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欠款罪立案标准及法律适用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9-01 06:20:07 390 人看过

恶意欠薪罪是指涉及金额在5000到1万元之间的拖欠工资行为。其行为是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恶意欠薪罪属于对用人单位的惩戒,处罚是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刑法,恶意欠薪罪是指涉及金额在5000到1万元之间的拖欠工资行为。恶意欠薪罪属于对用人单位的惩戒,具体而言,其行为是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法律的规定也是比较严格的,其处罚是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恶 意 欠 薪 行 为 会 受 到 哪 些 法 律 制 裁 ?

恶意欠薪行为是指雇主在用工过程中故意拖欠工资或者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是违法行为,而且对员工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恶意欠薪行为会受到以下法律制裁:

1. 罚款: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或者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2. 赔偿金: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或者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每拖欠一次工资,需要支付2倍的赔偿金,最高不超过12万元。

3. 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严重拖欠工资或者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员工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4. 诉讼: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或者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员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恶意欠薪行为不仅是违法行为,而且对员工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恶意欠薪行为,建议尽快纠正,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恶意欠薪行为不仅是违法行为,而且对员工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恶意欠薪行为,建议尽快纠正,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劳动者也应该时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受到恶意欠薪行为的影响,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一)隐匿财产、恶意清偿、虚构债务、虚假破产、虚假倒闭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的;

(二)逃跑、藏匿的;

(三)隐匿、销毁或者篡改账目、职工名册、工资支付记录、考勤记录等与劳动报酬相关的材料的;

(四)以其他方法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9日 16: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欠款相关文章
  • 恶意欠薪罪立案标准
    1、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也就是说当事人基本上有支付劳动报酬的能力但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2、数额较大,对于数额较大的具体定义还未明确规定,一般根据相关的司法实践来看,涉及数额为5000到10000的均可以被认定为数额较大;3、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也就是经过政府机关干涉但依然不支付的。恶意欠薪罪是因为主观意愿而造成拖欠他人劳动报酬的一种犯罪行为,这种行为是对社会经济正常秩序有严重的影响,而且也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损害,同时更对我国法律和公平正义有严重的影响。因此,2015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查处衔接工作的通知》,我国法律上对恶意欠薪罪的打击也更加严厉。一、恶意欠薪罪的量刑标准《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
    2023-03-18
    430人看过
  • 恶意欠薪罪立案标准
    一、恶意欠薪罪立案标准恶意欠薪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2.涉及数额为5000到10000的;3.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二、恶意欠薪罪立案标准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恶意欠薪罪如何启动刑事立案程序
    2023-06-14
    236人看过
  • 恶意欠薪罪立案标准!
    以转移财产、逃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能力,政府有关部门命令支付也不支付的情况之一,立案诉讼:(1)拒绝支付1名劳动者3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金额在5千元到2万元以上的情况下(2)拒绝支付10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金额累计在3万元到10万元以上的情况下。不支付工人劳动报酬,未造成严重后果,刑事立案前支付工人劳动报酬,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不予立案追诉。恶意欠薪罪立案标准有哪些恶意欠薪罪立案标准有:1、通过转移财产、逃跑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即当事人基本有能力支付劳动报酬,但因各种原因拒绝支付;2、数额较大,对数额较大的具体定义尚未明确规定,一般根据相关司法实践,涉及数额为5000到10000均可认定为数额较大;3、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的,即政府机关干涉但仍不支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
    2023-08-06
    191人看过
  • 恶意贷款罪立案标准
    我国刑法对贷款诈骗案的立案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为了达到非法占有地目的,从而实施了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行为,并且诈骗数额达到一万元以上的,那么公安机关可以对该犯罪嫌疑人进行立案追究。一、哪些案件属于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如罚金、拘役、管制、有期徒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等的案件。其特征包括:(一)外在表现为直接侵害形态;(二)多数案件存在明显的犯罪现场;(三)案件因果联系复杂多样;(四)案件形成具有阶段性与突发性。有下列情形的立为刑事案件:1、杀人案。故意杀人的;“打砸抢”致人死亡的。2、伤害案。流氓伤害他人的;行凶报复致人重伤的;“打砸抢”致人伤残的。3、抢劫案。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因“打砸抢”毁坏财物的。4、投毒
    2023-03-27
    143人看过
  • 恶意欠薪罪立案标准及刑罚执行
    恶意欠薪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也就是说当事人基本上有支付劳动报酬的能力但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2、数额较大,对于数额较大的具体定义还未明确规定,一般根据相关的司法实践来看,涉及数额为5000到10000的均可以被认定为数额较大;3、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也就是经过政府机关干涉但依然不支付的。恶意欠薪的维权方式有:1、通过工会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2、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来解决;3、有争议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调解来解决;4、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5、求助社会、媒体的力量。恶意欠薪罪立案有什么标准恶意欠薪的,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此罪的立案条件: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
    2023-08-14
    121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立案标准及法律适用
    根据最新的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但由于我国各个省市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具体的各省对合同诈骗罪数额的标准是有所不同的。河南省合同诈骗罪立案标准是什么?个人诈骗数额在5000至20万元以上的或者单位诈骗,所得归单位的,数额在5万至2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调查。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用签订合同诈骗钱财的案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侵犯了他人财产权,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与经济纠纷极难区分与识别,因而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合同诈骗罪立案标准:1、《刑法》规定立案标准本罪是《刑法》新增设的罪名。《刑法》第224条规定
    2023-07-19
    268人看过
换一批
#债权债务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欠款
    词条

    债务人欠货款,如果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没有订立欠条的话,债权人就需要收集其他证据,来证明债权债务合同确实存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规定,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确实存在的证据,不只限于借条,还包括了双方的收据、书证、电子证据... 更多>

    #欠款
    相关咨询
    • 恶意欠款罪立案标准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20
      一般为了保护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全国人大常委会2011年2月25日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其中规定“恶意欠薪”入罪。 定罪必要性 刑法调整的仅是犯罪行为,所谓犯罪就必定具有社会危害性、行为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三个基本特征。一般的拖欠劳动者工资行为不触及刑法,而恶意欠薪引发的社会问题的广泛性和严重性使它具有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行为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而当前其他法律制裁有限,有必要采用
    • 恶意欠款罪的立案标准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7-16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可能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其立案标准为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6000元以上的或者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4万元以上。
    • 恶意欠薪罪立案标准恶意欠薪罪立案标准判决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26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一)隐匿财产、恶意清偿、虚构债务、虚假破产、虚假倒闭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的。 (二)逃跑、藏匿的。 (三)隐匿、销毁或者篡改账目、职工名册、工资支付记
    • 恶意拖欠贷款立案标准及责任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21
      1、仅是拖欠银行贷款,属于民事纠纷,不会追究刑事责任。、 2、如果是使用信用卡,恶意透支一万元以上的,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1、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利用信用卡,一般是指使用伪造的、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方法
    • 恶意欠薪罪的定义及立案标准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05
      1.在有欠条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三条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恶意欠薪罪的规定 《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