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发布违法广告也要担责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9 17:13:45 58 人看过

新《广告法》实施一年之际,《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日前,市工商局召开了与互联网广告相关联企业座谈会,详解新规并公布全市互联网广告监测情况。据介绍,去年以来,市工商局广告监测中心共抽查监测全市互联网媒体发布的各类广告753930条次,发现涉嫌违法广告12399条次。仅市局就受理互联网广告投诉123件,全市查办互联网广告案件近百件。《办法》的实施,将为下一步我市强化对互联网广告的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武器。市工商局广告处负责人介绍,作为首部全面规范互联网广告行为的部门规章,《办法》中所含29条内容,主要从互联网广告定性、行业自律、特殊类广告发布规则、广告可识别性、互联网广告各个主体的法定责任、程序化购买、互联网广告活动中的禁止性条款、管辖、工商部门行使职权及法定义务等方面对互联网广告作出科学全面规定,是对我国互联网广告行业发展诸多创新的积极回应。付费搜索首次被定义为广告

一直以来,付费搜索、关键字推广等模式是否属于广告存在争议。《办法》中,付费搜索信息服务,即网络用户进行关键字搜索时,在搜索结果网页的特定位置展示的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内容,被明确界定为广告,并要求互联网广告付费搜索结果必须与自然搜索结果明显区分,在显著位置标注“广告”字样,使得消费者能够辨明,降低被搜索结果误导的风险。一旦存在虚假违法行为,均可被举报举证,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对广告发布者处10万元以下罚款。

付费搜索广告既包括百度、谷歌等提供网页搜索引擎服务的搜索服务平台所提供的广告,也包含诸如淘宝的“掌柜热卖”、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等行业内垂直搜索服务的一些电子商务平台、应用软件所提供的广告。

“朋友圈”发布违法广告也要担责

《办法》强化了广告主的第一责任,规定互联网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广告主可以通过自设网站或者拥有合法使用权的互联网媒介自行发布广告,也可以委托互联网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发布广告。

广告主的范围扩大到自然人,包括网络红人、大V等自媒体在内,在朋友圈里发布违法广告也将承担相应的违法责任。这是《办法》的又一个亮点。市民一旦在“朋友圈”发现违法广告,可以先保存内容截图,再向工商、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弹窗广告要确保一键关闭

上网时很多人都会遇到突然弹出的广告页面,根本找不到关闭按钮,或者找到的是虚假按钮,鼠标一点关闭反而会跳到另一个欺骗性链接,出现新的广告页面,影响用户正常使用。对此,《办法》明确规定,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否则将对广告主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同时,不得以欺骗方式诱使用户点击广告内容。未经允许,不得在用户发送的电子邮件中附加广告或者广告链接,若违反规定,将依法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遇到此类关不掉的弹窗广告,市民可以拍摄整个操作流程的视频作为证据,向工商、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由其依法对广告主和广告发布平台进行行政处罚。

首提广告程序化购买

“程序化购买”是互联网广告特有的一种经营模式,俗称“广告联盟”。它在解决广告资源供需矛盾的同时,也提供了流量变现机会,为中小网站运营者、应用软件开发者获得收入、维持运营提供可能。

在互联网广告领域,由于存在大量的中小型广告主和中小网站、中小应用软件的广告位置提供者,他们本身的议价能力很弱,又没有专门的广告经营和审核人员,因此出现了一些从事程序化购买广告经营模式的“广告联盟”。主要包括:整合快消品、汽车、服饰等广告主需求,为广告主提供发布服务的广告需求方平台;整合门户网站、客户端、应用软件、论坛、博客等媒介方资源,为媒介所有者或者管理者提供程序化的广告分配和筛选的媒介方平台,广告展现形式有通栏广告、弹窗广告、信息流广告、全屏广告等;以及提供数据交换、分析匹配、交易结算等服务广告信息交换平台。

《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了程序化购买广告的相关主体及各自的义务,规定程序化购买经营模式中的广告需求方平台,应当履行对互联网广告发布者或者经营者的义务,必须清晰标明广告来源。而其他参与到程序化购买经营模式里的经营者,承担普通的查验合同相对方主体信息、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违法时予以制止的义务。

