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婚姻家庭
遗产继承
遗产管理

遗产管理

  •  遗产管理方式和程序
    遗产处理方式包括遗赠扶养协议、遗嘱和法定继承。代位继承是其中一种方式,被继承人的子女或兄弟姐妹的直系晚辈血亲可以代位继承,兄弟姐妹的子女也可以代位继承。在遗产分割时,应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在一个人去世后,如果他或她留下了遗赠扶养协议,那么我们就按照协议来办理;如果他或她留下了遗嘱,我们就按照遗嘱中的规定来办理,包括遗嘱继承和遗赠。2、两者都没有的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分配财产: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1)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发生代位继承的前提是被继承人的子女或是兄弟姐妹没有丧失继承权。(2)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3)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
    2023-11-24
    409人看过
  •  遗产管理中需要遵守的条件有哪些?
    在我国,当一个人过世时,可以留下遗产。遗产的范围包括被继承人生前留下的财产、合法财产以及依据法律规定或财产性质可以被继承的财产。遗产必须是被继承人个人所有,且被继承人具有所有权。当这些条件都满足时,遗产就可以被认定为被继承人的遗产。以下条件均满足时,可以将被继承人视为遗产:1.被继承人生前留下的财产;2.被继承人的合法财产;3.遗产为被继承人个人所有,且被继承人具有所有权;4.依据法律规定或财产性质,可以被继承的财产。遗产的构成要件有哪些?遗产的构成要件包括遗产人死亡时所留下的遗产和遗产继承人继承的遗产。遗产是指被继承人留下的财产、财富、权利等,遗产继承人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父母、配偶等有资格继承遗产的人。遗产的构成要件包括遗产的所有权、遗产的合法性、遗产的确定性。遗产的所有权是指遗产属于谁,遗产的合法性是指遗产是否符合法律规定,遗产的确定性是指遗产的种类、数量、价值等是否明确。遗产继承人需要遵守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继承遗产,并依法处理遗产。遗产继承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但要注意遗产的构成要件。当四个条件都满足时,遗产才能被认定为遗产继承人继承的财产。遗产继承人需要遵守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继承遗产,并依法处理遗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2023-11-16
    137人看过
  •  遗产管理中的规定有哪些?
    遗产分配原则包括份额均等、养老育幼、权利义务相一致和适当照顾。适当照顾原则指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和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或者遗嘱继承、遗赠办理。遗产分配原则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要坚持份额均等的原则,确保各继承人获得的遗产份额相等;其次,要体现养老育幼的原则,使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子女都能获得适当的照顾和关爱;第三,要遵守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使继承人能够正确地行使继承权,同时也能够履行相应的义务;最后,要注重适当照顾的原则,使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子女在继承遗产时得到特殊照顾,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其中适当照顾原则是指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抚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
    2023-11-13
    447人看过
  •  遗产管理:无遗嘱财产的继承方法
    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依照遗嘱内容,对其遗产进行继承的制度。与法定继承不同,遗嘱继承中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继承份额由遗嘱内容确定,因此也称为“指定继承”。在遗嘱继承中,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如果没有立遗嘱,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方式进行分割。遗产的继承顺序如下:1.第一顺序:配偶、子女和父母;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相对而称,是指继承人依照被继承人生前设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种继承制度。在遗嘱继承中,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和继承份额均由被继承人生前做成的遗嘱来确定,因此,遗嘱继承又称“指定继承”。遗产继承顺序及法律规定遗产继承顺序及法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着明确的规定。根据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
    2023-11-12
    360人看过
  •  遗产管理人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遗产管理人负责核对遗产数量、编制遗产清单,同时采取必要措施保护遗产,如变卖、修缮等。此外,他们还需公告和通知继承人、受遗赠人、死者生前的债权人。遗产管理人的职责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核对遗产数量,编制遗产清单遗产管理人负责调查、核实由其保管或应当保管的遗产数量,并据以制作遗产清单。(二)为保存遗产,可以对遗产采取必要的措施遗产管理人在管理遗产时,如认为不采取必要的处分措施不足以保护遗产的,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为保存遗产而采取的诸如变卖、修缮等对被继承人紧急债务和税款的清偿继续进行必要的营业行为等。(三)公告及通知遗产管理人有权也有职责公告通告或个别通知继承人、受遗赠人、死者生前的债权人,以使他们能够继承或者接受遗赠的遗产或能够获得债权的实现。遗产管理人需要承担哪些责任?遗产管理人是指在遗产继承人离世后,负责处理其遗产并将其分配给继承人的个人或组织。遗产管理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以下几点:1. 遗产管理人在遗产被继承人离世后,应当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按照规定设立遗产管理委员会,明确遗产管理人的姓名、身份、职责和权限。2. 遗产管理人需要对遗产进行清算、评估和处理,以便确定遗产的价值和遗产管理委员会成员。同时,遗产管理人还需要保留和管理遗产,确保遗产的价值不受损失。3. 在遗产管
    2023-10-30
    377人看过
  •  提存记录证明可用于开庭吗?
