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婚姻家庭
遗产继承
遗嘱人
如果遗嘱人先后立了多份遗嘱,以最后所立的为准,但任何遗嘱都不能和已经公证过的遗嘱相抵触。 立遗嘱人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遗嘱执行人执行遗嘱时,应当按照遗嘱人的意愿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更多>

遗嘱人

  •  遗嘱人不参加法庭见证,如何处理?
    如果遗嘱见证人不愿意出庭,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具体情况包括因健康原因、路途遥远或交通不便、不可抗力以及其他有正当理由无法出席。如果遗嘱见证人不愿意出庭,有以下几种情况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1.因健康原因无法出席;2.因路途遥远或交通不便无法出席;3.因不可抗力无法出席;4.其他有正当理由。 如 果 遗 嘱 见 证 人 无 法 出 席 , 怎 么 办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规定,遗嘱见证人无法出席遗嘱见证遗嘱的遗嘱,视为未到,遗嘱无效。但是,遗嘱见证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遗嘱见证人不需出席遗嘱见证遗嘱的,遗嘱仍然有效。因此,遗嘱见证人无法出席遗嘱见证遗嘱时,遗嘱仍然有效,除非遗嘱见证人在遗嘱中具有特定权利和义务,并且该权利和义务在遗嘱中明确规定。在这种情况下,遗嘱见证人未能出席遗嘱见证遗嘱,不会导致遗嘱无效。但是,遗嘱见证人应当在遗嘱中声明不出席遗嘱见证,否则遗嘱可能会被认为无效。遗嘱见证人无法出席遗嘱见证遗嘱时,遗嘱仍然有效,除非遗嘱见证人在遗嘱中具有特定权利和义务,并且该权利和义务在遗嘱中明确规定。在这种情况下,遗嘱见证人未能出席遗嘱见证遗嘱,不会导致遗嘱无效。但是,遗嘱见证人应当在遗嘱中声明不出席遗嘱见
    2023-09-01
    231人看过
  •  遗嘱执行受阻,被告应对策
    拒绝执行遗嘱可以通过向基层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支持,若判决下达后仍不执行,可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指法院利用国家强制力,根据法律文书明确具体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履行义务。如果拒绝执行遗嘱,可以通过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寻求法律支持和履行职责。判决下达后仍不执行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利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履行义务。 遗 嘱 执 行 问 题遗嘱是遗嘱人生前通过遗嘱形式对财产或其他事项做出安排和处置的一种法律行为。遗嘱的执行问题则是遗嘱生效后,遗嘱执行人的具体操作问题。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规定,遗嘱人可以随时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同时,《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条规定,遗嘱执行人应当忠实履行遗嘱人的意愿,保障遗嘱人遗产的继承和分配。在遗嘱执行过程中,遗嘱人、遗嘱继承人、遗嘱执行人等各方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合法合规的原则。如果遗嘱执行人违反相关规定,损害遗嘱人的利益,遗嘱人有权要求遗嘱执行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同时,遗嘱人可以通过遗嘱的形式,对遗嘱执行人的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遗嘱执行问题关系到遗嘱人的权益和利益,需要各方当事人在遗嘱生效后,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和道德准则,以维护良好的社
    2023-08-31
    134人看过
  •  哪些情况下遗嘱人可以撤销遗嘱?