禁止随意屏蔽广告、流量劫持等

近些年来,广告屏蔽软件、插件的使用引发较大争议,也引发多起诉讼。为此,《办法》第十六条第一项明确“不得提供或者利用应用程序、插件、硬件,对他人正当经营的广告采取拦截、过滤、覆盖、快进等限制措施”,拟对正当经营的广告提供全方位保护。

第二项规定“不得利用网络通路、网络设备、应用程序等破坏正常广告数据传输,篡改或者遮挡他人正当经营的广告,擅自加载广告。”包含两种情形:一种是未经交易双方同意,擅自改动、替换了原广告内容;另一种是擅自利用他人互联网媒介开通广告链接入口发布广告。主要针对的是目前互联网广告经营中常见的流量劫持、数据劫持等不正当竞争手段。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5日 16: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违法广告相关文章
  • 媒体发布问题广告也应担责
    今天,媒体传来了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食品安全法的消息。此法规定:名人代言问题食品将被严惩,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无疑是则利好消息,我为此感到快慰。??在感到快慰之时,却又想到了一个问题,觉得不吐不快。这个问题就是:媒体发布问题广告为何不担责任???平头百姓都知道,食品广告也好,药品广告也好,用品广告也好,都有四个得益主体。这四个得益主体是:产品的生产者、产品的代言人、广告的制作者、广告的传播者。这四个主体究竟如何分利,平头百姓不知道也没想知道。但是,人们不难知道,这四个利益主体中,起决定作用的、实际造成社会影响的,是广告的传播者——媒体。假如媒体把住了关口,坚决不让问题广告在媒体上发布,问题食品、问题药品、问题用品,就难以对社会对百姓造成广泛的危害。媒体发布问题广告造成了不良后果,难道媒体可以不担责任吗?这个问题,大概三岁小孩都能作出正确的回答。??早在千年之交
    2023-06-07
    80人看过
  • 朋友圈转发虚假广告或罚百万
    近年来,在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平台上,微商刷屏现象严重,替人友情搬运广告的行为,也让不少用户不堪其扰。但随着新《广告法》的施行,上述行为或许要冒法律风险。在新法第2条中,对于广告发布者的范围,由之前旧法规定的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扩展延伸到了自然人。同时,新法第56条规定: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这就意味着,友情搬运广告不可能再毫无责任。同时,新《广告法》认定,自然人不管是否收取了费用,都不影响发布广告行为的性质。这意味着,追责将会延伸到微商和转发者。对此,刘俊海教授表示,凡是在微信圈里向他人散布或转发虚假广告致人损害的,只要有过错,就应该承担责任。据新法第55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最高可处以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后果严重的还须承担刑事责任。新《广告法》不仅对广告发布人的行为有严格要求
    2023-08-17
    162人看过
  • 不发朋友圈罚款违法么
    法律综合知识
    通常情况下,企业强行要求员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宣传信息是不符合法律规范的,员工有权对此予以拒绝。倘若雇主以此为由扣减员工薪资的行为发生,当事人可向当地劳动行政管理机构进行投诉或举报。按照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各个企业都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建立并逐步完善对劳工权益和劳动义务的保障机制,以确保每位员工依法享有的权利得以实现,同时负有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义务得到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
    2024-05-05
    53人看过
  • 在朋友圈发打靶视频违法吗
    在朋友圈发打靶视频一般不违法。行为人在正规射击场所进行打靶,此行为是合法的,因此在网络上发布视频也是合法的。如果行为人是属于违法私自的持有枪支进行打靶,那么发布了视频和打靶行为都是违法的。行为人非法持有枪支构成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果有严重情节的,处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是指违反枪支管理规定,私自挪用、藏匿枪支、弹药,拒不交出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2024-05-10
    194人看过
  • 广告法解读:朋友圈刷广告的小心被索赔
    随着微信的用户群体的迅猛增加,越来越多的商家将注意力投向微信营销模式。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朋友圈不时被各路微商广告刷屏,让人不胜其烦。然而,根据1日开始实施的新《广告法》有关规定,在朋友圈乱刷广告将有可能被索赔。广告法解读:朋友圈刷广告的小心被索赔“收到微信小红包的朋友,请帮我转发一下广告。”在微信群中抢红包可要注意,发红包者往往会要求拿到红包的朋友帮忙转发广告。收红包手要快,帮忙转发广告却要“三思”。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告监管处处长谢旭阳告诉记者,自9月1日起,新《广告法》实施后不仅对温州的企业、商家在进行广告宣传时有较大影响,实际上对今后我们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地转发广告也有约束。“新广告法大大拓宽了广告发布者的范围。”谢旭阳告诉记者,之前的旧广告法规定,广告发布者只能是“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同时发布者和商品经营者之间需要有支付“费用”的前提。但在新《广告法》中,无论单
    2023-11-29
    482人看过
  • 微信朋友圈及公众号广告适用于新广告法吗?
    在实践中,新广告发发布施行后许多广告内容都受到了限制,那么微信朋友圈及公众号广告适用于新广告法吗?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一、微信朋友圈及公众号广告适用于新广告法吗?微信广告已纳入工商监管相关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微信的运营主体是腾讯公司,其自己发布的广告属于互联网广告,肯定是被纳入工商监管范围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广告,也已纳入监管视野,如果网友发现虚假广告可举报。相关人士坦言,对于朋友圈和个人公众号上发布的广告,还无法通过工商系统的抓取等功能主动监管,但如果网友举报工商可有针对性进行调查。综上所述,微信朋友圈及公众号广告适用于新广告法。利用一些网络平台发送的广告信息都包括在内的。微信朋友圈转发的广告的个人也是属于广告发布者,在朋友圈发广告时,除了要核对广告的真实性,还不能用夸大的词汇写广告语,要不,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所以你在转发之前最好用新广告法助手校验一下再发出去
    2023-06-07
    422人看过
  • 朋友拿我的照片发朋友圈犯法吗
