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消费者和经营者协商和解法律依据

消费者和经营者协商和解法律依据

2022-12-15 11:31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江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2-15回复

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4条明确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条第1项规定,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便是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消费者实现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解决纠纷需要做到: 1、互相尊重; 2、根据事实情况,实事求是、心平气和的解决纠纷; 3、自愿、公平、平等地达成和解协议。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消费者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情况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平等自愿,和解的范围仅限于当事人可以处分的权利和义务,和解之后不得损害国家、公共利益和无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律师普法更多>>
  • 消费者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消费者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消费者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需要注意和解的范围仅限于当事人可以处分的权利和义务,且协商和解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其他第三人的利益。

    2020.01.23 89
  • 消费者应如何与经营者协商解决消费纠纷
    消费者应如何与经营者协商解决消费纠纷

    发生消费纠纷想要和解解决的,双方可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本着公平、合理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诚意,交换意见、取得沟通,然后经过协商,就问题的解决达成一致。

    2020.08.11 174
  • 消费者如何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争议
    消费者如何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争议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0.11.03 115
专业问答更多>>
  • 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

    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4条明确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

    2022-04-15 15,340
  • 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是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4条明确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

    2022-10-25 15,340
  • 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解决问题的法律依据

    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4条明确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

    2022-05-01 15,340
  • 消费者如何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消费者如何与经营者协商和解消费者在其权益受到侵犯时,带上有关证据,如货物发票、受损失证据(医疗证明、碎骸残片等)到经营者的单位,与其负责人或主管解决纠纷的部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与经营者协商。经协商

    2022-10-2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01:04
    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对消费者的权利保护有特别法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属于特别法之一。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消费者享有

    3,433 2022.05.13
  • 停运损失费赔偿标准和依据 01:04
    停运损失费赔偿标准和依据

    停运损失费赔偿标准和依据如下:一般按照其实际损失进行赔偿。如果受害人是以被损车辆用于货物运输或者旅客运输经营活动,在车辆修复期间,造成经济收入的减少,由相关事故责任人对该损失进行的赔偿,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12,485 2022.04.17
  • 误工费计算标准法律依据 01:15
    误工费计算标准法律依据

    误工费计算标准法律依据如下:1、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2、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3、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3,933 2022.05.11
损害赔偿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