    遗嘱撤销是指遗嘱人在遗嘱中对自己之前立的遗嘱进行变更或撤销。遗嘱撤销可以通过以书面形式明确表示变更或撤销原遗嘱,或者以立新遗嘱的方式变更或撤销原遗嘱来实现。如果前后两个遗嘱的内容相抵触,即意味着前遗嘱被推定为变更或撤销。遗嘱人在订立新的遗嘱中,不论是否明确撤销、变更原遗嘱,只要前后两个遗嘱的内容相抵触,即意味着前遗嘱被推定为变更或撤销。全部抵触,全部撤销,部分抵触,部分撤销。遗嘱撤销有以下几种方式:1、以书面形式明确表示变更或撤销原遗嘱。2、以立新遗嘱的方式变更或撤销原遗嘱。遗嘱人在订立新的遗嘱中,不论是否明确撤销、变更原遗嘱,只要前后两个遗嘱的内容相抵触,即意味着前遗嘱被推定为变更或撤销。全部抵触,全部撤销,部分抵触,部分撤销。 遗嘱撤销的几种方式遗嘱是遗嘱人生前通过遗嘱形式表达对财产处分和遗产处理意愿的表述。但是,遗嘱人生前立下的遗嘱可能存在撤销的情况。遗嘱撤销是指遗嘱人生前对遗嘱内容进行变更,该变更并不具有法律效力。遗嘱撤销的几种方式包括:1. 遗嘱人以遗嘱形式立遗嘱,后又表示遗嘱无效或者不存在的;2. 遗嘱人立遗嘱时意识不清或者无法表达真实意愿的;3. 遗嘱人立遗嘱时受到欺诈或者胁迫的;4. 遗嘱人立遗嘱时存在重大误解的;5. 遗嘱人立遗嘱时未满75周岁,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
    2023-08-30
    226人看过
  •  遗嘱的生效条件与限制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规定,遗嘱无效的情形有以下几种:1.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2.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3. 伪造的遗嘱无效;4.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规定,遗嘱无效的情形有以下几种: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2.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3.伪造的遗嘱无效;4.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2、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3、伪造的遗嘱无效。4、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遗嘱伪造和篡改的后果是什么?遗嘱伪造和篡改是一种违法行为,其后果非常严重。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规定,遗嘱伪造、篡改的,遗嘱无效。同时,《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故意损毁他人遗产或者伪造、篡改遗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此,遗嘱伪造和篡改不仅使遗嘱无效,还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遗嘱伪造和篡改是一种违法行为,其后果非常严重。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规定,遗嘱伪造、篡改的,遗嘱无效。同时,《刑法》第一百八
    2023-08-29
    385人看过
  •  民法典中遗嘱人的子女能否继承?
    遗嘱是父母对其子女财产继承权的重要规定,具体内容包括指定继承人、分配遗产份额或指定遗产管理方式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法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此外,自然人还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或者设立遗嘱信托。遗嘱的具体内容对于子女的继承权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父母立下了遗嘱,那么儿女的继承权取决于遗嘱的具体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遗嘱处分个人财产】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民法典】遗嘱继承权的相关规定民法典对于遗嘱继承权的相关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遗嘱继承权是遗嘱人生前对遗产进行处分,遗嘱人死亡后,遗产按照遗嘱继承办理。这一规定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中有明确规定。2. 遗嘱应当真实、合法、有利于遗嘱人生前的生活需要,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公序良俗。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也对此进行了规定。3. 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
    2023-08-29
    476人看过
  •  遗嘱的有效标准是什么?
    遗嘱的有效性判断标准包括行为人需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遗嘱中的意思表示需真实、遗嘱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遗嘱人应具有处分遗产的权利和遗嘱必须符合规定的形式。遗嘱的有效性判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为人需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其次,遗嘱中的意思表示需真实;再者,遗嘱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此外,遗嘱人应具有处分遗产的权利;最后,遗嘱必须符合规定的形式。 遗嘱真实意思表示的标准:遗嘱中的意思表示需真实遗嘱是遗嘱人生前通过遗嘱形式对财产或其他事项做出安排和处置的文书。遗嘱的真实意思表示是遗嘱生效的重要条件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规定,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受遗赠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时,遗嘱无效。因此,遗嘱中的意思表示需真实是遗嘱生效的必要条件。同时,遗嘱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如需要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等。遗嘱的内容也需符合法律规定,如对遗产的处分需合法、合乎道德和公序良俗等。只有遗嘱真实意思表示且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内容要件,遗嘱才能产生法律效力。遗嘱的有效性判断标准包括行为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遗嘱中的意思表示需真实、遗嘱内容不违反法律和行
    2023-08-27
    235人看过
  •  夫妻共同遗嘱的法律意义是什么?
