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合同纠纷法律常识

无权处分合同是欺诈还是骗人的?

更新时间:2022.12.18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不是。无权处分合同属于合同纠纷。双方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法院诉讼解决。无权处分的人处分他人财产,如果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权处分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如果未经追认的,该租赁合同是无效的,需要赔偿相对人的损失。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 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律师普法
  • 欺骗他人分期付款算是诈骗还是骗子?
    欺骗他人分期付款算是诈骗还是骗子?

    公司新来同事贾某使用假身份工作,向同事石某请求帮其分期付款买一部手机,石某欣然同意。随后,贾某利用石某的身份信息贷款9000元购买手机一部,当天下午贾某消失隐匿,拒不还钱,石某方知受骗随即报案,只能自己先行向银行偿还借款。之后,法院认定贾某

    2020.06.13 122
  • 无权处分合同属于欺诈行为吗
    无权处分合同属于欺诈行为吗

    无权处分合同不属于欺诈行为。无权处分合同,不是欺诈,只是合同纠纷,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法院诉讼解决,诈骗一般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公私财产的行为。合同交易中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一般不是为了非法占有,

    2022.04.16 2,118
  • 合同是有效合同还是无权处分
    合同是有效合同还是无权处分

    无权处分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合同,如果合同最终经过处分权人追认或者无权处分人在签订合同后获得了处分权的,则合同就是有效合同;如果处分人既没有事后获得处分权,合同也没有被处分权人追认的,则合同就是无效合同。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无处分权人将

    2021.01.01 89
专业问答
  • 无权处分合同是欺诈吗

    不是。无权处分合同属于合同纠纷。双方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法院诉讼解决。无权处分的人处分他人财产,如果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权处分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如果未经追认的,该租赁合同是无效的,

    2022-11-07 15,340
  • 2022年无权处分合同是欺诈吗

    不是。无权处分合同属于合同纠纷。双方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法院诉讼解决。无权处分的人处分他人财产,如果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权处分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如果未经追认的,该租赁合同是无效的,

    2022-12-07 15,340
  • 是民事欺诈罪还是合同诈骗罪

    民事诈骗与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民事诈骗是指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的过程中,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做出错误表达的行为。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和履行合

    2021-11-04 15,340
  • 欺诈的合同是无效合同还是可撤销合同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如果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该合同为无效合同。如果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2-10-13 15,340
法律短视频
  •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 01:05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

    无权处分合同为有效的合同。因为无权处分人无法取得标的物所有权或处置权导致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的,善意相对人可以基于合同向无权处分人主张违约责任或要求解除解除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责任。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

    4,316 2022.04.17
  • 无权处分合同有效吗 01:29
    无权处分合同有效吗

    无权处分合同是指,没有处分权的行为人,私自处分他人的财产,与第三人签订合同的行为,包括了出售、出租或者抵押他人的财产这些行为。2020年最新颁布的民法典,没有采纳合同法第51条的规定。也就是说,根据最新的民法典,即使是无权处分,法院也不会直

    3,008 2022.04.17
  • 欺诈罪和诈骗罪的区别 01:02
    欺诈罪和诈骗罪的区别

    欺诈和诈骗罪的区别如下:欺诈是民事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一般来讲是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的办法,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以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具体

    1,320 2022.05.11
无权处分合同是欺诈还是骗人的?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