实施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可以视为虐待家庭成员。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可能会构成遗弃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5、有其他重大过错。

离婚时,请求离婚损害赔偿应满足以下条件:

1、 配偶一方的行为有重大过错;

2、 夫妻离婚是由过错方的重大过错所导致的;

3、 无过错方因对方的过错行为而受到精神或者物质的损害,行为与损害具有因果关系;

4、请求方本身没有过错。

重婚行为主要有法律上的重婚和事实上的重婚两大类型:

1、法律上的重婚:与配偶登记结婚后而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构成的重婚,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

2、事实上的重婚,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1)与原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没有登记确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而重婚,即为先法律婚后事实婚型重婚;

(2)原配偶未登记而确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后又与他人登记结婚而重婚型,即先事实婚后法律婚型重婚;

(3)与配偶和他人都未登记结婚,但与配偶和他人曾先后或同时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即两个事实婚的重婚。

我国承认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但未登记结婚的事实婚姻。

因一方在婚内与他人同居导致离婚的,可以要求损害赔偿,此处的“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二、非法同居会怎样处罚

非法同居的处罚方式:可能会被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且前述的非法同居专指一方配偶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共同居住生活的,构成重婚罪的行为。如果是没有配偶的男女双方未经结婚登记,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一般不认定是非法同居,没有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5月31日 15: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同居关系相关文章
  • 重婚定义与同居概念
    同居是指两个相爱的人暂时住在一起,现在一般用于异性。构成重婚的要件:1、侵权对象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2、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必须有重婚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与他人建立婚姻关系;没有配偶的人知道对方有配偶就结婚;4、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已婚同居是否构成重婚罪?已婚同居,如果是以夫妻的名义对外生活,或者是和同居者办理了结婚证的,属于重婚罪。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重婚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有重婚者欺骗婚姻登记机关而领取结婚证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记机关工作人员互相串通作弊领取结婚证的。2、与原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没有登记确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为先法律婚后事实婚姻
    2023-07-13
    131人看过
  • 家暴的概念是否包括同居关系下的暴力行为?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如果男女双方并没有婚姻关系,只有同居关系,但是一方遭遇了暴力行为,也是属于家暴行为的。所以对家暴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夫妻关系中,未婚同居的关系也可以。家暴的行为是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的,可以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如果构成犯罪,就按照故意伤害罪进行处罚。婚内出轨被打断肋骨算家暴吗对家庭成员造成身体损害是家暴的一种,即使婚内出轨一方有错,动用武力解决。婚内出轨有错方被打断肋骨这种情况建议受害者先报警,然后由法医鉴定伤情,并且追究其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首先,打断他人肋骨的施暴者已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次,可以要求离婚和赔偿。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37条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
    2023-07-01
    127人看过
  • 同居关系的性质和解除关系的方法
    未婚男女的同居关系,不是合法的婚姻关系,不受法律保护。此类同居关系的存在与解除,法律既不干涉也不支持。对于单纯的解除同居关系纠纷,人民法院按规定一律不予受理。由当事人自行协商解除同居关系。但对于因同居关系产生的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纠纷诉至法院的,人民法院要依法受理。同居关系的认定及处理方法同居关系的认定:同居关系不是基于合法婚姻而产生的,它具有违法性;同居双方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生活。同居关系的处理方法:当事人请求解除属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所形成的同居关系的和对于因同居关系产生的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纠纷诉至法院的,人民法院要依法受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三条,当事人提起诉讼仅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023-07-24
    109人看过
  • 同居关系的法律地位如何?
    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法律只保护合法的婚姻关系。同居关系的双方,不具有夫妻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能以夫妻名义,向对方主张财产分配权、扶养权和继承权。《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如何认定同居关系同居关系怎么认定同居是男女双方没有依法缔结正式的婚姻关系而在一起共同居住生活。1、双方不构成配偶关系,不随时间的延长而自然成为配偶关系,这是与结婚的本质区别。2、双方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应按共同共有处理。但有证据证明为当事人一方所专有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2023-07-06