    一、朋友拿我的照片发朋友圈犯法吗若他人在未征得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个人照片发布至社交网络平台的朋友圈中,我们便有权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请求。在这种情况下,未经许可发布他人相片实际上构成了对公民隐私权及肖像权的侵害,因此,我们拥有法律权利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在提出此类诉讼时,我们需要向当地人民法院提交正式的民事诉状,并且按照被告人数量提交相应数量的副本。《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一百二十三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二、朋友拿我的车去抵押了我该怎么办若您的汽车被友人借用后遭到抵押,具体应对策略
    2024-08-01
    70人看过
  • 发朋友圈违法拍摄军装照
    穿军装拍照片发朋友圈违法。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严禁以军人的身份在互联网上开设博客、聊天交友、应聘求职。把军人穿军装的头像放在微信里,就是违反保密规定。军属不得在网络和电话中谈论涉及军事秘密的话题,不得在微信、QQ等聊天工具上发表可能泄露军事秘密的图片和视频。邮寄军装违法吗邮寄军装不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是肩章和帽徽可能是违法的,如果是违法行为,通常不可能邮寄出去,如果快递公司在接收快递的时候没有进行验视,这种情况下要追究快递公司的法律责任,一般情况下对快递公司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进行处分,情节严重的,甚至可以吊销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中国人民解放军严密防范网络泄密十条禁令》第二十条严禁以军人身份在互联网上开设博客、聊天交友、应聘求职。把军人穿军装的头像放在微信里,就是违反保密规定。军属不得在网络和电话中谈论涉及军事秘密的话题。不得在微信、QQ等聊天工具上发表可能泄露军事秘密的图片和视频。
    2023-07-10
    275人看过
  • 盗用他人图片发布到朋友圈是否涉嫌违法?
    是违法行为,如果侵犯到隐私权和名誉权,可以起诉。在朋友圈发布他人照片并带有侮辱性语言属于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违反了法律,可以报警处理。未经他人允许发布他人视频、照片并进行公然侮辱属于违法行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50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罚款。关于盗图侵权的法律“盗图”行为主要涉嫌侵犯著作权人的署名权、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
    2023-07-04
    265人看过
  • 朋友圈虚假广告监管难度大
    微信朋友圈正逐渐成为生意圈发布广告、进行推销的重点地带。朋友圈中出现的非标准形式的商业广告,到底认定为广告还是传播,目前还没有共识。当微信广告涉及虚假宣传,侵害微信用户利益时,尚难以适用现有法律规范。虽然根据广告法规定:本法所称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似乎可将微信广告纳入规范领域,但微信中包含大量私人交流信息,微信广告又缺乏明显标志,在传输过程中难以被识别,微信用户可以与好友分享某品牌的化妆品,也可以在个性签名中介绍某项服务,这时将难以界定其属于微信个人行为还是微信广告行为。同时,微信广告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广告受众往往分散在不特定的区域。在法律上确定违法广告的发生地,依次确定相应机关的执法管辖权成为微信平台消费者维权的障碍;其次,微信广告发布没有设置准入门槛,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智能手机,
    2023-06-07
    340人看过
  • 同学发朋友圈辱骂是违法的吗
    一、同学发朋友圈辱骂是违法的吗发朋友圈骂人,这事儿要看具体情况啦:1、要是骂得特别过分,甚至构成了公然侮辱,这就是违法滴,轻则挨罚,重则蹲牢;2、但要是只是批评,没啥谣言,也没啥难听的话,那就不算犯法啦;3、如果是瞎编乱造,散布谣言,还带有侮辱性质,那就算情节不严重,也是可能会被判成侮辱罪哦。《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二、外地的人,辱骂一个省能
    2024-07-26
    473人看过
  • 朋友圈是否散布法律信息
    朋友圈未经允许曝光个人隐私,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是犯法的行为。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发别人的朋友圈算侵犯隐私吗1、如果对方的朋友圈发的是原创内容,未经同意转发确实会涉嫌侵犯隐私,或者侵犯著作权。2、个人隐私标识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3、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第一百一十一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
    2023-07-14
    478人看过
  • 朋友圈发子弹壳犯法吗
    法律综合知识
    律师解答:不违法。朋友圈发普通的照片不犯法,没有私藏火药和子弹头的子弹壳就没有违反法律规定,如果违反法律规定,私藏火药和子弹头的子弹壳属于违法。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立法上没有规定数额、情节的限制,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则不应认为是犯罪,可以依照其他有关规定处理。《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2024-05-09
    114人看过
  • 朋友圈发不雅照犯法吗
    精神损害抚慰金
    依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在朋友圈发不雅照片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如果是发布他人不雅私隐照片的,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在朋友圈诋毁他人是侵权吗首先,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应具有如下法律特征:1、在侵害对象上,被侵害人是特定
    2023-04-17
    60人看过
换一批
#广告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违法广告指的是广告行为人由于实施了违反我国广告法律,行政法规的广告违法活动,使广告受众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并依照我国民法规范而承担法律后果的广告的总称。 违法广告大多是利用专家、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存在不科学的表述,误导消费者。... 更多>

