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规章可以作为审判依据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21 20:43:24 471 人看过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可以参照适用行政规定。规章可以作为参照。民事裁判文书应当引用法律、法律解释或者司法解释。对于应当适用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或者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直接引用。行政裁判文书应当引用法律、法律解释、行政法规或者司法解释。对于应当适用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公布的行政法规解释或者行政规章,可以直接引用。

诠释祭奠权——兼说民事习惯作为判决依据

曾经有一个关于悼念权的案件,弄得受诉法院骑虎难下,最后以驳回原告诉讼请求而告终,结局是当事人的争议不了了之。可是,类似于悼念权这样的纠纷并不会因为法院驳回诉讼请求而消灭,下面的两个案件即是因为这样的问题而发生争议!河南省焦作市的一对父子因争夺骨灰存放证,诉讼到了法院。68岁的退休职工王某,在妻子去世后,想能够经常到存放妻子骨灰的殡仪馆祭奠。因祭奠必须持骨灰存放证,而骨灰证却在儿子处存放,儿子不在家或有事,就无法去祭奠。王某多次向儿子索取骨灰证,儿子均不同意。为此,父子俩发生纠纷,王某一怒之下将儿子告上法庭。无独有偶,又有一位老人因祭奠权引发纠纷。梁某已经79岁,其妻因病去世后,骨灰存放在殡仪馆,存放证和钥匙由长子保管。梁某为吊唁和安置老伴骨灰,向长子索要骨灰存放证和钥匙,遭到拒绝。老人一纸诉状将长子告上法庭,请求法庭依法判令长子交出钥匙,归还老伴骨灰存放证。祭奠权,或称悼念权,是指近亲属之间对亡故亲人的祭祀和悼念的意愿和可能。这里的“意愿”是指权利的内容,“可能”就是权利的本质。因此说祭奠权是一种权利也未尝不可。可是对一个同样的权利,不同的法院却有两种不同的判法。关于悼念权的案件,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让它自消自灭。可是,关于祭奠权的两个案件,受诉法院都有很好的处理结果。审理王某祭奠权案件的焦作市某区法院认为,原、被告系近亲属,对死者均有祭奠权,故骨灰存放证应由原、被告双方及其他近亲属共同持有。鉴于原告与死者是夫妻关系,并从客观上方便其他亲属祭奠,该骨灰存放证由原告保管更妥。故依法判决被告将其母的骨灰存放证交给其父保管。在审理梁某祭奠权案件的法庭上,原告主张,自己已经在民政部门指定地点购置了一块墓地,要求长子归还存放证,取出骨灰,使老伴入土为安。儿子则认为,自己并没有侵犯父亲任何权利,况且父亲购置墓地未和自己商量,因此拒绝归还。审理该案的法官认为,对于骨灰证保管问题,尽管目前法律无明文规定,但从情理上讲,原告与老伴相濡以沫几十年,现提出安葬老伴,于情于理,骨灰证和钥匙交与原告并无不当。父子双方接受法官的意见达成了和解,原告撤诉,一家人和和睦睦地出了法院。法院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通过对案件的审判,准确地诠释了这一权利的本质,同时,也坚持了法律无明文规定的时候,以民事习惯作为判案的根据。悼念权,或称祭奠权,其实都很难说是一种权利。但说其是一种权利的内容,则是完全准确的。民法调整亲属关系,是通过赋予近亲属之间相互享有身份权的方式实现的。这就是,在夫妻之间享有配偶权;在未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间,享有亲权;在其他近亲属之间,则产生亲属权。在近亲属之间,除了这三种身份权利之外,不再存在其他有关身份的权利。在这三个权利之外,再创造什么新的有关身份的权利,都有故弄玄虚、哗众取宠之嫌。所谓的祭奠权或者悼念权,都是近亲属之间对于已故的共同亲属的祭祀权。凡是近亲属,都有这种权利,它产生于配偶权、亲权和亲属权,是配偶权、亲权和亲属权的具体内容,而不是独立的权利。它的具体内容,即是每一个近亲属,对已故的近亲属(尤其是尊亲属)都有祭祀的权利,其共同的近亲属相互之间应当尊重对方的这一权利,相互通知,相互协助,使其真正享有这样的权利内容并得以实现。在立法上,对这种权利是没有规定的。但是,法律没有规定的,不能说它就一定不是权利,或者说它不是一个权利的内容。祭奠权正是这样一个问题。按照民事法律适用的原则,有法律依法律,无法律依民事习惯。祭奠权没有法律规定,就应当按照民间的习惯进行保护。发生争议,也要按照民间习惯进行裁决。那种认为没有法律规定,就不能对发生的民事争议进行裁决的思想是不对的。法官应当熟知法律,同时也应当熟知民事习惯,当民事法律缺少具体规定的时候,就应当按照习惯裁决案件。例如,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都有对死去的一方的祭奠权,但是,从夫妻之间和父母子女之间的祭奠而言,显然更应当尊重夫妻之间的祭奠要求。这既是亲等关系使然,同时也是民间习惯的约定俗成。按照这样的习惯处理祭奠权的案件,是比较符合民法精神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规章。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9日 08: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配偶权相关文章
  • 房子没有门可以作为不赔偿的依据吗
    房屋拆迁纠纷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国有土地上房屋的拆迁,应当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的法定程序执行。在该法中也规定了政府及职能部门的职责,如果存在违法且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则权益被侵害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对于补偿标准问题,法律规定是不低于周边房屋市场价格。另一类是:集体土地上房屋的拆迁,应当依照《土地管理法》及各地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办法执行,此类拆迁也应依法进行。补偿标准也应当参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精神执行。由于房屋拆迁案件涉及众多部门,众多单位,征收过程中又有很多的部门作出各种行政行为,案件非常复杂,维护权益建议聘请专业律师。一、房屋没有门窗拆迁赔偿吗房子会补偿,而拆迁补偿费用,包括搬迁前期费用和搬迁过程中发生的停工费用、机器设备调试修复费用以及物资的拆卸、包装和运输、解聘员工补偿费等费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七条
    2023-03-14
    196人看过
  • 部门规章可以设行政许可吗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部委规章不能设定行政许可权。《行政许可法》第四条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第十四条规定,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实施后,除临时性行政许可事项外,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规。第十五条规定,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
    2023-06-01
    392人看过
  • 自认可以作为案件判决的依据吗