    在进行提存后,当事人仍然可以提起诉讼。标的物提存后,债务消灭,债权人取得提存物的所有权。但债权人在领取提存物前,需先履行对待债务或提供相应担保。若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或下落不明,债务人可将标的物提存。向法院提起起诉流程包括递交起诉状、立案、送达被告、答辩、开庭审理和做出判决。在领取提存后,当事人若要提起诉讼,仍然可以进行诉讼。标的物提存后债务消灭,债权人取得提存物的所有权。但是债务人按照合同履行了自己的债务,将标的物提存,与其互付到期债务的债权人并未履行相应义务的,债权人履行了对债务人的对待债务,或者为履行提供相应的担保后,才能领取提存物。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的情况有:(一)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二)债权人下落不明;(三)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遗产管理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四)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向法院提起起诉流程的流程有: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4、被告作出书面答辩;5、开庭审理;6、法院做出判决。提存标的物消灭债权,债权人如何领取?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当债务人无法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采取提存措施。提存是指将
    2023-10-26
    182人看过
  •  探讨合同当事人死亡对合同有效性的影响
    根据法律规定,当一方当事人过世时,并不会影响到合同的执行效果。但是含有人身依附的合同属于根据合同性质不可转让之合同,其继承人也不应继承该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对于此类合同,该权利义务应该随着合同主体的死亡而自然终止。另外如果是债权人死亡,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根据法律规定,当一方当事人过世时,并不会影响到合同的执行效果。但是含有人身依附的合同属于根据合同性质不可转让之合同,其继承人也不应继承该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对于此类合同该权利义务应该随着合同主体的死亡而自然终止。另外如果是债权人死亡,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 人 身 依 附 合 同 一 方 当 事 人 过 世 , 合 同 怎 么 处 理 ?根据所提供的内容,当事人一方解除合同并且有不可抗力完全改变了当事人订立合同时的客观环境,当事人继续履行合同已不可能,因此不可抗力成为合同解除的当然条件。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的,合同解除。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因此,如果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另一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过世并不影响
    2023-10-06
    367人看过
  •  债务抵消的触发条件有哪些?
    债务抵销所需满足的条件包括:当事人双方之间存在相互借贷关系,且双方都享有债务和债权。抵销发生的基础在于当事人双方既互负债务,又互享债权,只有债务而无债权或者只有债权而无债务,均不发生抵销。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互享债权,一般因两个法律关系而发生,但也不排除当事人双方基于多个法律关系而累计的对待债权债务。双方债务均已到期。债务抵销所需满足的条件包括:1.当事人双方之间存在相互借贷关系,且双方都享有债务和债权。抵销发生的基础在于当事人双方既互负债务,又互享债权,只有债务而无债权或者只有债权而无债务,均不发生抵销。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互享债权,一般因两个法律关系而发生,但也不排除当事人双方基于多个法律关系而累计的对待债权债务。2.双方债务均已到期。抵销具有相互清偿的作用,因此只有履行期限届至时,才可以主张抵销;否则,等于强制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牺牲其期限利益。但在特殊情况下,未届清偿期债权可以视为到期债权,依法抵销。3.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种类相同,是指合同标的物本身的性质和特点一致。比如都是支付金钱,或者交付同样的种类物。品质相同,是指标的物的质量、规格、等级无差别。 债 务 抵 销 期 限 : 已 到 期 的 债 务 才 能 主 张 抵 销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八条,债务人可以将自己
    2023-09-25
    492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中止与中断的异同
    诉讼时效中止的原因是当事人的主观意志控制的因素,而诉讼时效中断则取决于当事人主观意愿,即当事人行使权利或履行义务的意图或行为。诉讼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而诉讼时效中断则可发生在时效完成的整个期间。(1)诉讼时效中止的原因是当事人无法主观意志控制的因素,而诉讼时效中断则取决于当事人主观意愿,即当事人行使权利或履行义务的意图或行为。(2)诉讼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而诉讼时效中断则可发生在时效进行的整个期间。(3)诉讼时效中止是时效完成的暂时障碍,中止前已进行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中止事由消除后时效继续进行;而诉讼时效中断则是时效完成的根本性障碍,中断以前已进行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以后重新起算,故中断前后实际上是两个诉讼时效。 民 事 诉 讼 时 效 中 止 与 中 断 的 影 响根据素材2,我们可以了解到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规定存在三个方面:发生的时间、法定事由和法律后果。时效中断可以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而时效中止则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而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则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最后,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是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而时效中止的法律后果是诉讼时效
    2023-09-18
    391人看过
  • 提存法定程序如何?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债务人应向清偿地的人民法院提交提存申请。该申请应载明提存的原因、标的物及其种类、数量、标的物受领人的姓名、地址或者不知谁为受领人的理由等基本内容。债务人提交提存物后,提存机关在收取提存申请及提存物后,应向债务人授予提存证书,并通知债权人受领提存物。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债务人应向清偿地的人民法院提交提存申请。该申请应载明:提存的原因,标的物及其种类、数量,标的物受领人的姓名、地址或者不知谁为受领人的理由等基本内容;2、债务人提交提存物;3、提存机关在收取提存申请及提存物后,应向债务人授予提存证书;4、通知债权人受领提存物。 提 存 机 关 如 何 处 理 提 存 申 请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先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起诉不服的,可以在起诉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在实际操作中,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都有一定的处理提存申请的程序。首先,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后,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审查,若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将受理案件并发出立案通知书。接着,法院将安排一次开庭,当事人到庭后,法院会审理案件,并在查明事实后作出判决。对于仲裁机构,当事人应首先
    2023-09-11
    205人看过
#遗产继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遗产管理 网友关注榜
    #遗产管理 律师视频普法
    #遗产管理 律师图文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