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婚姻家庭法律常识

法律依据及最新离婚赔偿情况

更新时间:2022.09.19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可以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有: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1)无过错方作为原告提起离婚诉讼,如果提出请求离婚赔偿,必须与离婚诉讼同时进行。如果原告不提出,视为其对这一权利的放弃,以后也丧失了请求赔偿的权利。 (2)如果有过错的一方是原告,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无过错的一方为被告,被告不同意离婚,也没有提起离婚赔偿请求,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单独提出离婚损害赔偿。在一审时如果没提出,在二审时才提出来,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对于调解不成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1年内,可以另行提起离婚赔偿诉讼。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律师普法
  • 最新工伤赔偿标准及工伤赔偿项目的法律依据
    最新工伤赔偿标准及工伤赔偿项目的法律依据

    项目: (一)治(医)疗费。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必须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外地就

    2020.04.02 94
  • 夫妻共同财产最新确认标准及法律依据
    夫妻共同财产最新确认标准及法律依据

    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标准如下: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等。法律完善:我国现行《民法典》实法定夫妻婚后所得共同制为主,约定共同财产制为辅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原有法定

    2021.03.18 73
  • 车祸赔偿标准及赔偿依据
    车祸赔偿标准及赔偿依据

    第一,一般性项目 也即常见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住宿费、后续治疗费等,此类费用以相应的单据、票据为据,简单相加即可得到赔偿的总数额。 第二,与伤残相关项目 (1)残疾赔偿金 伤残案件主要项目之一,按照受诉

    2021.03.21 216
专业问答
  • 重婚罪最新法律依据

    立案标准:重婚,是有配偶者再行结婚的行为。即已经有了一个婚姻关系,又与他人缔结第二个婚姻关系。具有两种形式: (1)法律上的重婚,即前一婚姻未解除,又与他人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构成的重婚。只要双方办理结

    2023-08-09 15,340
  • 拖欠工资双倍赔偿依据及最新规定

    对于拖欠工资的,双倍赔偿的依据是: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经劳动监察部门责令在指定的期限内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主张按应当支付额度支付50%至100%的赔偿金。

    2023-01-30 15,340
  • 按照一般的情况的话,离婚过错赔偿法律依据有哪些

    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作为一种权利救济制度,是基于对违约行为救济和对侵权行为的救济。婚姻作为契约,符合契约的本质:婚姻必须是双方当事人合意,通过一定的法律行为,一经达成协议,便设定了权利义务关系。婚姻作

    2023-07-15 15,340
  • 法律依据?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形有哪些?

    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定适用情形包括以下四个: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具备以上四种情形之 一,在离婚的时候,无过错方可以请求损害

    2023-07-07 15,340
法律短视频
  • 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标准及法律依据? 01:15
    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标准及法律依据?

    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标准受多种因素影响,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十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可知,精神抚慰金会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以及侵

    4,835 2022.04.17
  • 离婚抚养费标准的法律依据 01:27
    离婚抚养费标准的法律依据

    给付抚养费的法律规定 专业分析详情:依据法律,离婚抚养费的标准一般有三个,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的综合考虑:一是要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二是要结合抚养地当地的实际生活的水平来考虑;三则要是根据父母双方的给付能力。而对于离婚后,子女的抚养费的确定

    1,005 2021.03.24
  • 健身卡退卡法律依据 01:08
    健身卡退卡法律依据

    健身卡退卡法律依据如下:健身卡不能退卡的约定不属免责条款,是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行为,消费者和健身房之间约定的服务,不属于特殊商品和服务,应遵循“经营者应当承担包换、包退等责任”这一规则。且因个人健身涉及到人身权利,根据此类合同性质,不属

    7,797 2022.05.11
法律依据及最新离婚赔偿情况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