    1、普通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中一人或者数人作出的自认,对作出自认的当事人发生效力。2、必要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中一人或者数人作出自认而其他共同诉讼人予以否认的,不发生自认的效力。其他共同诉讼人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说明并询问后仍然不明确表示意见的,视为全体共同诉讼人的自认。律师补充:1、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有所限制或者附加条件予以承认的,由人民法院综合案件情况决定是否构成自认。2、我国严格限制默示自认原则,即不仅要求当事人有不予争执的行为发生,也同时要求审判人员充分说明该事项的含义及可能的后果,并再次询问其对该事实承认或否认的意见,该方当事人仍然不置可否、态度暧昧、沉默不语的,方能视为自认效果。【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条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的,除授权委托书明确排除的事项外,诉讼代理人的自认视为当事人的自认。当事人
    2023-05-06
    180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可以作为判案依据吗?
    我国民事诉讼活动所依据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那么我们现在又有一个疑惑,民事诉讼法可以作为判案依据吗?答案是肯定的,民事诉讼法是我国重要的法律,也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可以作为民事案件的判案依据的。一.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指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关于调整民事诉讼活动,确定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民事诉讼法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前者是指法典式的民事诉讼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后者是指民事诉讼法典以外的国家宪法和其他法律中有关民事诉讼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国家规定处理民事审判程序的法律,是我国重要的法律之一。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它通过规定人民法院和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制度和程序,通过规定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民事诉讼中的权
    2023-06-03
    116人看过
  • 部门规章可以设行政许可吗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部委规章不能设定行政许可权。《行政许可法》第四条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第十四条规定,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实施后,除临时性行政许可事项外,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规。第十五条规定,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
    2023-06-01
    447人看过
  • 被告在二审期间提供的证据可以作为判决的依据吗
    被告在一审诉讼期间不应诉,不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经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一审法院根据行政诉讼法有关规定,缺席判决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被告不服提起上诉并提供了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且能够证明被告作出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正确的。对此案应如何处理?请予答复。行政诉讼法中被告负有举证责任的规定,是指被告如果提供不出或者不能提供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将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被告在一审期间不提供或者不能提供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的,法院只能认定被告没有举证,并推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无证据和法律依据。所以,对这类案件,第一审人民法院应依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和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一目的规定,以“主要证据不足”为由,判决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的审理,是审查第一审法院认
    2023-06-14
    188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配偶权
    相关咨询
    • 行政规章可以作为裁决依据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25
      可以。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参照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 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规章。
    • 可以作为判案依据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9
      可以作为判决案件的依据这是法律可以的民事判决都引用《民事诉讼法》的条款、司法解释都可以的
    • 行政法规可以作为判决依据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1-09-29
      国务院出台的法规能作为法院的判决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相关规定: 第三条刑事裁判文书应当引用法律、法律解释或者司法解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裁判文书引用规范性法律文件,同时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规定。第四条民事裁判文书应当引用法律、法律解释或者司法解释。对于应当适用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或者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直接引用。 第五条行政裁判文书应当引用法律、法律解释、行政法规或者司法解释。对
    • 腹部肿瘤可能作为取保候审或者判的依据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19
      腹部肿-瘤情节严重需要就医的,可以取保候审,是否批准由办案机-关决定,但不是判处缓刑的依据。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
    • 门诊病历可以作为伤残鉴定依据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23
      门诊病历不能作为认定工伤的证据,门诊病历并不是法律所规定的“医疗诊断证明”,它只能证明当天到医院就诊的事实,而不能成为劳动保障部门认定工伤的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