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务研究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务研究

2023-08-27 08:1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青海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8-27回复

在中外合营企业及中外合作企业设立过程中出资较少或提供合作条件较少的小股东往往因其为小股东而不能很好保护自己的权益。但是除了法律有明文规定外例如对董事会成员比例的规定等同大股东一样作为平等民事主体的小股东也可以充分保护自己在合营企业或合作企业中的合法权益。本文将以合营企业为例从实务的角度予以分析。一必须经董事会一致通过的事宜《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了合营企业章程的修改合营企业的中止解散合营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减少以及合营企业的合并分立等事宜必须由出席董事会会议的全体董事一致通过方可作出决议。法律规定的这些事宜都是关系到公司根本利益的重大事宜因此法律对其作出了强制性的规定。但是对于关系到公司重大利益的其他事宜特别是直接或间接关系到投资各方利益的重大事宜合营各方特别是小股东也可以要求必须由出席董事会会议全体董事的一致通过才可作出决议。在召开董事会会议时由于小股东的出资比例较小其对某些重大事宜(这些事宜往往与小股东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不同意见可能就会因董事人数比例较少的劣势而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小股东可以同大股东协商将某些特别约定的事项也纳入需董事会全体董事一致批准的重大事项之列。至于特别约定的具体事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例如将合营企业一定百分比的可分配利润分派给各方的决定财会制度的重大变更三项基金比例的提取总经理的撤换关联协议的签订业务计划及年度预算的批准及变更等。二跟随转让权合营企业设立后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股东可能会转让其股权。如果小股东与大股东设立合营企业是基于大股东自身特有的优势如商誉影响等当大股东转让其股权时小股东就可以与其约定跟随转让权(“TagAlogRight”)。关于跟随转让权的具体内容合营各方可以约定如果大股东希望转让其拥有的合营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股权若小股东不希望行使优先购买权则小股东有权但没有义务按照转让股权占大股东在合营企业所有股权的比例以及转让通知规定的条件以同等的对价向该受让方出让其在合作企业中同等比例的股权。如果大股东转让的股权超过其在合营企业中所占股权的一半以上则小股东可以按有关规定向受让方出让其在合营企业中的全部或相应比例的股权。向小股东送达转让通知后61天内小股东应作出书面回复说明其是否选择行使跟随转让权。若小股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作出答复则视为小股东同意大股东向受让方的股权转让且放弃行使跟随转让权。三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及权限合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都是由合营企业的总经理及副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负责的他们的经营管理活动对合作经营企业的存续发展起着最直接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设立时合营各方应在企业章程中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这样就可以避免因职责及权限的模糊不清董事会授权过大而导致这些高级管理人员对合营企业实施某些不利行为从而影响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四仲裁机构的挑选由于合营合同是根据中国法律起草签订的合营企业也是根据中国法律法规设立的对于合营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纠纷基于经济效率及实际可操作性小股东可以与大股东协商选择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处理纠纷。其原因有几点:首先合营企业的法律依据是中国法合营合同报批文本的语文以中文为准约定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处理纠纷将更有利于对法律的把握及文本的理解毕竟中国法律方面的专家多在中国而不是在外国。其次相对于其他仲裁委员会来说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在近二十年已经处理了许许多多的合营及合作纠纷因此其在处理合营及合作纠纷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再次合营企业是设立在中国境内的法人选择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处理合同纠纷更有利于了解合营企业的设立经营情况。最后选择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处理合同纠纷也有利于节约纠纷解决的成本。五仲裁员的选择确定了处理纠纷的仲裁委员会后合营各方各选择一名仲裁员。在选择第三名仲裁员时为保证仲裁的公正公平性小股东可以与大股东约定选定的仲裁员不得包括那些具有合营各方国籍的仲裁员而且也不能包括那些具有合营各方控股母公司国籍的仲裁员。例如一家中国公司(母公司为中国公司)与一家荷兰公司(母公司为美国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一家合营企业起草仲裁条款时就可以约定“对于仲裁员的指定合营双方应各自指定一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由合营双方共同指定但该名仲裁员必须为具有非合营双方司法管辖地国籍的且亦非中国(包括香港)。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股权法律规定具体如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股权转让流程如下: 1、交易双方进行洽谈、对拟进行交易事项进行初步确定; 2、告知其他股东股权转让事项,并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3、双方就股权转让事宜达成一致,订立股权转让协议; 4、双方按照约定履行义务,支付价款并办理股权过户登记; 5、公司修改股东名册和公司章程,办理变更登记。 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有关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与中国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的合营企业。 三、股权转让,是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权的民事法律行为。股权转让是股东行使股权经常而普遍的方式,中国《公司法》规定股东有权通过法定方式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

律师普法更多>>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股权怎么转让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股权怎么转让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股权转让的流程: 1、获得其他同意股权转让并放弃优先认购权的承诺; 2、依照公司章程等规定进行相关的表决程序; 3、交易各方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过渡期管理协议等; 4、进行工商变更登记及公司管理事务的交接。

    2020.03.22 118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股权怎么转让?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股权怎么转让?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股权转让流程如下: 1、交易双方进行洽谈、对拟进行交易事项进行初步确定; 2、告知其他股东股权转让事项,并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3、双方就股权转让事宜达成一致,订立股权转让协议; 4、双方按照约定履行义务,支付价款并办

    2021.03.19 59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股权转让流程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股权转让流程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股权需经下列程序予以转让: 1、经其他股东同意股权转让并放弃优先认购权; 2、依照公司章程等规定进行相关的表决程序; 3、交易各方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过渡期管理协议等; 4、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及公司管理事务的交接。

    2020.05.06 104
专业问答更多>>
  •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股权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有何区别

    1、合资方式不同,合资企业属于股权式的合资,合资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按各自的出资比例共担风险、共负盈亏;而合作企业属于契约式,中外双方不以投资数额、股权等作为利润分配的依据,而是通过签订合同具体确

    2022-10-11 15,340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区别

    XX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以下简称“合营企业”),是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与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按照中国的法律,经中国XX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以合资方式组成的有限责任公司

    2022-10-23 15,340
  • 中外合资创办企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中方股东怎么?

    目前,在中外合资企业中,中方股东不可以是自然人,只能是企业或其它经济组织。

    2022-08-07 15,340
  • 中外合资企业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区别?

    中外合资企业:是指中国合资者与外国合资者依照中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的,并按投资比例分享利润,分担风险及亏损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指中国合作者与外国合作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2022-10-2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合伙企业经营所得怎么申报 01:15
    合伙企业经营所得怎么申报

    合伙企业经营所得的申报如下: 1、登录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电子税务局,找到左下角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申报; 2、点击安装生产经营所得申报,下一步按提示进行就可以,安装完成会有登录提示,也会在电脑桌面生成快捷方式; 3、登录生产经营所得申报;

    10,167 2022.04.18
  • 私营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的区别 01:27
    私营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的区别

    私营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的区别:个人独资企业就是个人出资经营、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由个人承担经营风险和享有全部经营收益的企业;私营企业是指生产资料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个人独资企业与私营企业的主体不同,但是私人企业中是包

    4,731 2022.04.17
  •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02:42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将企业的经营权采取适当方式承包给企业经营者自主经营,由承包方向发包方承包上交利润等任务,而明确相互权利的协议。按事实上情况,对于合同纷争,当事人能够商量解决,商量不能解决的,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诉讼,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纷争。

    1,229 2022.04.17
公司法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