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纵火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1 10:50:22 368 人看过

纵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区分纵火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本罪与一般放火行为的界限。一般放火行为,是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因此,它们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而在于前者危害公共安全,后者不危害公共安全;理论上,界限不难区分,但司法实践中,在处理具体放火案件时,对于某种放火行为是一般放火行为,还是构成放火罪,容易发生意见分歧,应当认真分析认定。

二、本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界限。放火犯通常以烧毁目的物为犯罪目的。但是,判断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不应以犯罪目的是否达到为标准,而应以行为是否符合刑法规定的放火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为标准。刑法对于放火罪的规定有两个条文,即第114条和第115条。两条的关系是,第114条是规定放火罪的构成要件的基本条款,第115条是与本条相联系的结果加重条款。根据刑法理论,结果加重的条款是不发生犯罪未遂问题的,只有该条文规定的严重结果发生了,才能适用该条文。所以,认定放火罪的既遂和未遂,应以第114条规定的放火罪的构成要件为标准。根据第114条,只要实施了放火行为,点着了目的物,引起目的物燃烧,使目的物有被焚毁的危险,即使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目的物被焚毁,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放火罪的既遂。例如某人正要点火,就被人抓获,或者刚点着引火物,就被大雨浇灭等,应被认为是放火罪的未遂。

三、本罪与意外火灾的界限。意外火灾,是指由于不能预见或者不能抗拒的原因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况,如燃山火、雷电、地震以及其他不能预见和抗拒的原因引起的火灾。这种火灾的发生,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危害了公共安全,有的还与行为人的行为有关,但行为人主观上既无故意,又无过失,因此,不构成犯罪。在处理这类案件时,由于有时只看到火灾的发生与行为人的行为,而忽视了对行为人主观心理态度的考察、分析,因而在罪与非罪问题上发生分歧。

四、本罪与放火烧自己财物而又不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界限。从法律上讲,任何人对属于自己的财产都有处分权,包括将其毁坏,使其失去使用价值或者价值。但是,这种权利的性质是以未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为前提的。只要不损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放火烧自己的财物,就属于处分个人所有財产的范畴,不构成放火罪。反之,构成放火罪。

