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每天都有发布言论,如果说遇到有人在网上发布言论侵害了自身的权益是可以要求对方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等法律责任,至于具体的赔偿数额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网络发布言论侵权行为发生的话,作为被侵权人首先要明确网络发布言论侵害他人权益是需要承担责任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网络发布言论侵害行为可能会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此外,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当你确定对方的行为属于侵害你的人格权时,此时就应该收集相关的证据,例如保留发布言论网页截图,网站域名等等,收集到相关的证据后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维权。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如果因他人网络发布言论侵权的受害人不知道如何确定赔偿数额,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否获得赔偿的话,建议最好可以找个网络言论侵权专业的律师咨询了解一下。
-
在网络平台发布不当言论,是否侵犯他人名誉权?
457人看过
-
在网上发表不实言论侵害企业权益怎么处理
200人看过
-
网上发布他人照片是否侵犯他人权益
159人看过
-
民法典网络侵权地如何认定,网络言论侵权需要赔偿吗
215人看过
-
转发网络文章会侵害他人利益吗?
443人看过
-
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怎么处理
104人看过
精神损失是指因为他人的错误行为或过失而遭受到精神上的伤害时,他有权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精神损失赔偿责任。这种赔偿是针对精神上的痛苦、悲伤、焦虑、精神恐惧等非物质性损失的一种补偿。精神损失要求在法律上的确立是为了保护个人...... 更多>
-
网络谣言中伤他人,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益?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07根据我国《宪法》第5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之规定,公民的言论自由应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同时,根据《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9条第三款“本条第二款所规定的权利的行使带有特殊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得受某些限制,但这些限制只应由法律规定并为下列条件所必需:尊重他人的权利或名誉;保障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卫生
-
在网络上自发损坏他人形象的言论犯罪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
在网络空间散布虚假言论定什么罪福建在线咨询 2025-01-04根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条款,刻意捏造虚假信息并在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传媒渠道传播,或者明知这些信息为虚假仍故意进行传播,严重扰乱社会正常秩序的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事处罚。若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和危害,则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 根据《刑法》二百九十一条,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
-
有人利用自己的名字发布不良言论是否侵权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12公民的姓名权是指公民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是公民的一项民事权利。它主要包括:①自我命名权,即公民决定自己姓名的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干涉。②姓名使用权,即公民对自己姓名进行使用的权利,姓名使用权具有专有性,任何人不得阻止、盗用或冒用。③改名权,即依照规定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若冒用他人的姓名注册账号,发布对第三人不利的言论,该行为不仅会侵犯第三人的名誉权,也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
-
辱骂他人在网络社交平台中发布不实言论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30可能构成侮辱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辱骂行为侵犯了对方的名誉权,构成民事侵权责任,应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之规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另外,如果情节严重如手段恶劣的、侮辱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如被害人不堪侮辱自杀的,因受侮辱导致精神失常的等)、多次实施侮辱行为等等,才构成侮辱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