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民事诉讼法律常识

什么是公益诉讼制度

更新时间:2022.06.12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民事公益诉讼是为了保护公共利益,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和相关的组织和个人,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或特定的他人利益的行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起诉,由法院通过审判来依法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并进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活动。
律师普法
  • 什么是诉讼辅助人制度
    什么是诉讼辅助人制度

    诉讼辅助人制度是指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或者专业问题提出意见。 “有专门知识的人",通俗地讲就是“专家”,有的将其称为"诉讼辅助人”、“专家辅助人”等。是指在科学、技术以及其他专业知识方面具有特

    2020.03.06 125
  • 什么是民事诉讼和解制度
    什么是民事诉讼和解制度

    民事诉讼和解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世界各国大多作了详尽的规定。

    2020.01.26 216
  • 涉外民事诉讼诉讼制度是什么原则
    涉外民事诉讼诉讼制度是什么原则

    一、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原则; 二、适用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的原则; 三、司法豁免原则; 四、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的原则; 五、使用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原则。

    2020.06.17 121
专业问答
  • 公益诉讼的制度是怎样的?

    美国公民诉讼制度与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差不多。关于公益诉讼。推荐您阅读下面的文章,以获取更多这方面的知识。论文摘要:我国现行的诉讼法对谁有资格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和民事诉讼没有作出明确

    2022-02-25 15,340
  • 公益诉讼制度有哪些特点?

    (1)公益民事诉讼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私益民事诉讼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民事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因此,建立公益民事诉讼

    2021-09-29 15,340
  •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含义是哪些

    环境公益诉讼与其他诉讼形式不同,它具有特殊性,并且我国法律规定任何民事主体,即便是政府对环境造成损害,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也就更体现了环境公益诉讼的特殊性

    2022-08-18 15,340
  • 怎么区别什么是公益诉讼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

    2022-08-22 15,340
法律短视频
  • 检察院公益诉讼的范围是什么 01:04
    检察院公益诉讼的范围是什么

    公益诉讼一般包括: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这是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的不同划分的。诉讼法理论认为,利益受到了损害,受害者就有权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救济。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

    2,270 2022.04.17
  • 公益诉讼起诉期限 01:25
    公益诉讼起诉期限

    公益诉讼的起诉期限一般不做规定。一般公益诉讼由检察院提起,分为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如果个人提起私益环境侵权诉讼则有三年的诉讼时效限制,具体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明确私益环境侵权诉讼的诉讼时效规定,即向法院

    3,689 2022.04.17
  • 行政诉讼强制的主体是什么 00:58
    行政诉讼强制的主体是什么

    行政诉讼的主体一般是指,就实体争议依法参加到诉讼中来,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的人。这里的人指的是,法律拟制人包括: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就本质来说,诉讼主体通常是指,实体法上存有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或第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

    1,324 2022.05.11
什么是公益诉讼制度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