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争议有孩子抚养权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共同财产共同分割,孩子抚养权有争议,以有利于孩子成长为原则确定抚养权归属。 如果就离婚问题协商不成,想离婚只能到法院起诉。到法院起诉后,如果对方仍拒绝离婚,能否判决离婚,关键看法院审理时能否确认双方感情已构成破裂。所以,注意提供双方感情不好的证据。 夫妻离婚,法院判决时分割财产,首先要确定共同财产范围,原则上婚后所得,无特殊约定,为共同财产,离婚时双方共同分割。原则是平分,适当照顾女方、无过错方、带小孩的一方。 离婚时涉及房子和车子等财产的分割,通常是一方得房、得车,按分割时的市场价值给另一方一半的补偿。 当然,如果房子和车子有未还清的贷款,在确定其实际价值时,应以分割时的市场价值,减去所欠贷款,剩余部分为双方可分割部分。一方得房并负责余下贷款。 至于孩子抚养权,法律上是以有利于孩子成长为原则确定抚养权归属,要对方双方实际情况综合判断。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时签订永不争取抚养权的协议是没有效的,抚养孩子是父母的法定义务,该协议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协议有效的条件有:行为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人是真实的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行为人没有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等。
孩子的抚养权有争议的,不可以离婚。男女双方在办理离婚登记时,孩子是未成年的,双方应当对孩子的抚养权作出妥当的处理,对抚养权有争议的,就不可以办理离婚登记,只有把孩子的抚养权处理好后,婚姻登记机关才会办理离婚登记,发给离婚证。
-
孩子抚养权有争议可以离婚吗?
1、孩子抚养权不确定的,可以离婚,但只能选择诉讼离婚。 2、男女双方想要协议离婚的,就应当对孩子的抚养权问题作出妥当的处理,对孩子抚养权不确定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办理离婚登记,那么就只能选择诉讼离婚,让人民法院来解决孩子的抚养权问题,这样就
2022.05.11 199 -
对孩子抚养权有争议能离婚吗
如果是夫妻双方都同意离婚的,同时对孩子的抚养权有争议的,对离婚是没有太大影响的,法院可以判定夫妻双方感情破裂离婚。如果仅仅是以孩子抚养权作为离婚条件的,则法院是可以不判决离婚的。根据《民法典》规定,离婚后无论是哪一方抚养子女,父母和子女之间
2022.04.13 1,368 -
离婚后争回孩子抚养权吗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2021.03.11 158
-
离婚后有争议孩子的抚养权吗
离婚前抢孩子能得到抚养权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2、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判
2023-03-07 15,340 -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争议
在律师代理的离婚案件当中,60%左右的案件存在争夺孩子的抚养权的问题,除了尊重孩子的个人意见外,收集相关有利的证据可以最大可能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 对
2021-03-04 15,340 -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争议
1、抚养费按照你收入的25%给付;2、探视没有明确规定,他不让你见,法律也很难强制;3、你没有抚养权,没有权力要求了解抚养费的支出情况;4、对方同意,怎么支付抚养费都可以;5、对方要推翻离婚抚养费的协
2022-02-18 15,340 -
离婚后孩子争议抚养权
一般情况下两周岁以下的子女,随母亲生活;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综合考虑双方的条件确定;十周岁以上的子女,要考虑孩子的意愿。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要支付抚养费,直到孩子成年,此外,还享有探视权,可以和
2022-04-16 15,340
-
00:53
协议离婚后还能争夺孩子抚养权吗协议离婚之后也可以争夺孩子的抚养权。但是如果对方不同意抚养权进行变更的话,那么就只能够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是否变更抚养权,要看是否具备法定的情形,并不能够随意的变更抚养权归属。如果拥有抚养权的一方对子女有虐待的行为或者是根本没有抚养能力,无
1,571 2022.05.11 -
00:51
离婚协议书能争孩子抚养权吗离婚协议书中是可以约定孩子的抚养权的。在夫妻双方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离婚的,双方对于孩子的抚养权问题是可以进行充分的协商的。双方应当遵循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的原则来确定孩子抚养权的最终归属。一方想要争取孩子的抚养权的,那么可以提出孩子跟随
435 2022.05.18 -
00:46
离婚后还能争孩子的抚养权吗离婚之后是有权利争取孩子的抚养权的。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对于未成年子女抚养的归属,可根据父母双方或子女的实际情况的变化,应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
51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