    147人看过
  • 为什么要废除“非法同居”概念
    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在两会期间提出,应当废除概念,代之以更加科学、文明的法治概念即,以保护公民权利(昨日《中国青年报》)。笔者对此深表赞同。从报道中看出,韩代表提出这一建议源自最高法院1989年的一个司法解释,该解释称:没有配偶的男女,未经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其无效,不受法律保护。对于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应按非法同居关系处理。在韩代表看来,正是因为我国存在着非法同居的概念,未结婚的男女同居这一行为才从道德上的不许可,上升为法律上的禁止。在笔者看来,非法同居的概念不科学,不仅在于其错误地将道德问题随意上升为违法,而且违背了法治的基本原则。众所周知,现代法治原则在界定政府和公民权利的时候,有两条基本的原则:对于政府而言,必须是法有授权才可为,而对于公民而言,法无禁止皆可为。传统的非法同居概念,是上世纪我国在道德和法律界限不清的时候提出来的,它的核心意思包含三个方面:第一,男女必须履行结婚手续才
    2023-04-22
    284人看过
  • 居间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居间合同的概念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其中报告订立合同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的一方为居间人,给付报酬的一方为委托人。居间合同的特征居间合同具有以下特征:(1)居间人是按照委托人的指令、委托业务的范围和具体要求进行业务活动的。(2)居间人联系介绍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使委托人和第三人之间订立合同,并为此创造条件,但居间人不参予合同的订立,不是合同的当事人,也不是任何一方代理人。(3)居间合同是有偿合同。居间合同应明确规定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根据合同规定,委托人应在居间活动取得一定成果后,向居间人支付一定的报酬和从事居间活动所支付的费用。(4)居间人必须恪守诚信用的原则,忠实于委托人的利益,在法律许可范围内从事活动,认真负责地执行委托人的委托任务,积极协助双方当事人成交,不得弄虚作假,与第三人串通欺骗委托人,因此给委托方
    2023-04-21
    468人看过
  • 居间合同是个什么概念?
    居间合同是指居间人根据委托人的要求为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提供机会或进行介绍,而委托人须向居间人给付约定报酬的协议。居间合同的特征如下:1、其合同标的不是法律行为,而是介绍订约的劳务;2、居间人在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中既非当事人,亦非任何一方的代理人,而是中间媒介人;3、它是有偿合同,居间人只有在居间产生有效结果时才可请求报酬给付。一、房产中介在房屋交易中的责任一、提供与订立合同有关的真实情况的责任,这是中介最重要的责任。房产中介提供的服务包括咨询和居间服务,签订居间合同。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房产中介在提供二手房居间服务时,应当向委托人披露的重要事实有:1、房屋的权属情况;2、房屋的抵押、典当等权利限制信息;3、预告登记、异议登记等登记信息;4、出售人与买受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二、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提供虚
    2023-03-31
    131人看过
  • 房地产居间合同的概念
    房地产居间合同也称为房地产中介合同、中介服务合同,是房地产居间人(又称中介人)与委托人订立的、旨在实现委托人委托事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一、双方解除房屋买卖合同中介费是否还要给只要居间人完成居间服务,促成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就已完成了居间义务,当事人应当支付居间报酬。理由如下:中介机构提供的是居间服务,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在居间人的介绍下与第三人达成协议,并向居间人支付报酬。根据《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居间人按照居间合同的约定,通过媒介服务促成合同订立的,居间人有权按照约定请求合同当事人支付居间报酬。居间报酬的支付是以居间人促成委托人与第三人的合同成立为条件。合同是否已经履行不影响居间报酬的支付。居间合同与因居间行为而促成的合同属于两个独立的合同。居间行为所介绍的当事人之间合同一经成立,居间人的作用即结束,因此,不能
    2023-06-21
    431人看过
  • 建筑法的概念和法律体系
    1、概念:建筑法是指调整建筑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广义)建筑活动是指各类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狭义的建筑法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97年11月1日通过的、1998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建筑法的体系法律体系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组成的法律部门。我国的法律体系是我国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由与建筑活动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组成的有机整体。法律规定:《建筑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筑活动,实施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法。本法所称建筑活动,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第三条建筑活动应当确保建筑工程
    2023-06-28
    139人看过
  • 同居关系是法定的关系吗
    1、同居关系不是法定的关系,并不需要向法院申请解除。2、当事人提起诉讼仅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律师补充:1、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2、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三条当事人提起诉讼仅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
    2023-05-06
    498人看过
  • 如何认定同居关系同居关系怎么认定
