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婚姻家庭
婚姻纠纷
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当发生家庭暴力行为时,受害人及其亲属应当及时向有关机构反映情况。 对家庭成员实施家暴行为,受害方或亲属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应当到现场进行调查,根据其受害者的受伤情况,及时将受害者送至医院治疗;对于实施家暴者,... 更多>

家庭暴力

  • 有什么样的情况才算家暴
    司法实践中,以下几种情形将被或不被认定为家庭暴力:1、身体侵害达到持续性和经常性构成家庭暴力。2、一次性身体侵害但达到一定的伤害后果构成家庭暴力。3、争吵过程中的、偶发性侵害不构成家庭暴力。4、互殴不构成家庭暴力。5、精神损害无证据证实不构成家庭暴力。弟弟打姐姐算家暴吗视情况而定。家庭中存在暴力现象是较为普遍的,但不是所有家庭中的打骂、争执行为都能够成家庭暴力,必须造成身体上、精神上的一定伤害后果才能被认定是家庭暴力。《反家暴法》第十三条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2023-08-10
    442人看过
  • 在我国离婚冷静期是否适用于家庭暴力
    不适合,《民法典》关于离婚冷静期制度的规定只适用于协议离婚,对于有家暴情形的,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离婚,起诉离婚不适用离婚冷静期制度。诉讼离婚并没有离婚冷静期的规定。对于存在家暴、遗弃等双方达不成离婚一致意见的情形下,可以选择诉讼离婚。而在诉讼离婚中,“调解”也是必经的程序,调解包括调和与调离两种形式。在调离时会产生“久调不决”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法律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都没有对调解的时间做硬性规定。此外,离婚涉及感情问题,人就容易激动,往往就需要缓解一下双方的情绪,从而导致很多离婚案件时间拖得比较长。离婚冷静期是指夫妻在离婚时,政府.强制要求双方暂时分开考虑清楚后再行决定是否继续离婚。仅在政府机关实施(不适用于法院直接判定离婚的法定事由)。《民法典》规定离婚冷静期仅适用于协议离婚吗?1、《民法典》规定离婚冷静期适用于协议离婚,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2023-08-10
    182人看过
  • 青海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法律法规
    发文单位:青海省人大常委会文号: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6号发布日期:2005-11-26执行日期:2006-1-1由青海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11月26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5年11月26日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侮辱、虐待等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伤害的行为。第三条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村(牧)民委员会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的共同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任务,实行综合治理。各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公安等部门和妇联等有关组织,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进行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方面的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对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第四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新闻媒介、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委员会、村(牧)民委员会等组织,应当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家庭风尚,引导公民树立正确
    2023-08-10
    362人看过
  • 关于家庭暴力的预防
    预防是反家庭暴力工作的重要环节。草案确立了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预防为主、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第五条),规定了以下预防措施:一是国家开展反家庭暴力宣传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反家庭暴力宣传活动,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中小学、用人单位应当开展反家庭暴力宣传教育(第六条、第七条、第十一条)。二是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妇女联合会、医疗机构应当将反家庭暴力纳入业务培训(第七条)。三是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家庭暴力预防工作,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配合协助(第八条),人民调解组织应当依法调解家庭纠纷(第十条)。海南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规定第一条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建立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维护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伤害后果的行为。本规定所称的家庭成员是指夫妻、父母(养父母)、子女(养子女),以及有扶养关系或者共同生活的继父母、继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兄弟姐妹等。第三条家庭成员间应当相互爱护,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禁止家庭暴力。第四条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应当实行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2023-08-10
    206人看过
  • 关于人身安全保护令
    借鉴国外民事保护令制度,总结部分地区人民法院人身安全保护试点经验,草案建立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规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第二十三条);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包括下列措施: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申请人,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等(第二十八条)。同时,草案明确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作出条件、有效期和违反的法律后果(第二十六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离婚纠纷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条件是什么根据我国的反家暴法与民事诉讼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行为保全措施,即人身安全保护令。其适用的条件是针对在离婚案件中,当事人一方的行为造成原告损害的,常见的因素是家暴行为,则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不能靠近原告一定距离内。
    2023-08-10
    467人看过
  • 如何在婚姻中处理家庭暴力
    婚姻中碰到家庭暴力的处理方式是:1、紧急情况下的家庭暴力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警处理;2、向所在的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3、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婚姻中精神折磨是否属于家庭暴力案例:40岁的郭女士感到非常痛苦丈夫把第三者带回家,并当着她的面进了卧室。她家的房子虽然不大,却是两人通过努力于4年前买下的。可如今,这个家不再是她和丈夫、女儿三个人的家,而成了一个痛苦的精神刑场!那一天,女儿哭着说,爸爸有了第三者,是我同学的爸爸看到的。当她质问丈夫时,他竟然不耐烦地说,哭啥?不告诉你我有女人,是照顾你的情绪。一星期后,丈夫回家时带着一个30岁出头的女人。那女人像主人一般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郭去厨房倒茶时,却听到卧室门关上了。她冲到客厅,看到那扇紧闭的房门,眼泪不禁在眼眶里打转。之后,丈夫带那女人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女儿为此不回家,成绩越来越差。郭女士问:丈夫的行为对她和女儿的精神构成巨大的伤害,这难道不算是一种家庭暴力吗?(为尊重个人隐私,以上案例中人物皆为化名)分析:家庭暴力指对家庭成员进行肉体上的人身攻击和人身伤害。郭女士遭受的是其丈夫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带给她非肉体的精神伤害。这种伤害建立在具有亲情的人们之间,她丈夫
    2023-08-10
    196人看过
  • 家庭暴力孩子应该怎么办
    家庭暴力孩子由父母双方抚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家庭暴力妇女怎么办家庭暴力妇女的办法:情况紧急的,当事人可以向邻居、近亲属、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若情节严重的,可以直接报案,或向法院起诉。并且在主张侵权责任的同时,当事人还应当主张离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条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2023-08-10
    436人看过
  • 家庭暴力归纳起来有什么危害
    家庭暴力归纳起来危害有侵害了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危害了受害人的人身权利、社会安定,不利于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等。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有什么危害要怎么求助家庭暴力有如下危害:损害家庭关系、影响子女身心健康、严重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等。求助的办法: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第三十三条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3-08-10
    162人看过
  • 家庭暴力有什么危害要怎么求助
    家庭暴力有如下危害:损害家庭关系、影响子女身心健康、严重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等。求助的办法: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法制社会家庭暴力的危害具体有什么法制社会家庭暴力的危害具体有:(1)家庭暴力首先侵犯了受害人的人身权利,特别是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和自由权。(2)家庭暴力伴随着受害人的精神摧残。(3)家庭暴力危害家庭幸福和子女成长。(4)家庭暴力严重地危害社会安定,阻碍了社会发展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第十三条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2023-08-10
    379人看过
  • 什么是家庭暴力以及虐待的认定标准
    家庭暴力以及虐待的认定标准为: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的伤害后果的行为。暴力行为包括身体暴力、语言暴力和性暴力。虐待,是指故意折磨、摧残家庭成员,使其在肉体上或精神上蒙受侵害。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遗弃是指对于需要扶养的家庭成员,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的行为。通常情况下,提起离婚的一方往往是属于被侵害的一方。若另一方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的行为严重伤害了夫妻感情,在法院调解后受害方坚决要求离婚的,应当判决离婚。《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2023-08-10
    352人看过
#婚姻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家庭暴力 网友关注榜
    #家庭暴力 律师视频普法
    #家庭暴力 律师图文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