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拖欠工资时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解决
政府拖欠工资时可以解决的途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作出处理意见;或者劳动者也可以采用申请调解、仲裁、协商等合法的办法来索要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二、拖欠工资仲裁时效是多久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三、拖欠工资劳动仲裁需要哪些材料
拖欠工资申请劳动仲裁的,需要提供的材料如下:
1.申请书。申请书一式三份,递交仲裁委两份,申请人留存一份;
2.身份证明。申请人是劳动者的,应携带本人身份证明并提交复印件;
3.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工资发放情况证明、社会保险缴费证明、工作证、出入证等材料及相应复印件;
4.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证据,如欠条、工资支付凭证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七条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n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n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n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拖欠社会保险费,可通过行政途径解决
180人看过
-
拖欠工资诉讼怎么办?有什么途径可以解决?
59人看过
-
有哪些途径可以解决拖欠工资问题?
365人看过
-
未支付工资可以通过何种途径得到解决
281人看过
-
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向老板要工资?
471人看过
-
劳动合同拖欠工资的解决途径
322人看过
-
工人拖欠工资能否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海南在线咨询 2025-01-01包工头欠工资可以起诉吗?答案是肯定的。包工头欠工资属于劳动争议,需要先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因此,只要单位每月支付一次工资,就是合法的,至于当月还是上月没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如果拖延数日却不支付工资,就会被视为拖欠
-
公司拖欠工资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的情况是什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10(1)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2)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农民工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欠债不还通过什么法律途径可以解决江西在线咨询 2023-10-28欠债不还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解决: 1、协商方式:如果他人欠钱不还的,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后,可以协商分期还款等。该种方式比较便捷,但是没有强制执行力的保障。 2、诉讼方式: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债权人索要无果,可以携带身份证、户口本、起诉状和借条等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院判决对方还钱,对方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内仍不还钱的,债权人可以在法院判决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两年内向做出判决的法院申请
-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协商无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解决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10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 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老板拖欠工资怎么办有哪些途径可以解决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10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 一、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解决。 二、向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 通过劳动投诉无法解决的,劳动者只能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以仲裁的方式来解决双方的纠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必须要先经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的,除一裁终局的裁决,单位不能起诉的外,其它裁决任何一方对裁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三、通过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