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固定期限离职也是需要提前向单位提出书面的离职申请的。签订了劳动合同的正式员工辞职需要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向公司提出辞职才可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按此规定辞职是合法的,并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时间一到可以离职。如果是试用期员工,一般只需提前三天提出申请,手续办理也相对较简单。如果员工有人事档案在公司的,要办理档案转移到人才交流中心。如已有下家单位愿意接受保管的也可以。
一、外包工可以随时辞职吗
不可以。外包工以及劳动派遣的员工也是需要提前三十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到用人单位。如果员工在试用期内办理辞职手续,则需要提前三天通知到用人单位,如果因为员工擅自离职造成的损失也是需要劳动者来承担,如果是用人单位要解除劳动合同的,就需要支付一定的经济赔偿金。
二、员工离职手续办理流程是怎么样的
1、如果您的劳动合同还没到期的话,需提前一个月向部门领导提出书面辞职申请和《解除劳动合同申请》,待部门领导签署意见后报人力资源部。
2、由人力资源部逐级报请,经总经理、董事长批准后,人力资源部通知您的部门领导安排工作交接。
3、您需要按《离职员工交接手续表》《工作交接明细表》和《物品交接单》内容依次交接,财务部结清借款后,经交接双方和部门领导签字确认后,交接工作方视为完成。
4、工资中涉及保险,人力资源部同财务部办理保险清算,进行保险减员手续。
5、人力资源部统计其本月考勤,报上级领导批示,到工资结算日发放您的工资。
6、人力资源部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并给您开出《解除劳动合同证明》,《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是您到下一个新单位需要的,只要是正规大单位,一般都会要求出具的,有备无患。如果是试用期员工,一般只需提前三天提出申请,手续办理也相对较简单。另外,提醒如果你有人事档案在公司的,要办理档案转移到人才交流中心。如已有下家单位愿意接受保管的,也可以。其他形式的离职,如劳动合同到期的,就直接不续签,正常办理工作交接,是不需提前三十天提出申请的。
-
无固定期限劳动主动离职要提前多久说?
256人看过
-
一年劳动合同期间能否提前申请离职
495人看过
-
劳动合同到期不想续签,需要提前递交辞职申请吗
128人看过
-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否可以在约定期限前辞职
379人看过
-
个人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还要写离职申请吗
342人看过
-
离职提前半个月申请解除劳动合同要提前多久
109人看过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
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没到期还能提前离职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05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还没到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的解除有协商解除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协商解除,第37条、38条规定了劳动者的单方解除权,第39条、40条、41条规定了用人单位的单方解除权。劳动者想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比较简单,通常情况下,试用期提前三天,其他时间提前三十天通知劳动者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请问劳动合同规定的固定期限提前辞职可以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3-08-04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提前辞职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是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新劳动法固定期限合同前提河北在线咨询 2022-09-07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申请是否需要写书面申请山东在线咨询 2022-04-03不需要写书面申请。《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
-
一般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辞职要提前多久告知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2-041、签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辞职一般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法定情形致使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