    #违法广告
    相关咨询
    • 在朋友圈发布保证书是否违法?
      天津在线咨询 2024-11-17
      1. 私自查阅他人私人信息是违法行为,严重侵犯了被查询者的隐私权。 2. 无论信息是否已保存,凡未经他人许可查看或存储个人信息,都视为违反法律法规。 3. 如果国家公职人员私自查看或查询个人信息,将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惩罚,同时还要承担罚金或单处罚款的制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 如何发布追债朋友圈
      河南在线咨询 2025-01-18
      如果您欠债人未能偿还债务,您可以起诉。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但原告需先垫付。 在法院判决胜诉后,有时由于欠债人没有可执行财产,可能导致胜诉方赢得诉讼,但输掉钱财的情况。 因此在起诉时,您可以先采取诉前保全措施,申请法院快速查封、冻结欠债人的资产,这也可以理解为将胜诉款项最终执行到位的第一步。 根据《民法典》第188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
    • 朋友圈是否可以发布侮辱性言论违法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4-12-06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骂的内容具有侮辱性质,但没有造成严重后果,那是侵权行为,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可能被拘留、罚款;如果造成严重后果(比如受害人自杀、精神失常等),那可能构成侮辱罪,可以向法院起诉。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
    • 2022年欠钱发朋友圈违法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1-10
      要看具体情况定。主要要看发朋友圈的内容是什么,如果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那就违法,构成侮辱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 拿怀孕报告威胁并发布朋友圈可以起诉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02
      这种情况不构成威胁。何况如果孩子是你的,你本来就应该承担责任,更何况对方的行为并没有给你造成实质内容损害。你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