    事实的认定是需要进行举证的,同居关系也不例外,那认定同居关系时如何举证?一、如何认定同居关系(一)双方不构成配偶关系,不随时间的延长而自然成为配偶关系,这是与结婚的本质区别。(二)双方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应按共同共有处理。但有证据证明为当事人一方所专有的除外。双方在一起共同生活,形成一种准婚姻关系,也可谓是一种合伙关系,按合伙的法律规定,合伙所得应为双方共同共有。当然,下列财产应属个人财产:一方同居前的财产;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等费用,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三)双方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这是双方能够走到一起的一种保证,也是能够继续生活下去的物质保障。(四)双方无继承关系。一方死亡后,不能继承遗产,只能按相互扶助关系处理,分得适当的遗产。对于抚恤金方面,鉴于其与死者有这种关
    2023-02-22
    164人看过
  • 同居关系如何认定,怎么认定同居关系?
    一、同居关系如何认定1、在内部关系上,以夫妻相称。以称谓表示夫妻相称。以夫妻相称可表现在称谓上互称“老公”、“老婆”、“爱人”“亲爱的”、“宝贝”等极其亲密词语,或者带有只有长辈至亲才能称呼的“小名”、“昵称”,或者是专属于两人之间的带有特定亲密含义的“爱称”等。需要指出的是,不能仅凭借双方之间向外人介绍对方时用“这是我朋友”,就彻底否定双方“以夫妻名义同居”。以行为表示夫妻相称。表现在:双方搬到一起共同居住;互相履行象夫妻关系一样的性权利和义务;生活上互相关怀、互相照顾;工作上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经常结伴快乐出游;双方已经到专业影楼拍摄了婚纱照,制作艺术影集和展示照片。2、在外部关系上,以夫妻相称。以称谓表示夫妻相称。向双方的家人、亲属、朋友、同事介绍对方是自己的“老公”、“老婆”、“爱人”等。以行为表示夫妻相称。如:共同接待、安排双方父母、亲属、同事、朋友的探访,接待中分工负
    2023-04-29
    205人看过
  • 非法同居的概念及其社会影响
    1、同居是指男女双方未经结婚登记而公开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2、没有配偶的男女双方未经结婚登记,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这是目前典型的同居关系。3、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即重婚同居。4、公开的同居关系之外又与他人公开同居生活,即二重同居。关于非法同居解除同居关系可以自行解除,可以就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自行达成合法协议。此种情况如果仅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理。只有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才应当受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2023-07-18
    479人看过
  • 保险合同的法律关系的概念是如何的
    保险合同属于合同的一种,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保险法律关系的协议。依照保险合同,投保人承担向保险人交纳保险费的义务,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可能遭受的危险承担提供保障的义务。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根据合同约定的范围向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为保险给付,或者在合同约定期限届满时向投保人或受益人给付保险金。什么是保险合同《保险法》第十条规定:“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是投保人和保险人;保险合同的内容是保险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保险合同属于民商合同的一种,其设立、变更或终止时具有保险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保险合同不仅适用保险法,也适用民法典和民法典等。
    2023-05-05
    333人看过
换一批
#同居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同居关系
    相关咨询
    • 同居关系的概念和内涵
      贵州在线咨询 2021-01-31
      对于同居关系的表述究竟含义是什么?一直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同居关系所指向的具体内容也都有所不同。同居关系,包括广义的同居关系和狭义的同居关系。广义的同居关系,是一种基于共同生活、居住而形成的关系。从这种含义理解的话,可以形成同居关系的情形很多,范围也很广。与自已同住的亲属、朋友、同学等,形成的都属于广义上的同居关系。狭义的同居关系,是被赋予了特定含义的同居,是两个异性者以性
    • 非法同居罪的概念
      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26
      1、同居是指男女未经结婚登记,以夫妻关系形成的社会关系。没有配偶的男女双方未经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公开同居,这是目前典型的同居关系。3、配偶和婚外异性以夫妻名义公开同居,即非法同居。
    • 认定为非法同居,非法同居的法律概念是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10
      非法同居,现在应当称为——非婚同居,第二种是重婚同居,第一是指男女双方未办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第二是已婚领证有配偶跟异性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一种同居行为[1]。 非法同居这种行为在我国是受到法律的禁止,严重者按重婚罪处罚。[2]
    • 非婚同居的概念和法律界定是什么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06
      非婚同居,是指未形成法律上的婚姻状态的双方同居在一起的现象。在现代生活中,非婚同居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特点。 非婚是指无法律障碍的两性双方尚未形成法律上的婚姻状态,而不论双方是否有结婚的意图,这样我们就能将非婚同居与违法的同居区别开来。非婚同居的双方不得有法律上的障碍,即不能是已婚者。“同居”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时尚。社会上的同居人群不只局限于年轻男女,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也在不断加入这个行列。非婚同居
    • 什么是同居关系,同居关系是否受法律保护,同居关系是否有法律效力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05
      同居关系是指那女双方(无论是否有配偶)未办理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没有法律效力,是一种事实关系。 其中分以下几种情况: 1、一方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其中可能构成重婚罪,法院应当受理并予以解除。 2、同居期间没有产生子女抚养以及财产纠纷的,法院不予受理。 3、同居期间产生财产以及子女抚养纠纷的,法院应当受理。 4、1994年2月1日之前双方形成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