五、区别一罪和数罪。行为人在实施杀人、强奸等犯罪后用放火的方法焚毁罪迹的,应区分不同情况处理。如果行为人消灭罪迹的放火行为不足以危及公共安全的,按所犯的罪从重处罚,不另以放火罪实行数罪并罚;如果行为人消灭罪罪迹的放火行为足以危及公共安全,则应另以放火罪与前行为构成的犯罪,实行数罪并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2日 12: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目的相关文章
  • 纵火罪如何进行处罚?
    法律规定的是“放火罪”,构成放火罪,有三种量刑情形:1、犯此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3、如果是过失犯,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纵火罪是什么罪纵火罪是指故意用放火焚烧公私财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人的人身安全和重大公私财物的安全。由于纵火是一种严重犯罪,社会危害性极在,所以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放火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使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本罪,只是作为量刑时的情节与已造成严重后果的有所区别。《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
    2023-08-04
    393人看过
  • 广饶一中遭到故意纵火,刑法中故意纵火如何定罪量刑
    【事件经过】昨日晚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一中遭纵火,造成1死3伤的悲剧。此事引起该校学生和家长担忧,但学校为了避免学生家长接走孩子引起恐慌当晚不允许学生离校,只允许出事班级学生的家长进去探望,教室里很多孩子在打地铺。目前,纵火犯已被初步确定,公安机关正在全力侦破中,而3名受伤的学生已被转到医院救治,其中有名学生烧伤严重被转移到重症监护室。据广饶县公安局官方微博@广饶公安16日深夜发布消息通报,16日晚20时40分许,广饶一中二校区高一15班突发火灾,造成一名学生死亡、三名学生受伤。受伤学生已全部送医院救治,初步确定系人为纵火,并已初步确定犯罪嫌疑人。目前,公安机关正在全力侦破之中。据了解,有3名学生被送往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接受救治,两男一女。据其中一名学生的家长介绍,他们接到电话得知该事件后迅速赶到广饶县人民医院,被告知孩子已经被转到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目前,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已经组织多名专家进行
    2023-12-06
    63人看过
  • 火罪:放火与纵火的司法认定
    放火罪和纵火罪在我国法律上没有区别,都属于涉嫌我国《刑法》的放火罪。放火罪不论有没有造成严重后果,都构成犯罪,因为是属于以危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放火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判处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司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纵火罪和放火罪立案标准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根据《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规定,凡是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
    2023-07-18
    278人看过
  • 纵火未遂如何去判
    纵火未遂,属于放火罪未遂,量刑期间在3—10年。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放火罪的量刑情节:放火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放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放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1、放火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2、主观要件即故意的心理态度;3、客体要件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4、客观要件即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二、烧自家房屋构成放火罪吗烧自家房屋如果波及到他人的财产或者演变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也构成放火罪。构成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
    2023-03-13
    165人看过
  • 故意纵火罪的罚金和刑期如何判定?
    构成故意纵火罪的量刑标准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其他危险方法造成重伤的;死亡或者给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故意纵火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以放火或者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根据以上114条和第115条的规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
    2023-07-07
    348人看过
  • 纵火罪概念
    法律综合知识
    纵火罪,即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021-12-09
    421人看过
  • 放火纵火罪行判决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放火烧山会判多少年是要依据其放火行为有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决定的。《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未成年放火烧山会受到什么处罚未成年放火烧山属于放火罪,但是要看具体年龄才能定论。如果已满十四周岁而放火烧山则会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14周岁以下的孩子完全不负刑事责任,14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下的孩子只负相对刑事责任。若孩子年龄已达16周岁,则与成年人一样,负完全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
    2023-07-01
    348人看过
  • 如何界定放火罪既遂与未遂的?
    一、如何界定放火罪既遂与未遂的判断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应以行为是否符合法律上规定的放火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为标准。放火罪是危险犯,即只要实施了放火行为,点燃了目的物,并且该放火行为使公共安全处于危险状态,即使没有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也构成放火罪既遂。如果放火行为尚未实行完毕,即点火未得逞,如愿点火时被捉获或者遇意外情况没有引底燃目的物等,则为放火罪未遂。只要实施了放火行为,点着了目的物,引起目的物燃烧,使目的物有被焚毁的危险,即使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目的物被焚毁,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放火罪的既遂。例如正要点火,就被人抓获,或者刚点着引火物,就被大雨浇灭等,应被认为是放火罪的未遂。二、放火罪与失火罪的区别是什么放火罪与失火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犯罪主观方面不同。放火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失火罪的主观方面则为过失。犯罪主体不同。放火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失火罪的刑事责任年龄则为
    2023-04-18
    261人看过
  • 纵火案如何判刑处罚
    罪刑相适应原则
    一、纵火案如何判刑处罚1、纵火案的判刑处罚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2、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二、放火罪怎么认定1、一般放火行为,是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因此,它们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而在于前者危害公共安全,后者不危害公共安全。2、从理论上说,界限不难区分。但在司
    2023-04-26
    366人看过
  • 无意纵火者如何处理
    法律综合知识
    在疏忽引发火灾的案件中,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条款,其主要涉及到的犯罪类型是过失犯放火罪。对此类案件的审判,通常采用的判决方式为判处被告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情节轻微,则可判处被告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然而,若因疏忽引发的火灾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例如致使他人重伤、死亡或者给公共和私人财产带来重大损失,那么法院将会在法定的量刑范围内进行裁决,这其中可能包含对被告人的加重处罚。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倘若疏忽引发的火灾并未产生严重后果,且情节相对较轻,法院也有可能会考虑给予被告人减轻处罚。以上所述皆为法律层面的相关规定,若您在生活中遇到了与此相关的问题,或者希望得到更为专业的法律建议,请及时寻求律师的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
    2024-04-25
    339人看过
  • 纵火犯应该如何判刑?
    法律综合知识
    犯放火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依法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纵火未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二是纵火造成了一定的实际损害,但并不严重。而造成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将被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5-06
    68人看过
  • 广饶一中学遭纵火,刑法放火罪如何处罚
    广饶一中学遭纵火【事件经过】5月16日14时许,被害人刘某敬(女,18岁,广饶县广饶街道人)在广饶县锦湖小区家中被捅伤致死。晚20时40分许,广饶一中二校区发生一起纵火案件,致一名学生死亡,三名学生受伤,现在医院接受救治,另有13名学生住院观察。晚21时20分许,县英才学校初中部两名学生被捅伤,现在医院接受救治。接报后,公安机关迅速开展工作,现已初步确定犯罪嫌疑人,正在全力侦破之中。案件发生后,广饶县立即启动重大案件应急处置机制,成立应急处置小组,全力救治受伤学生,积极做好各项善后工作。刑法放火罪如何处罚我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
    2023-06-12
    158人看过
  • 故意纵火罪量刑应该如何理解
    根据刑法114条、115条第一款的规定,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国家林业局、公安部2001年5月9日发布实施的《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规定,凡是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1、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2、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3、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4、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为重大案件,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十公顷以上的为特别重大案件;5、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本条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十五条规定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按照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确定。根据法律的规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2023-06-24
    147人看过
  • 纵火未遂的刑期应该如何判定?
    纵火未遂,属于放火罪未遂,量刑期间在3—10年。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放火罪的量刑情节:放火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纵火未遂可以取保候审吗纵火未遂只要符合取保候审适用条件,可以申请取保。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2023-07-06
    189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目的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所追求的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可以是违法的结果,也可以是不法状态本身。犯罪目的对犯罪动机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它支配着行为人对犯罪对象的选择和对危害结果的追求。... 更多>

    #犯罪目的
    相关咨询
    • 请问我国刑法中对纵火罪是如何界定的?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30
      纵火罪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和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徒刑或死刑。一般不构成纵火罪的,不必过多担心
    • 放火罪与失火罪的界限如何界定
      海南在线咨询 2023-10-19
      (1)主观上,放火罪是故意;而失火罪是过失; (2)放火罪是危险犯,不要求发生实害结果,而失火罪中,失火行为必须造成人身伤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犯罪。
    • 2022年纵火罪如何认定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29
      纵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认定纵火罪可以根据本罪的主体、客体、对象进行判定: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由于放火罪社会危害性很大,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放火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放火行为一经实施,就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者使不特定的公私财产遭受难以预料的重大损失。
    • 纵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的界限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6
      放火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那么纵火罪认定是怎样的呢? 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 一般放火行为,是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因此,它们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而在于前者危害公共安全,后者不危害公共安全。从理论上说,界限不难区分。但在司法实践中,在处理具体放火案件时,对于
    • 纵火罪怎么处罚如何判罚纵火罪量刑标准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8-24
      按照《刑法》中的量刑标准来看: 1、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