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回避人民陪审员吗?》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确定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日常管理的具体行政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官应当回避,当事人有权口头或者书面申请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十八条:“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所称法官,包括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参加本案审理的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团制度的决定》第十二条规定:“人民陪审员的回避,参照有关法官回避的法律规定执行。“可以看出,人民陪审员在审理案件时与法官享有同样的权利和承担同样的义务,这需要避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46条:“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司法机关决定。”委员会法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十八条:“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所称法官,包括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参加本案审理的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因此,人民陪审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
-
人民陪审员回避是必要的吗
349人看过
-
人民陪审员的回避,适用审判人员回避的法律规定
301人看过
-
人民陪审员是否适用回避制度
468人看过
-
陪审员回避可以复议吗
215人看过
-
原先的陪审员当律师要回避吗
354人看过
-
人民陪审员有哪些情形的,应当回避?
208人看过
审判委员会是按照所谓“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各级法院内部设立的机构,它的职责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审判委员会审理案件的范围,主要是审理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拟判处被告人死刑... 更多>
-
人民陪审员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法律后果安徽在线咨询 2022-09-01人民陪审员具有法定情形,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无论案件处理结果公正与否,都违反了程序公正的要求。、、等法律对包括人民陪审员在内的审判人员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法律后果作了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中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违反回避制度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中还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出申诉,原审
-
案件陪审员会回避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22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目前,暂无刑诉中被回避人能申请回避复议的规定。 申请回避的期限。 根据回避制度的立法宗旨,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各诉讼阶段都可以提出回避申请。例如,在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在开庭的时候,审判长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当事人在知悉其权利后,可立即申请有关人员回避。
-
公民有哪些情形需要回避和送达陪审委员会辽宁在线咨询 2021-11-03人民陪审员应当避免以下情况: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在本案中担任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
-
人民陪审员和审判人员的回避适用哪些法律规定澳门在线咨询 2021-12-211、审判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陪审员属于审判员,回避由院长决定。2、根据有关立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审判委员会应当决定院长的回避。审判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3、陪审员:各级人民法院设立人民陪审员指导小组,指导人民陪审员的管理。人民陪审员的管理包括人民陪审员的人事管理和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活动的日常管理。
-
人民陪审员包括哪些情形的,应当回避甘肃在线咨询 2022-09-13人民陪审员法第十八条规定,人民陪审员的回避,适用审判人员回避的法律规定。、和三大诉讼法都对审判人员应当回避的情形作了专门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