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频发:关注道路交通安全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11-10 21:20:08 195 人看过

原文:将事故分为轻微、一般、重大和特大四个等级,分别对应造成1至2人轻伤、3人以上轻伤、10人以上重伤、3万元以上6万元以下财产损失的事故。

改写: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程度,将事故划分为轻微、一般、重大和特大四个等级。

以下是对原文的改写:

分类如下:

-轻微事故:指一次事故造成1至2人轻伤,或者财产损失不超过1000元,非机动车损失不超过200元。

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轻微事故

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同时,对于发生轻微事故的情况,有关法律法规也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漏报,不得决定谎报或者瞒报。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五十条规定,对于发生事故后逃匿的人员,有关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外,《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事故调查处理机构应当根据事故性质和损失程度,制定事故调查提纲,并依照事故调查提纲的要求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综上所述,发生轻微事故的单位负责人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同时,有关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对逃匿的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则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有关负责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并如实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同时,有关人民政府也应当依法对逃匿的人员给予处分,对构成犯罪的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四条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一)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本情况;(二)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经过;(三)道路交通事故证据及事故形成原因分析;(四)当事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五)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名称和日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由交通警察签名或者盖章,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7日 23: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交通安全相关文章
  •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中交通事故指什么
    《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交通事故的定义为:车辆在道路上有过错或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也就是说,构成交通事故要有4个要件:即车辆、道路上、交通违法行为或过错、损害后果。首先,道路交通事故的主体,一方必须是车辆。即发生道路交通的事故的双方或者是两车之间、或者是人车之间发生的刮擦、碰撞或直接影响等形成的事故,有一方必须是车辆。《道路交通安全法》也对车辆进行了界定,这里的车辆包括各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可以有相对方可以没有相对方,车辆因侧翻导致自己损失的事故就是没有相对方的道路交通事故。相对方可以是一方也可以是多方,多辆车发生追尾的事故就是相对方是多方的道路交通事故。其次,道路交通事故的地域范围是道路,发生在道路以外的事故一般不属于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道路”的含义也做了解释,即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道路,还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
    2023-04-30
    346人看过
  • 道路交通安全法
    交通安全
    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一、电动车逆行怎么判电动车逆向行驶的处罚是处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二、走路闯了红灯怎么办走路闯了红灯会被处警告或者罚款。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所以结合描述来看,行人不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的,会被处警告或罚款。三、快递三
    2023-04-07
    206人看过
  • 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非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有哪些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项规定的道路范围,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过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公共交通场所。以上范围外的道路都是非道路。《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七条:车辆在道路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的,参照本法有关规定办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处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最新修改的内容规定:1、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2、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3、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由此可见
    2023-08-18
    146人看过
  •  交通事故频发路段:严禁通行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导致重大事故, 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它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为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除了要承担刑事责任外,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它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为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除了要承担刑事责任外,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需要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费用。 【 素 材 : 交 通 事 故 民 事 赔 偿 】交通事故民事赔偿主要包括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损失。财产损失包括车辆维修费用等物质方面的实际损失,而人身伤害损失则
    2023-09-17
    54人看过
  • 《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哪些严重的道路交通安全
    《道路法》对哪些严重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规定了拘留的处罚?--------------------------------------------------------------------------------《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以下7种交通违法行为规定了拘留的处罚:对醉酒后或营运机动车的;对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够成犯罪的;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非法拦截、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的。
    2023-04-23
    397人看过
  • 《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交通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
    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第七十一条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举报属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第七十二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
    2023-08-10
    490人看过
换一批
#交通常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交通安全
    相关咨询
    •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非道路交通事故定义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5-17
      “道路”范围,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上述范围之外的路,都是非道路。车辆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的,参照本法有关规定办理。
    • 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事故
      福建在线咨询 2021-12-17
      认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首先要看行为人的行为和事故的发生和损害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因果关系,即使行为人的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也不承担事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例如某人无证驾驶,严格遵守了通行的规则,也没有任何驾驶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对因后车追尾造成的交通事故不承担事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事故当事人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除了包含因果关系原则外,还发挥了衡量当事人行为对事故形成的原因力
    • 什么是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非道路交通事故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25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七条:“车辆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的,参照本法有关规定办理。”的规定,如发生事故的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报案,即参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处理事故。
    •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称的交通事故发生的范围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第一百一十九条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二)“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三)“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四)“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
    •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交通事故责任
      澳门在线咨询 2021-03-29
      实施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车辆和驾驶人 第一节机动车 第二节机动车驾驶人 第三章道路通行条件 第四章道路通行规定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机动车通行规定 第三节非机动车通行规定 第四节行人和乘车人通行规定 第五节高速公路的特别规定 第五章交通事故处理 第六章执法监督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