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合同纠纷法律常识

故意按规定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

更新时间:2022.09.20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非全日制用工突破了传统的全日制用工模式,适应了用人单位灵活用工和劳动者自主择业的需要,已成为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法律上并没有禁止用人单位与全部员工订立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但应当在实践中注意通过签订非全日制用工合同合理规范这一灵活用工的行为,以及劳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非全日制用工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口头订立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 2)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3)没有试用期。 4)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用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5)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6)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劳动者可以自行向社保机构缴纳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而无须用人单位缴纳。 7)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 8)法定休息日、法定休假日的加班工资按照地方规定执行,各个地方略有不同。上述非全日制用工内容有吸引企业之处: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且用人单位终止用工时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等等。但是有一利必有一弊。
律师普法
  • 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需要注意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2020.12.22 80
  • 签全日制合同同时签非全日制
    签全日制合同同时签非全日制

    并不是签订了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就认为你和公司一定构成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的。非全日制用工,主要还是要看你工作时间和发薪方式。

    2020.06.17 745
  • 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要小心哪些问题
    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要小心哪些问题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的以小时作为工作时间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1.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2.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标准和结算;3.非全日制用工的社会保险;4.非全日制用工的多重劳动

    2020.08.06 94
专业问答
  • 非全日制就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规定有哪些

    (一)由于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因此,企业只要是使用了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尽管其与其他单位订立了劳动合同,也仍然要与该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非全日制用工

    2022-11-11 15,340
  • 应当签订全日制劳动合同却签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需要支付差额吗

    不需要支付双倍工资,未签劳动合同与劳动合同无效处理是不同的。如果你实际工作时间超过非全日制用工规定,只表示你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对于合同无效的情况劳动合同法有专门的处理条款。《劳动合同

    2022-10-05 15,340
  • 劳动合同法对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定是什么,劳动合同签订注意哪些事项

    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第六十九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

    2022-01-22 15,340
  • 签全日制合同同时签非全日制

    并不是签订了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就认为你和公司一定构成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的。非全日制用工,主要还是要看你工作时间和发薪方式。

    2021-12-14 15,340
法律短视频
  •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需要交社保吗 00:50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需要交社保吗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是否需要缴社保,应当由用人单位自行决定。用人单位招用全日制劳动者的,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购买社会保险,与劳动者共同缴纳社会保险费,招用非全日制劳动者的,用人单位可以自行决定,可以帮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也可以让劳动者自行购买。这

    3,899 2022.05.11
  • 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的区别 01:20
    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的区别

    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存在很大的区别: 1、工作时间不同,非全日制用工,通常以小时计薪为主,劳动者在同一个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的时间不可超过4个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可超过24小时; 2、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和一个或多个用人

    24,499 2022.04.15
  • 如何应对故意拖延甚至恶意拒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 00:55
    如何应对故意拖延甚至恶意拒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

    应对故意拖延甚至恶意拒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用人单位通知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而劳动者拒绝订立的,用人单位可以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且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作为用人单位,首先应当注意留存通知劳动者签订劳动

    910 2022.04.17
故意按规定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