    夫妻共同遗嘱的有效性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禁止性规定。但在实践中,这种遗嘱存在一些缺陷,有的法官认为有效,有的法官认为无效,这取决于遗嘱的内容。因此,为了避免争议,不建议写共同遗嘱。书写自己的遗嘱或公正遗嘱的风险较小。夫妻共同遗嘱的有效性取决于遗嘱的具体内容。所谓夫妻共同遗嘱,是指夫妻双方经协商,对共同财产采取一致意见,以同一遗嘱的方式处理死后财产。中国对夫妻共同遗嘱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禁止性规定。但在实践中,共同遗嘱存在一些缺陷,有的法官认为有效,有的法官认为无效,这取决于遗嘱的内容。为避免争议,不建议写共同遗嘱,书写自己的遗嘱或公正遗嘱的风险较小。 避免争议,如何书写遗嘱?遗嘱是遗嘱人生前对其财产进行处分的一种法律行为。然而,遗嘱的撰写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规范,否则可能会产生争议。为了避免遗嘱的争议,遗嘱人应该在遗嘱中详细描述其财产状况、处分原则以及遗嘱执行人等事项,以确保遗嘱的合法性和明确性。首先,遗嘱人应该详细描述其财产状况,包括其合法财产的种类、数量、质量、价款及处分方法等。这有助于遗嘱人明确自己的财产范围和处分方式,避免遗嘱中存在模糊或模糊不清的内容。其次,遗嘱人应该明确表述其处分原则,即遗嘱人死后,其财产应当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处分,例如平均分配给遗嘱人的子女、赠与给
    2023-08-25
    469人看过
  •  遗嘱执行人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遗嘱执行人的职责包括:审查和确认遗嘱中遗嘱继承方式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通知遗嘱继承关系当事人,处理死亡证明和注销户口等手续;确认、清理和保管遗嘱人的财产;召集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和其他相关当事人,宣布遗嘱并书面报告遗产状况;根据遗嘱内容,按照遗嘱规定分配遗产,并在分割财产时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继承开始后,知道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应当及时通知其他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遗嘱执行人的职责包括:1.审查和确认遗嘱中遗嘱继承方式的真实性和合法性;2.通知遗嘱继承关系当事人,处理死亡证明和注销户口等手续;3.确认、清理和保管遗嘱人的财产;4.召集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和其他相关当事人,宣布遗嘱并书面报告遗产状况;5.根据遗嘱内容,按照遗嘱规定分配遗产,并在分割财产时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继承开始后,知道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应当及时通知其他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 遗产继承中,遗嘱执行人的作用是什么?在遗产继承中,遗嘱执行人的作用至关重要。遗嘱执行人是指受遗赠人或者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其在遗产继承中具有接受遗赠或者继承遗产的权利。遗嘱执行人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遗产的继承和分配。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规定,遗嘱执行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自由、具有完全民事道德
    2023-08-25
    329人看过
  •  老年痴呆治疗有效期内签字是否有效?
    遗嘱人在老年痴呆的情况下,如果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遗嘱可能被视为有效。遗嘱必须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且遗嘱人对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具有处分权。此外,遗嘱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并且遗嘱的形式也必须是合法的。在老年痴呆的情况下,如果遗嘱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那么他们的遗嘱将会被认为有效。遗嘱人所立的遗嘱必须是其真实意思表示。遗嘱人对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有处分权的。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遗嘱的形式必须合法。 老年痴呆遗嘱有效吗?老年痴呆遗嘱的有效性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因为在老年人发现自己患有老年痴呆症后,他们可能需要提前规划好自己的财产和医疗护理等问题。而遗嘱是老年人依法设立自己财产和遗嘱事务的文件,因此在遗嘱中指定自己老年痴呆症的治疗和护理安排也是可以的。然而,遗嘱的具体安排和实施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的规定,遗嘱应当真实、合法、有遗嘱能力的人所立。遗嘱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且遗嘱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老年痴呆症患者有权得到家庭、社区和医疗机构的关爱和帮助,子女和配偶有义务照顾和赡养老年人。因此,如果老年痴呆遗嘱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且遗嘱人具有完
    2023-08-21
    419人看过
  • 父亲精神病,子女遗产怎么分配
    我国有关法律规定,遗嘱人应保留劳动力不足、生活来源不足的继承人遗产份额,处理遗产时,应保留继承人所需遗产的剩馀部分,可以参照遗嘱决定的分配原则进行处理。继承人是否缺乏劳动力,没有生活来源,必须根据遗嘱生效时继承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父亲精神病儿子能考公务员吗父亲精神病儿子可以考公务员。父亲是精神病并不会影响儿子考取公务员。在政审时,提前说明该情况即可。只有下列情况才不能被录用为公务员,如下: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2、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3、被开除公职的;4、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5、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一条: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2023-08-18
    167人看过
#遗产继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遗嘱人 网友关注榜
    #遗嘱人 律师视频普法
    #遗嘱人 律师图文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