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妇女不生育的依据

妇女不生育的依据

2022-11-07 09:2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内蒙古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1-07回复

是否生育是妇女的权利,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育龄夫妻双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划生育,有关部门应当提供安全、有效的避孕药具和技术,保障实施节育手术的妇女的健康和安全。国家实行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制度,发展母婴保健事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妇女享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即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其构成特征包括: 1、主体是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3、客体是被害妇女、儿童的身体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 4、客观方面存在非法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者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拐卖妇女罪的认定具体为: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的行为,是拐卖妇女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妇女的身体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在客观上表现为非法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者中转妇女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律师普法更多>>
  • 非婚生子女判定的依据
    非婚生子女判定的依据

    非婚生子女只不过是男女双方在不具备合法婚姻关系时所生的子女,但由于天然的血缘关系,男女结婚与否并不影响非婚生子女与其父母之间的法律关系。

    2021.01.19 148
  • 抚恤金和生育保险金的继承依据?
    抚恤金和生育保险金的继承依据?

    抚恤金和保险金的继承的规定:抚恤金是给死者家属一定金额的慰问金及生活补助费,一般不能被继承,也不能用来偿还投保人生前的债务。保险金属于受益人的合法财产,不能被继承,也不能用来偿还投保人生前的债务。

    2021.01.10 154
  • 拐卖妇女罪的认定依据是怎么规定的
    拐卖妇女罪的认定依据是怎么规定的

    认定拐卖妇女罪的规定是: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的行为,是拐卖妇女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妇女的身体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在客观上表现为非法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者中转妇女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

    2020.12.15 134
专业问答更多>>
  • 妇女有不生育的自由吗

    妇女有不生育的自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五十一条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育龄夫妻双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划生育,有关部门应当提供安全、有效的避孕药具和

    2022-02-24 15,340
  • 生育津贴的计税依据

    “参加生育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的用人单位的男职工如配偶属农村户口或无工作单位,未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在男职工参保后怀孕并生产、自然流产或需要终止妊娠的,按办法规定标准的50%享受生育医疗费用补贴

    2022-08-20 15,340
  • 妇女生育假期的规定

    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相关假期的待遇规定 一、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 二、产前假,工资按照八成发

    2022-03-13 15,340
  • 收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依据

    需要结合具体的案情确定一般在五年左右

    2022-10-2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欠款利息的法律依据 01:25
    欠款利息的法律依据

    要确定欠款利息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当事人应当了解我国的最新司法动态。具体而言,当事人可以根据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新司法解释规定,也就是《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决定》。而在此项司法解释中,民间借贷中最受关注的借款利率,

    2,201 2022.04.17
  • 强制征地的法律依据 01:13
    强制征地的法律依据

    强制征收土地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中。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550 2022.04.15
  •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 01:00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电子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通过电子信息网络以电子的形式,达成的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电子合同的标的可以为交付商品,也可以为提供服务。电子合同当事人对交付商品或者提供

    1,949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