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庭暴力导致男方起诉离婚孩子归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我国,根据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规定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权的确立主要有以下原则: 1、以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为原则; 2、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 3、哺乳期后的子女,以双方协商优先,不能达成协议时,以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进行判决为补充为原则; 4、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以适当考虑未成年子女的意见为原则; 没有扶养孩子一方应支付抚养费,抚养费一般是未抚养孩子一方收入的20-30%。抚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具体抚养费的确定要根据当地生活水平及孩子可能的实际生活花费来确定。 因此,对于因家暴而离婚的家庭,离婚孩子怎么判显然相对简单,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判决给无过错方的可能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男方家暴导致离婚的,孩子抚养权归属由双方协议确定,协商不成的由法院判决。离婚时,如果孩子不满两周岁,则一般以女方抚养为原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男方因家暴离婚的,子女抚养权问题: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但考虑到男方有家暴倾向,对未成年子女的成长环境可能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在一方有家暴倾向的情况下,子女大概率会被判给另一方。因此,女方会获得子女的抚养权。
-
男方有家庭暴力离婚孩子归谁?
男方有家暴,离婚后孩子一般归女方。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
2021.01.15 146 -
男方有家庭暴力离婚孩子归谁
根据我国婚姻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夫妻双方因为男方有家庭暴力而离婚,根据离婚形式不同,孩子抚养权的归属有差别:1、如果是协议离婚的,夫妻二人可以协商孩子的抚养权;2、如果是诉讼离婚的,法院会依据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并且保障孩子合法权益的
2022.04.12 1,033 -
男方有家庭暴力离婚孩子归谁
倘若受害人一方以家暴为理由与施暴者起诉离婚,法院应当作为夫妻之间感情确已破裂的依据,判决或调解离婚。但是关于小孩的抚养,主要以不改变小孩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为判别准则。倘若施暴者打孩子,那孩子无异议要跟母亲,但是如果父亲不打孩子,那单纯以家庭
2021.03.19 204
-
男方有家庭暴力,离婚孩子归谁
他有家庭暴力,你可在离婚时多分财产并索赔。法院将根据双方实际条件按对孩子成长有利的原则确定孩子归属。但孩子未满两周岁时一般优先归母亲抚养,满十周岁法院还会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有权探视
2022-02-23 15,340 -
男方有家庭暴力离婚孩子归谁?
无法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可以向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一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家庭暴力往往给家庭成员造成很大的伤害,特别是幼小孩子的心灵造成不可磨灭的创伤。但难点在于家庭暴力举证有难度,办案实践中最好曾有过派出
2022-10-10 15,340 -
男方有家庭暴力离婚孩子归谁
无法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可以向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一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 家庭暴力往往给家庭成员造成很大的伤害,特别是幼小孩子的心灵造成不可磨灭的创伤。但难点在于家庭暴力举证有难度,办案实践中最好曾有过派
2022-08-07 15,340 -
家庭暴力致导离婚小孩归谁
可以先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起诉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一般是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来决定。 孩子归谁抚养首先是看你们双方是否都想要孩子,还是只有一方想要,如果只有一方想要,只要协商就可以了。如
2022-11-10 15,340
-
01:15
因家庭暴力离婚孩子应该归谁子女抚养权的归属问题首先应由离婚双方协商决定,无法协商的,应诉至人民法院解决。因家庭暴力离婚时,如果实施家庭暴力的一方动辄打骂子女,子女与其共同生活明显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则孩子应随另一方生活。如果家庭暴力行为并未对子女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775 2022.04.17 -
01:12
家暴离婚孩子归谁根据我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夫妻双方一方存在家暴行为,离婚时子女的抚养权应当归另一方抚养。原因如下: 1、家暴行为属于不良的侵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家庭暴力严重影响子女的生活和成长,可能会对子女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夫妻双方决定时,双方
562 2022.04.17 -
00:45
被家暴离婚孩子归谁因为家暴离婚的,孩子极有可能判给没有家暴行为的一方。如果离婚案件中涉及到一方有家庭暴力,那么应该将家庭暴力因素当成重要的因素来考量。在涉及家庭暴力的离婚案件中,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权归属时,应当按照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为原则。考虑到家暴
299 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