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别人签了合同没有缴纳社保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签订了合同,但是没有缴纳社保,可以先跟单位协商解决补缴社保,如果不能解决,就可以到当地的社保部门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没有签劳动合同却有社保的,劳动者可以催告公司及时与其签约,如果公司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仍未签的,则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每月向其支付双倍的工资,从用工的第二个月计算至签合同的前一天,但最多不超过十一个月的双倍工资。
个人缴纳社保要个人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个人直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单位缴纳社保由用人单位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由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
-
个人缴纳社保和企业缴纳社保有什么区别
个人缴纳社保和企业缴纳社保的区别为: 1、性质不同,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这是法律上的强制义务,而且是双方的法定义务,而对于无业人员或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可以按个人意愿,自愿到户籍地或居住证所在地的经办机构缴纳社保; 2、保
2021.09.22 517 -
公司缴纳社保和个人缴纳社保有何区别
公司缴纳社保和个人缴纳社保的区别有四点,分别是: 1、需要缴纳的险种不同。企业社保,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保险包括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还有住房公积金。企业社保的缴纳是带有强制性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
2022.07.02 663 -
个人缴纳社保和单位缴纳社保有什么区别吗?
1、参加的险种不同:职工社保一般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简称五险。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只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部分地区可以参加失业保险。 2、缴费基数不同:单位缴纳社保的缴费基数为: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高月社平的
2020.01.13 243
-
签了劳动合同没缴纳社保怎么办
你能举证自己劳动合同没签但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双倍工资赔偿,按下面去搜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如果是通过银行卡,可以作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
2022-07-21 15,340 -
社保公司没有签合同, 没有缴纳社保怎么办
公司不签合同,不交社保,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要求用人单位补交社会保险的,未签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合同的二倍工资的,法律依据如下: 1、《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一条劳动保
2022-04-27 15,340 -
合同签定和社保缴纳有什么区别
当然有关系,单位和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就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保。
2022-08-29 15,340 -
没签劳动合同没有缴纳社保怎么办
1.用人单位在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可以去社保局进行申诉,通过社保局来让公司补缴,但个人应缴部分也得补缴。 2.如果因为公司没有缴纳社
2022-05-03 15,340
-
01:22
社保企业缴纳和个人缴纳分别社保企业缴纳和个人缴纳分别主要体现在缴费比例上。社保的缴费比例,每个城市是不同的,公司和个人的缴费比例也是不同的。以北京为例,企业需要缴纳16%的养老保险,个人需要缴纳8%的养老保险;企业需要缴纳0.5%的失业保险,个人需要缴纳0.5%的失
2,948 2022.05.11 -
00:56
没有单位的人如何缴纳社保没有单位的人缴纳社保的方式如下:个人可以缴纳社保,个人缴纳社保,只能缴纳养老金和医疗保险这两部分。具体流程如下:个人缴纳社保可以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上社保;参保条件:城镇户口或农转非户口;办理地点:当地社区街道的社保服务点,或区县一级的社保局
3,315 2022.05.11 -
01:06
广州个人社保怎么缴纳广州个人社保缴纳的流程如下: 1、网上办理流程:微信关注微信公众号“广州社保卡”,选择“网上办理”栏目里的“个人网办业务”,按页面提示办理。注:暂未办理居民身份证的、年龄太小无法完成在线认证的、不便使用在线方式办理的中国大陆居民可通过办事窗
7,323 2022.05.11